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系统总结了勘查区玢(斑)岩的岩石特征,并分析探讨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区玢(斑)岩SiO_2含量为59.06%~68.62%,全碱(ALK)值为6.32%~7.35%,显示出富钾富钠的特点,铝饱和指数(A/CNK)为1.20~1.59,表现为过铝质;岩石中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高Sr值(340×10~(-6)~868×10~(-6)),低Y值(17.47×10~(-6)~22.18×10~(-6))和Yb值(1.57×10~(-6)~1.83×10~(-6))指示岩石类型为俯冲造山带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稀土总量(189.91×10~(-6)~252.51×10~(-6))较高,明显富集轻稀土,且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14.82~22.3),δEu值(0.79~0.87)表现出弱负异常。与区域格咱弧中酸性含矿岩体对比可知,它们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该区可能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巴楚地区出露的二叠纪基性岩脉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及其邻区晚古生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巴楚地区基性岩脉中辉绿岩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La/Nb=0.84~1.23,Zr/Nb=5.80~7.81,Ce/Pb=2.6~15.4和Nb/U=27.0~37.3,初始87Sr/86Sr=0.70495~0.70560,εNd(t)=-1.7~+2.0,明显不同于受俯冲交代地幔源区的产物,也区别于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相反具有OIB型+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能被理解为与二叠纪软流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产物,其起源与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表明二叠纪时巴楚地区应处于软流圈上隆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可认为二叠纪时地幔源区属性自塔里木盆地内部向北至西南天山边缘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三叠统上河尾滩组出露于西昆仑河尾滩地区,为一套碎屑岩夹灰岩、硅质岩沉积地层。为明确该地层源区风化强度、物源性质、沉积环境、大地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对其开展岩石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测试。依据其主量元素特征,绝大多数粉砂岩样品归为砂屑砂岩;样品具有高的ΣREE含量(166. 29×10~(-6)~216. 68×10~(-6),平均176. 45×10~(-6)),PAAS标准化后显示:相对亏损LREE,富集HREE,Eu正异常,Ce弱负异常;与UCC对比,样品弱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弱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过渡族元素。样品具有高的ICV值、低的CIA值及PIA值,指示其为初次循环沉积,且源区风化强度低;物源判别图解显示样品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物质,包含少量中性及基性物质;构造背景判别图解指示构造背景为弧环境。沉积环境为海相还原环境,该时期气候为半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4.
拉萨地块广泛分布晚古生代含火山岩地层,研究其成因对于认识特提斯洋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对拉萨地块东部波密倾多地区来姑组火山岩和工布江达娘蒲地区松多岩群玄武岩开展了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倾多流纹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17.4±0.9Ma(N=9,MSWD=0.34),形成于早白垩世;娘蒲地区玄武岩形成时代不早于327Ma,属于石炭系。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倾多火山岩与波密-然乌-八宿地区早白垩世弧岩浆作用特征一致;娘蒲玄武岩属亚碱性系列,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Th、U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的特征,同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无Eu异常的微右倾型,与典型的弧岩浆特征类似。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文章认为波密倾多地区火山岩与班公湖-怒江洋南向俯冲作用有关,林芝娘蒲地区松多岩群玄武岩可能与晚古生代冈瓦纳大陆北缘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龙岗第四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为大陆碱性玄武岩的成因以及源区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龙岗第四纪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具有类似OIB的REE和微量元素分配特征.岩石的Sr-Nd同位素轻度亏损(87Sr/86Sr =0.7044~0.7048,εNd=0.6~2.1),具有Dupal异常的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206 Pb/^204 Pb=17.734~18.194,^207 Pb/^204 Pb=15.553~15.594,^208 Pb/%204 Pb=38.322~38.707).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原始岩浆起源于<70km深度的地幔,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橄榄岩、单斜辉石和钛.铁氧化物的结晶分异.岩浆源区中以来类似MORB软流圈物质的熔体为主,另外有少量来自EM Ⅰ性质的富集岩石圈地幔以及俯冲流体/熔体的物质贡献,显示了深部岩石圈-软流圈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以及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岩浆源区多种端元组分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岩石圈的减薄/置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夏甸金矿地区花岗岩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夏甸地区含有两套花岗岩,即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基于常量元素高钾改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区分,稀土元素显示花岗岩为正Eu异常,二长花岗岩为弱负Eu异常。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本区花岗岩形成于古太平洋的俯冲引起地幔上涌,深部地幔大规模隆起和地壳大规模伸展的构造环境。花岗岩基于SiO2≥65%,Al2O3≥15%,MgO<3%(很少>6%),贫Y和Yb(Y≤18×10-6,Yb≤1.9×10-6),La/Yb比值很高,Sr和Eu呈正异常或没有异常等特征,类同于埃达克岩。  相似文献   

7.
