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源于生活,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去了解、体会、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才能抒发真挚的情感;走进自然,亲近生活,才能说出真切的感受;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立足于生活,语文教学才能真实、生动、鲜活。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璨的文化在语文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过文化塑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语文教学如果能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抄易记的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的方法,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经典在教学中的作用.那么,经典应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大语文教育思想即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化的和强有力的训练培养。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语文课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把学习语文与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在语文教学中渐渐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张忠诚 《广西教育》2013,(48):43-44
“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实施建议中,总共出现了五次。如在实施建议中便有“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等。那么,如何在占小学语文总课时60%以上的阅读课中,促进读写之间有机联系呢?笔者以为,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钱卫东 《教师》2008,(20):71-71
构建“大语文”教育观,要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现代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语文教学格局;它强调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它的提出对新型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具有实践性意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在高耗低效的状态,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吸收社会生活的新鲜养料,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学习实践。语文活动课的开设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途径。一是语文知识生活化系列,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  相似文献   

8.
根据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理论",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素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作者初步实践了张孝纯老师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理论",把两个班的学生各分三个小组,层层拓展,初步实现"大语文观"中的四层含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和强有力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具备能够适应社会生  相似文献   

10.
刘应 《贵州教育》2014,(1):36-37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火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师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丐、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陈莉 《学语文》2014,(6):6-7
一、大语文教育与语文课程性质所谓"大语文"教育是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高职"大语文"教育实践是指由承担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基于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规格需求。  相似文献   

12.
"大语文教育观"主张"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李军 《青海教育》2009,(6):27-27
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所以,在课改中实施语文教学,就应该把新课标、新课材与我们的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进行完美的演绎。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语文教育的特点、学生阅读、习作的心理过程、当前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相对分离的现状都要求教师重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和写、说和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应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后进行习作训练的基本方法阐述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计算机及其网络对教学过程的介入,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发挥电化教学的优越性。加上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把小学语文的认、听、说、读、写和计算机教育有机地融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中职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由中职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创造性思维是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纵横思维等六个要素按一定关系组合成的有机整体.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创造性思维的六个要素方面阐述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找准阅读与写作的对接点,引领学生有声有色地走进作者喜怒哀乐的世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合理、高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被纳入学生的生活中,语文就有了生命的活力。其实,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也自然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气氛中成为会生活的人,使学生真正领悟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处不在的魅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下面对如何加深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河北省特级教师张孝纯于1982年提出的。正如本文题目上所写的,“大语文教育”是一个“实验体系”,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这个体系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使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20.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练习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阅读教学不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就会眼高手低,不能学以致用,写作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同样,写作指导与训练如果脱离了阅读教学,单独地去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我有如下几种尝试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