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与救助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贫困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工作不应仅仅局限在物质层面上的支持,应涵盖生理、心理、发展能力等各个方面。本文尝试从社会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关系状况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的现状,针对现有高校贫困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求进一步探索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面临着地方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复合压力,通过"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等项目运作及其效果分析,可以看到西北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方式的创新方向,引发关于西部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问题方式转变、制度建设、资源整合、氛围营造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今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结合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实际,切实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在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学校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结合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实际,切实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在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学校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结合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实际,切实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在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学校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结合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实际,切实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贫困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高校贫困生的救助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贫困生存在的庞大数量和诸多问题,说明了贫困生救助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当前政策的研究,分析了漏洞和不足,进而提出建立健全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的方式有政府救助、社会救助、学校救助等。这些救助使众多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但是在救助中,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救助体系、企业救助的方式、大学生自救、对贫困生的资格审查、助学贷款的担保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本着既重视贫困大学生的现实又减轻高校负担的原则,鼓励贫困大学生自救,探索从根本上能够解决贫困大学生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面临着的地方经济发展、致贫因素复杂等复合压力,本文通过对西部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方式的分析,找出西部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方式的创新方向,并对西部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问题方式转变、制度建设、资源整合、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龙 《广东教育》2009,(2):20-22
长期以来,广东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主要体现在“奖、贷、助、补、减”等经济层面。但贫困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贫困,由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心理疾患、学业障碍、就业困境和环境压力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突破单纯经济资助的范畴,以期建立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等救助理念的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救助体系,为促进高职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每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本文主要从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伦理现状分析、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伦理关怀的方式和当前对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要采取的救助途径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浩 《现代企业教育》2011,(22):224-225
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救助工作中出现的重“物质性救助”轻“非物质性救助”趋向,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中滋生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提高救助工作的成效,我们应当从贫困生救助主体、救助内容、救助体系、救助途径等方面着手,着力构筑“个体”与“群体”、“物质性救助”与“非物质性救助”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种救助途径间的互补和融通,凸显救助体系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救助中的误区与解决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大学生救助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必须走出目前在这一问题认识上的误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在大学期间能生活、会生活、快乐生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救助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抑郁而又无奈的心理特征,这是由其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贫困生资助制度存着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资助体系尚不完善等方面的缺陷,建立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救助体系,改进资助方式,推行生源地贷款,改进资助工作方法,营造关爱贫困生的人文环境,做好贫困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建立的"奖免补助贷"五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体系,在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应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发展多种助学模式,改革与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体系,逐步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动态数据管理,进而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工作重点,近几年,为了使贫困生能减轻经济负担,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同时在物质上亦给以大力度的支持,但物质上的支持并不等同于精神支持,高校贫困生群体凸显出了其在心理健康,如何面对各种资助等方面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告,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事实表明,只有提高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经济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单纯经济救助难以解决"心理贫困"。因此,了解掌握贫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并研究相应解决策略,是高校学生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上半年报告,我国高校中贫困生比例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40万。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面临着经济压力,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事实表明,只有提高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经济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单纯经济救助难以解决“心理贫困”。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收费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随之产生。如何解决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从外部出发的社会救助模式是解决贫困生物质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社会救助模式的不足出发,从贫困生自身角度构建自我救助模式。并力求有效结合两种救助模式,发挥其协同效用,更有效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籍贫困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主体,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经济压力、心理贫困、学业问题和就业困难等,且已成为学生忧心、家长愁心、学校担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针对高校农村籍贫困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救助理念.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救助政策,拓宽帮扶渠道,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学业指导和开展就业培训等,提升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