克拉玛依西山的枕状玄武岩与浊积岩-凝灰岩共生,厚度大于400米的枕状玄武岩层被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硅质岩.凝灰岩覆盖。岩枕之间充填着硅质泥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枕状玄武岩可能在早寒武世形成(〉517Ma,这套地层曾经一直被认为属于石炭系)。枕状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含量(117.4×10^-6~153.6×10^-6)和配分模式与洋岛玄武岩(OIB)基本一致。枕状玄武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K、Pb和Sr)的含量变化较大(明显偏离OIB),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和P)相对OIB和原始地幔没有表现出明显异常[e.g.,(Nb/Ta)PM=0.92-O.98,(Zr/Hf)PM=1.08-1.18]。西准噶尔地区存在这套OIB型海相火山.沉积建造说明古亚洲洋在西准噶尔地区于寒武纪就已经存在。这套海相玄武岩岩枕中存在大量古元古代一新太古代(1883—2536Ma)岩浆锆石的事实说明,早古生代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存在古老大陆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8.
穆棱古近纪(第三纪)碱性玄武岩位于郯庐断裂东北段分支敦化~密山深大断裂带的中北部,与吉林敦化、汪清,黑龙江镜泊湖、牡丹江等新生代火山岩一起分布于兴蒙造山带和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结合带上;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及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分析了来自玄武岩风化冲积物中锆石巨晶的主、微量元素及其Hf同位素组成.这些锆石巨晶具有明显的熔蚀结构,锆石电子探针分析其Zr/Hf比最高可达217,平均150,是目前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锆石巨晶的最高值.它们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富集重稀土和HFSE元素,锆石Hf/Y比值大多小于10,Th/U均小于1(一个数据例外),Yb/Sm为21~59.与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相比,显示过渡的特征;锆石^176Hf/^177Hf变化为0.283105~0.283151,εHf变化在+11.8~+13.4之间,显示亏损地幔来源,反映锆石形成时岩石圈地幔主体具有"新生"的特征,表明岩石圈减薄或置换事件在东北地区东北部穆棱地区也同样存在.穆棱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有关锆石巨晶的成因特征与中国东部海南文昌、福建明溪及山东昌乐等地新生代玄武岩的锆石巨晶相同,可能与有下地壳物质参与的近期岩石圈地幔的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尔泰东部哈拉乔拉出露有新生代玄武岩,K—Ar法测得玄武岩的年龄在10~20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哈拉乔拉玄武岩具有高TiO2含量、高钾富碱的特点,属于典型的橄榄玄粗岩系列;强烈富集不相容元素和轻稀土元素,显示出源区富集的特点。(^87Sr/^86Sr).为0.704432~0.704538,(^143Nd/^144Nd)i为0.512641~0.512779,εNd(t)为0.29~1.03,其Sr-Nd同住素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都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La/Nb(0.765~0.823)、Nb/U(35.02~52.01)等不相容元素的比值指示了源区中可能存在少量循环地壳物质。综合对比南天山托云等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亚地区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似的新生代火山岩分布零星,空间上与大型断裂相对应,不应是前人地幔柱成因的观点。本文结合中亚地区古生代地壳的演化特点,提出中亚地区的新生代类OIB型玄武岩来源于中亚地区已被改造的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10.
