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琼芬 《考试周刊》2011,(18):78-7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目前,学生写作文时总觉得头脑空空,绞尽脑汁,没话找话,很难把道理讲深讲透。要想把道理讲深讲透,首先得把道理想深想透。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头脑里没有思想,或者认识很肤浅,当然就写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所以,议论文写作训练,其根本是思维训练,我们必须重视思维训练,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以下是我在议论文写作进行思维训练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萧伯纳作为英国20世纪重要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之一,因对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注而闻名于世。萧伯纳习惯于使用独特的"创造进化论"理念创作批判现实的作品,使剧作达到了哲学的理性高度。在剧作《卖花女》中,"创造进化论"主要体现在作品的男女平等思想和女主人公伊莉莎对人生意义的找寻。最终伊莉莎在"生命力"的驱动下,实现了人生的完整。  相似文献   

3.
苏志文 《文教资料》2010,(18):206-208
《红楼梦》不仅具备极高的文学价值,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宝藏。本文将运用中国禅宗、柏拉图和海德格尔哲学来阐释《红楼梦》所达到的三重递进思想内涵:一照见人生"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之明镜境界;二照亮明镜的光明境界;三产生光明的太阳境界。  相似文献   

4.
王忠新 《山东教育》2010,(12):51-52
一年多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是连接品德与生活的纽带。  相似文献   

5.
钟志芳 《考试周刊》2011,(18):76-76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创设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6.
《作者之死》是巴特从结构主义思想向后结构主义思想过渡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矛盾。"作者之死"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预示着一场思想的革命,一种理论的转向,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的诞生,同时也宣告了一个"写作"时代的来临;它早已超逸出文学的狭小疆域,而成了后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7.
陈泽华 《考试周刊》2011,(11):14-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我们翻阅学生的作文,会感受到内容无病呻吟、闭门造车的多,结构上千篇一面、机械套构的多,情感上故作深沉、虚假做作的多。学生真正能用语言文字对世界、自我的认识进行表达的寥寥无几,创新的观点更是少之甚少。他们为了应试而套作,背离作文的本真,他们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所以我认为对作文课堂进行教学改革,重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是当务之急。那么该如何改革呢?  相似文献   

8.
散文诗《野草》集中浓缩着鲁迅的哲学思想,与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思维的律动上有着某种"对话性",但其中更不乏鲁迅式"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通过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作整体性的回顾与阐释后,不难从中找到它与鲁迅思想模式下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共通性——人类存在的"虚无—价值"命题。而《野草》正是从体认虚无、搏击虚无、超越虚无三个方面对鲁迅思想模式下的存在主义哲学进行了含蓄而深刻的阐释。在这一思维律动过程中,挖掘出属于鲁迅式的"存在主义哲学因子",从而完成对鲁迅《野草》哲学审美的巡礼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1904年写就的《红楼梦评论》从"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对《红楼梦》进行立论解读,并不仅仅是叔本华哲学契合了王国维的人生遭际和人生体认的一种启发的悟得,而是中西文化、哲学交融化合的产物,也与王国维把学问和人生合二为一的学问人生观有关。他的《红楼梦评论》和整个人生经历互为参照,王国维以投湖自沉完成了他对《红楼梦》的最终注解。  相似文献   

10.
赵霞 《语文天地》2011,(11):31-3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我的失恋》并非主要传达鲁迅对部分青年的失望,对一种消极现象的不满;也非讽刺"诗哲"徐志摩。鲁迅在该诗中运用的"猫头鹰"等"不常见的名词",在语义指趋上与"百蝶巾"等造成奇特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而且这些"不常见的名词"有冷然、怪异、鬼灵、荒诞甚至于为世俗所讨厌憎恶这一共同特点。在四节诗中的每一节都反复出现的"从此翻脸不理我"等句式,在俏皮新异之下也具有一种"反讽式"的意趣。这都表明:鲁迅的审美理想发生了迁移和变化,一种与典雅、对称、和谐、中庸和崇高的古典审美理想迥异且具有现代特性的新的审美理想出现,昭示着在美学观念上从古典向现代的某种转换。这种新的审美原则在《野草》中已经作为一种主导倾向而存在着。《野草》的写作,起因于鲁迅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和全面认识,是其思想处在大搏斗大分裂的冲突状态下,寻求一种新的大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艰难痛苦的关于自我的审视和寻找过程中,由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所构成的现实关系始终是鲁迅关注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现实关系在鲁迅此时的意识观念中又具有了一种崭新的形态,它与自我始终处在一个互为制约、互相冲突的关系中。《立论》并非对某些思想意识的批判,而是鲁迅对这一现实关系重新观察的产物,是鲁迅再次观照自我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试验和探索,在其中深蕴鲁迅悲苦沉厚的人生体味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剥树皮"和"编树皮"是两种文学分析方法,形象地解析了《孔乙己》文章的主题和高超的写作技法。这两种方法可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归纳主题、提炼技法。  相似文献   

13.
李桦 《学语文》2014,(5):74-75
实践证明,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对写作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开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高中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更要注重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多途径的写作训练,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思维能力的提升带动创意写作、个性化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自由表达,与人交流"这样简单朴素的道理,却被应试教育折腾得变了味,变了样。老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被考试浸泡久了,以为考试所需要的作文能力就是真正的作文能力。"自由表达,与人交流"的思想在功利因素的作用下被忽略了。我认为,作文教学最要紧的是摒弃应试体制的束缚,把自由写作的权利还给学生。一、转变观念,给学生自由写作的权利(一)给学生选择写作内容的自由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每个人笔下的生活也是不同的。老师不要以法官的眼光去审视学生作文的内容是否有意义,是否可以作为写作的题材。只要生活继续下去,学生就有倾吐的权利。"一件事,你知道得清楚的;一个道理,你明白得透彻的;一个意思,你思索得周到  相似文献   

15.
现今的语文课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探究"百花齐放"、生活语文"花样百出"……所有种种都被看做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可浮华背后,认真审视、反思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却能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华丽的臃肿: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主编的《民国日报·文艺》推崇纯正文艺,追求高雅品位,强调理论和创作双向发展.这份刊物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非常重视,既体现理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又结合文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建构理论;同时,刊物发表了一些艺术性较高的纯文学作品,在雅正的文字中,包含深切的人生关怀.对《民国日报·文艺》的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对于认识朱光潜先生的编辑思想,厘定这份刊物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以及充实现代文学史资料都有着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风景》这篇散写于1993年。当时,我又一次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迁徙。一个晚上,我想起这些年来的人生变化,想起我久违的学写作,突然之间有了一种写作的冲动。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语文教师和学生仅把写作看成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没有任何乐趣可言。长期以来,教师始终霸居课堂,作文教学每况愈下,逐渐"退隐",甚至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教师学生都抱着"望年收"的心态,这种现状令人堪忧。笔者发现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确实存在较多的误区,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个性化的体现,可在教学过程中,最让我叹息不已的是,学生的作文空洞无味,把自己置身于自己的地盘(作文)之外,冷眼观看,毫无自己的情感所在,更别谈以情动人了。我一直思考着,怎样让学生的作文传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呢。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幸参加了一次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一节"一定摸到红球吗"的同课异构活动,我深切感受到与会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普遍认同,感动于校长、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多边互动、共同学习、平等对话的民主关系的那份和谐。在同课异构活动现场,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高、好奇心强,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