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也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助力。因此,小学生在生活当中或者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也都是正常的一件事,主要在于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它。但是有部分小学生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无法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以及心理调试工作等,以此来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针对如何对小学生开展挫折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形成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性格,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对在小学阶段如何实施家庭挫折教育、学校挫折教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在挫折面前,很容易被打倒,从而丧失了面对挫折的勇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日益发展,新一代的小学生因大都是独生,成长环境顺利,生活条件优越,导致娇气、自我、心理承受压力差,常因一点小挫折而产生不良情绪而无法控制,对家庭、社会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通过教育,让孩子认识挫折,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教会孩子战胜挫折的方法,成为生活的强者。近年来,有关小学生因承受不了挫折而轻生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如2013年11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课程修养,又要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其中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十分重要。小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在处理各种学习或者生活问题的能力很弱。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加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增强他们面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当前,很多家庭中就一个孩子,家人们的溺爱导致很多小学生承受不了一点压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经受不住考验,甚至成为人生的逃兵,这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这实际上对我们的义务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当前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渗透挫折教育,增强小学生的耐挫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在分析小学生挫折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探析了如何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挫折心理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满足,目标不能顺利实现时的情绪状态.适度的挫折心理可能增长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验、磨砺个体的意志品质.然而,挫折心理过于强烈、过于频繁,则容易引起行为偏差,导致种种心理疾病.小学生尚处于生理和心理未成熟时期,心理承受力一般较差,更容易出现棘手的问题.本调查拟初步分析探讨小学生挫折心理的敏感区,小学生挫折忍受力和小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与方式等三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挫折教育,潜心探索.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困难、承受压力,如何战胜各种挫折,逐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挫折心理是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严重的挫折心理对小学生的的人格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伴随着学生的挫折心理会产生一些消极的行为和表现,小学生的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学习、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意外刺激、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因此,解决学生的挫折心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未来人才竞争中越来越需要抗压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而当前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受挫折能力反而有所下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的挫折,想要小学生能够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从小就锻炼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敢于挑战的决心.小学数学教育是偏理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挫折教育能让学生更加理性地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面对挫折》。教材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父母的"掌中宝",从没受过委屈或挫折。但,在人生的征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并且自杀学生的年龄层也越来越低。世人皆知,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在小学阶段就要融入抗挫折教育,从小培养其生活技能,并培养其顽强的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促使其能够承受住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主要研究了抗挫折教育在小学生的人格塑造中的影响。从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开始谈起,深入分析抗挫折教育对小学生人格塑造带来的影响,期待可以帮助小学生尽早地做好面对社会的准备,帮助学生塑造好顽强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刘学礼 《科幻画报》2023,(3):211-2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小学生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挫折。为此,他们在应对挫折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小学生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未来面对他们的将会是更多的挫折与困难。如果小学生没有具备一个良好的抗挫能力,在未来的学习与人生成长道路上,将会比较难以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而小学的体育课程对小学生培养抗挫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所以,体育老师要大力发挥体育课程的优势,更好地去培育小学生的这种抗挫能力。本篇文章将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抗挫力是个人在遇到挫折时,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状态的心理特征.小学生心理较成年人脆弱,在挫折面前他们往往会显得过分焦虑,有时还会出现抑郁、恐惧等症状,可见开展小学生抗挫心理教育,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时常阻碍我们通向成功的彼岸。为了今后学生能正确地对待人生。作为班主任,有义务、有责任,让小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多种需要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常常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挫折.我们应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承受挫折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改变思维方式,调整情绪,理智性地战胜挫折,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时常阻碍我们通向成功的彼岸。为了今后学生能正确地对待人生。作为班主任,有义务、有责任,让小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小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这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责任心缺乏、外界压力大以及整个社会缺乏对小学生挫折教育关注。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关系我国命运的大事,因此,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迫在眉睫。而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小学生挫折教育,建立全方位的挫折教育网络,方能有望实现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旧交替社会转型期,人们面对的挫折源、挫折压力超过以往任何时期.面对挫折,当代青年应当在逆境中奋起,扼住命运的咽喉,自强不息,成就辉煌人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父母教育观念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挫折承受力量表,对宁波、杭州两地的300名六年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探讨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有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父母教育观念和小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3)父母学历、小学生性别及其所在地区在小学生挫折承受力、自尊与父母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模式中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