在浙东新昌地区,新发现了一个由辉绿岩和花岗岩组成的复合岩体.辉绿岩主要由斜长石(An=45~55.50%~60%)、普通辉石(20%~30%)、普通角闪石(10%~15%)等组成,全岩Ar-Ar同位素年龄为109.1±2.8Ma;花岗岩主要由石英(25%~30%),钾长石(50%~60%),斜长石(An=20±,10%~15%)及少量的黑云母(<5%)组成,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为129~109Ma,其最小年龄值109Ma与辉绿岩的相同,证明辉绿岩和花岗岩近同时冷凝固结.在岩石地球化学上,它们同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等特点,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基本相同,(87Sr/86Sr)I=0.7074~0.7079,εNd(t)=-3.5~-4.4,指示它们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发生过充分的交换.这与浙东晚中生代玄武岩-流纹岩复合岩流的相似,也与福建沿海同时代复合火成岩的基本一致.它们是起源于受消减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产生的玄武岩浆底侵,并与深融的壳源花岗岩浆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壳幔作用的产物.新昌复合岩体的发现与研究,为研究浙东地区和浙闽沿海的壳幔作用和构造-岩浆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张健 《中国科技信息》2013,(9):45-46,48
小盆地基性岩墙产出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结合带东部,主要由辉绿岩和辉绿玢岩组成。辉绿(玢)岩稀土配分曲线呈轻稀土略微富集,略右倾的特征。微量元素总体富集,类似于板内拉斑玄武岩的分布形式。辉绿岩中获得了396.5±3.1Ma单颗粒锆石U-Pb年龄,时代为中泥盆世,构造环境应属祁漫塔格加里东造山带造山后阶段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663普查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源镇东南侧15km左右处,通过对该地区进行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后,结果显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Pb、Zn、Au、Ag、Mo、Cu异常,其土壤Ht-10号组合异常当中Au、Pb、Zn、As四元素具有内带异常,Au元素最高值为20.2×10~(-9),Pb元素最高值为1171.1×10~(-6),Zn元素最高值为1061×10~(-6),As元素最高值为291.82×10~(-6),该组合异常套合情况复杂,强度高,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的重要岩体,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西部.该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岩石地球化学显示高碱、高K2O/Na2O比值、低TiO2、高Al2O3的超钾质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a、Nb、Ti、P、Zr等高场强元素(HFSE),表现为明显的“Ta-Nb-Ti”负异常,同时富集过渡性元素Cr、Ni、Co等.稀土元素为稀土总量高,富集LREE、(La/Yb)N比值高、Eu异常不明显为特征.(^87 Sr/^86 Sr)i比值为0.707611~0.709167、εNd(t)值为-4.89~-6.57,206Pb/204Pb变化于18.6886~18.7022、207Pb/204Pb变化于15.6169~15.63493、208Pb/204Pb变化于38.7972~38.8927,显示岩浆源区具有富集地幔(EM Ⅱ)与下地壳共同作用的壳幔过渡带特征,构造环境判别为大陆弧(CAP)环境.岩体是在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板片俯冲,使曾经遭受古洋壳板片流体强烈交代的壳幔过渡带在上升的软流圈熔体的注入而发生部分熔融,在走滑拉分盆地的核心部位沿构造断裂上升侵位而形成.  相似文献   

14.
