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的精髓是通过控制无关变量,化复杂为简单;通过穆勒五法,观察判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这一研究方法的特点进行教学,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控制变量法教学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很多.在多个物理量同时变化的情况下,要想找到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法控制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保持不变,然后来研究其余变量(通常是两个)之问的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相似文献   

3.
实验条件,是指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对这三种变量都有如何控制的问题。但对自变量我们称如何操纵的问题,对因变量我们称如何观察测量以求准确的结果问题。因此,本讲“实验条件的控制”是专指对无关变量的控制问题。所谓控制,是指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消除、恒定、互相抵消或平衡。本讲主要阐明几种切实可行的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验法是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通过控制自变量与无关变量,探讨自变量(实验变量)与因变量(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本质规律。它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生态化思想的深入,人们认识到要到现实的活生生的教育现场进行研究,方能使幼儿教育研究内外部效度达到统一,于是在具体研究中就愈加重视现场实验。所谓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的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尽可能地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来观测因变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解 控制变量法是进行物理研究时经常采用的方法,那为什么要控制变量?要控制哪些变量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凡是对研究的物理量可能产生影响的量,都要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 1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变量是指与实验有关且可测评的可变因素或条件。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输入变量或实验处理。在实验假说和实验设计中,自变量是一种被假定为原因的变量;而在实验过程中,自变量是由实验研究者或教师主动操纵的因素,而且通过它的变化来引起其他变量发生变化。它既可以是事物  相似文献   

7.
“穆勒五法”是溯因推理经常用到的方法,其中共变法是探究两个物理量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最常用到的方法.设计实验用到控制变量法其背后的逻辑依据就是共变法.探究物体浸没前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一直是教师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在设计这个实验时,提出的几个猜想应该是相互独立的、同一个层次的.不是所有的探究性实验用到的都是控制变量法,求同法和求异法也会经常用到.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三)杨丽珠七、变量的控制(一)变量在幼儿教育科学实验中经常碰到变化的因素,这就是变量。一般来说,变量有三种,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1.自变量由实验者主动加以控制的实验条件,并呈现给被试的刺激物。它不依赖被试的心理行为而独立变...  相似文献   

9.
3.实验变量与对照(1)实验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相似文献   

10.
<正>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都有关系时,我们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研究物理量和它的关系,再控制别的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研究物理量和它的关系——这种分别控制逐一研究的方法称之为控制变量法.《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个章节就是变量反应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一、对一个公式的推导中学物理中常讲控制变量法,一般是一个因变量两个自变量问题。先保持一个自变量a不变,研究因变量与另一自变量b的关系,然后在保持自变量b不变,再来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a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到应变量与两个自变量的关系式。比如研究电流I与电压U、电阻R的定量关系。保持电阻R不变,通过实验研究得到I∝U①,保持电压U不变,通过实验研究得到I∝1/R②,于是得到I∝U/R③,然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实验变量的控制过程,而在对实验变量的控制过程中,实验假设是变量控制的前提,正确操作自变量是变量控制的重点,准确观测因变量是变量控制的难点,严格控制干扰变量是变量控制的关键。也就是说,自变量的操作、因变量的检测、干扰变量的控制都是为实验假设服务的,都是为了验证实验假设。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实验和其他实验研究一样,总是要探讨假定原因与假定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譬如说,尝试改革教学方法实验,我们可以在k个平行班分别采用k种不同的方法教授同样的内容。在这儿,教学方法就是实验研究中的假定原因变量(又称自变量,或实验变量),所尝试的各种教学方法是实验变量的不同“取值”,又被称作为不同的实验处理;而幼儿相应方面的发展水平就可以作为实验的假定结果变量(又称因变量,或反应变量)o  相似文献   

14.
控制变量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容易掌握,又非常实用的推理方法。它能帮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使之主次分明,更具针对性。控制变量法,通过控制一些变量,使所要研究的变量关系突现出来。这里所谓的“控制”,就是用人为的方法使得不是问题研究对象的物理量保持不变或相等的关系,然后比较、研究所突现出来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与何种因素有关,进而阐述电阻的特性时,由于与导体电阻有关的物理量是很多的,于是,在实验时,可选取相同材料(如皆为镍铬导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验是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它是对能决定事件的条件进行谨慎和有控制的更改,同时观察和解释由此引起的事件本身的变化。其一般模式是: 实验组:如果把X给予实验组,Y就出现(X—自变量,Y—因变量)。控制组:如果不在控制组呈现X,则Y也不出现。然而,在任何一项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因变量以外,尚有许多其他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变量。实验的神髓就是控制那些能够扰乱实验者对实验因子(或自变量)的效果作正确观察的无关因子,从而使实验者在有意识地支配实验因子,引起预期的变化之后,能探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在研究某一物理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因素间关系时,有意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每次只研究该物理量与另外某一因素变化的关系,这样就把多因素变化问题转化成单因素变化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加以解决,找出每个变量与要研究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全面、准确地认清复杂的  相似文献   

17.
“速度的变化”是《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中的重要一节,考查用图象法直观形象地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速度的变化”是《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中的重要一节,考查用图象法直观形象地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课时二 图象     
我们利用图象,非常直观地表示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图象中很容易看出,因变量的取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自变量的值增加时,因变量的值是增加还是减少,因变量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是多少等.  相似文献   

20.
控制变量法是自然学科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它能将一些复杂的多变量的物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单变量的问题或将一些多因素的抽象的大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易于操控的小问题.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运用控制变量法解题方面掌握的不好.下面笔者将结合比较物理量和实验探究题型中的实例阐明如何帮助学生妙用控制变量法解题.一、在比较物理量题型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