闽东南的海边斜闪煌斑岩脉和赤湖辉长岩脉分别形成于晚白垩世和古新世,为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高Al、Na2O>K2O的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以橄榄石、单斜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作用.海边和赤湖基性岩脉具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强场元素特征,不相容元素蛛网图显示出大陆边缘弧的地球化学特征,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海边和赤湖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分别为5.0~10.9和11.2~12.0.具有高Sr同位素初始值和低εNd(t)值,海边的(^87Sr/^86Sr)i:0.70577~0.707574,εNd(t):-8.1~-1.8,赤湖的(^87Sr/^86Sr)i:0.70547~0.70552,εNd(t):-0.2~0.6.根据Sr、Nd同位素、微量元素研究及野外地质观察,本区基性岩脉的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未发生地壳物质混染.通过Sr、Nd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研究,认为地幔源区的演化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消减洋壳携带的海洋与陆源沉积物参与地幔源区的混合,形成本区基性岩脉的富集地幔源区,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特别富集是俯冲流体与沉积物共同参与源区演化的结果.海边和赤湖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背景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弧,构造性质应为活动陆缘拉张带(或裂谷带).晚白垩世和古新世,闽东南发生了地壳拉张事件,与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以来的地壳拉张期次是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代伦  彭斌  杨治 《内江科技》2012,(8):123+129
内蒙古商都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温家村花岗岩体为海西期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A/CNK=(0.93~0.97),里特曼指数s=2.62~2.77,碱度率A.R=3.06~3.76,属中等太平洋型钙碱性岩系花岗岩;稀土总量较高,SREE=116.63~211.88ppm,显较强的负Eu异常,dEu=0.22~0.23;微量元素分析成果显示Rb、Th等不相容元素强烈富集,且不相容元素未见明显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稍向右倾的平坦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弱富集型。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东准噶尔克拉麦里蛇绿岩中的镁铁质岩兼具有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B)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轻稀土(LREE)亏损、平坦或略微富集,不同程度地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而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成分上非常相似于受洋脊俯冲影响的Chile Ridse和Cocos Ridse玄武岩。可以认为其可能形成于受洋脊俯冲影响的岛弧或弧前扩张环境。相对较高的εNd(t)(7.2—9.8)、低Nb/Zr、Ta/Yb比值,说明在洋脊俯冲的影响下,其源区可能存在有至少三种组分:弧下地幔、来自消减板片流体和俯冲沉积物、MORB地幔。  相似文献   

17.
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克布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SiO2=57.66~66.94%(>56%),Al2O3=16.81~18.47%(>15%),MgO=1.33~3.28%(<3%);Y=7.25~13.46×10^-6(≤18×10^-6),Yb=0.72~1.42×10^-6(≤1.9×10^-6),Sr=540.4~655×10-6(>400×10^-6);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Ti、Zr)含量低,LRRE富集(La/Yb=12.11~28.56),Eu为弱负异常至正异常(δEu*=0.95~1.09).高Sr/Y(48.66~74.57)、La/Yb以及中等Mg#(38.72~46.16)、K2O(1.11~2.17)近似于壳源埃达克岩.克布岩体具有低εNd(t)(=-15.1),高(^87Sr/^86Sr)i(=0.7073),也表明了它们的源岩来自大陆下地壳,明显不同于板片熔融来源的埃达克岩同位素特征,而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近似.与华北克拉通晚侏罗世下地壳拆沉作用形成的埃达克岩相比,克布岩体具有低的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克布岩体可能为玄武质液体底侵,导致变厚的下地壳基底部分熔融而形成.克布岩体中锆石的SHRIMP U-Pb锆石年龄为291±4 Ma,表明早二叠世初期华北克拉通下的底侵作用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8.
北秦岭西段新元古代两河口岩体,岩性为眼球状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及榍石,属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类;主量元素SiO2=68.48%~72.45%,K2O/Na2O=1.35~2.07,为钾质;在K2O~SiO2关系图上投入高钾钙碱性区;A/CNK介于1.03~1.31,总体为钾质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富集LILE元素(K、Th、Rb、Ba等),亏损HFSE元素(Ta、Nb、Y、Yb等);稀土元素总量较高(ZREE=126.82×10^-6~267.359×10^-6),轻重稀土强烈分馏(∑LREE/∑HREE=5.447~8.894),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中等程度Eu负异常(δEu=0.417~0.621).微量、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北秦岭东部的碰撞型德河岩体、寨根岩体及牛角山岩体一致.Pb-Sr-Nd同位素组成具低的εNd=-3.9180~-6.0064、较高的87Sr/86Sr(t)=0.70760~0.71675、富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模式年龄tDM=1849.73~2022.79Ma,指示两河口岩体源岩特征与秦岭岩群、马衔山群相近,岩浆源区为下地壳成因.结合区域资料,认为两河口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末期-后碰撞初期的构造转换时期;这一认识细化了北秦岭新元古代碰撞造山过程;其所确立的汇聚碰撞时间与我国晋宁运动时限一致;为研究中国古陆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汇聚时限、过程、方式及Rodinia超大陆事件在秦岭地区的响应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9.
在青藏高原北部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布青山段首次发现了埃达克岩,它们多呈不规则岩脉状侵入于布青山地区北部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中.其岩性为花岗-英云闪长岩,主矿物有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少量钾长石和辉石;副矿物有榍石、磷灰石、锆石和磁铁矿等.属钙碱系列,具典型(Ⅰ类、O型、HSA)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SiO:(63.65%~71.59%),高Al2O3(14.81%~16.11%),高Na2O(4.68%~5.33%)和Na2O/K2O(1.48~3.08,平均2.39),高Sr(444.08×10^-6~560.41×10^-6)和Sr/Y(50.8~105.3),HREE强烈亏损,低Yb(0.38×10^-6~0.74×10^-6),高La/Yb(44.93~90.97),弱负Eu异常(δEu=0.74~0.9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Ba、Pb正异常而Nb、P负异常.获得布青山埃达克岩的锆石TIMS U-Pb年龄为402±24Ma.布青山埃达克岩熔体来自俯冲的昆祁秦洋壳(含海洋沉积物)在石榴石角闪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主要残留相为石榴石(±角闪石).布青山埃达克岩的发现指示早古生代末期洋壳(昆祁秦多岛洋的一部分)俯冲作用的存在,俯冲方向朝北(现在方位),此前,俯冲带发生长时间的向洋迁移,早古生代末期俯冲带已后退到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以南;暗示典型埃达克岩也可以形成于洋壳俯冲晚期;提示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可能有与典型埃达克岩有关的Au、Ag、Cu、Mo等热液和斑岩矿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讨论的富镁安山岩(MAs)是指SiO2〉53%,Mg^#≥55的安山岩,也包括富镁荚安岩和富镁闪长岩。阿尔泰南的富镁安山岩形成于中泥盆世,东、西天山和阿拉套山的富镁安山岩形成于石炭纪。本区富镁安山岩SiO2 53%-65%,TiO2含量低于1%(0.21%-1.08%),平均0.72%;MgO平均5.90%,与国外玻安岩平均值相比,Mg含量较低,Ti、K、Na含量较高。稀土元素总含量低(〈100×10^-6,范围15—95×10^-6),相对富重稀土(La/Yb)N0.98—6.4,多数在4±;Eu弱亏损到无亏损(Eu/Eu^* 0.65—1.15)。相容微量元素Cr、Ni含量高,分别为72×10^-6~790×10^-6和29×10^-6~276×10^-6;高场强元素Nb、Ta、Ti明显亏损;相对富集流体中富集的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Y含量较高(〉15×10^-6);Sr/Y比值较低(4.4~6.2)。(^143Nd/^144Nd)i值变化范围较大0,51221—0.51255,εNd(t)+0.28-+7.2,Nd模式年龄tDM485—1220Ma;(^87St/^86Sr)i值变化范围较大0.7029~0.7065,在8εNd(t)-(^87Sr/^86Sr).图解中位于第一象限。上述特点表明,本区富镁安山岩源区为复合源,包括有蚀变洋壳、弧前增生棱柱的不成熟、新生地壳物质及地幔楔橄榄岩。成岩作用具复合性,既有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又有俯冲板片熔体对地幔楔橄榄岩的熔体交代作用。形成于特殊构造环境:高地热梯度和富挥发分;导致弧前增生棱柱俯冲的俯冲剥蚀作用;由俯冲板片撕裂、断离所形成的软流圈窗或洋脊俯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