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由于这一电位差存在于安静细胞膜的两侧,故亦称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或膜电位。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比膜外电位低,即膜内带负电而膜外带正电。K~+(Na~+)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中具有决定作用,两者在细胞膜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那么,细胞外液Na~+浓度发生变化时,神经元静息电位是如何变化的呢?  相似文献   

2.
<正>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神经调节的试题多以图表组合的形式考查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及传递机制;激素调节题多以多种植物激素相互关系及反馈调节等图解形式呈现。1突破策略1.1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及传递1.1.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恢复依靠各种离子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的分布及跨膜运输。静息时形成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是由于神经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K~+  相似文献   

3.
生物课本(试验修订本)93页有这样一段话:“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即电势)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此即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此即动作电位。那么,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改以后,人教版关于兴奋的传导讲得仍然很简单,学生学习时有些问题不是很清楚,在做题时就会遇到困难。比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钠离子、钾离子运输方式等类型的题。兴奋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课本中是以小字形式这样描述的: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  相似文献   

5.
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产生的机理是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状态下膜对K+通透性大,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膜内的蛋白质负离子不能通过膜而被阻止在膜内,结果引起膜外正电荷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负,产生膜内外电位差.这个电位差阻止K+进一步外流,当促使K+外流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相等时,K+外流停止.膜内外电位差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即静息电位.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A0):117-118
文章以浙江的一道高考题为例,详细讲解了神经调节过程中电位变化曲线图的形成原因,并将此图分解为4个区段:静息状态、形成动作电位、回复静息电位、钠钾泵作用时期,并最终总结出"上升支Na+内流;下降支K+内流;下降支K+外流,方式都是协助扩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生物电现象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了相当的进展。我们已经知道,动物的神经细胞、肌细胞等都存在跨膜的静息电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电位变化。不仅如此,对植物细胞的电现象也有发现和研究。然而,人类对生物电现象的最早发现,应该追溯到对放电生物的认识和了解。随着人类对生物细胞电现象的发现与研究,又反过来,促进了人类对生物的放电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正> 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理解这一难点的基础和关键。现就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简要介绍如下:1 细胞膜内、外某些离子浓度的比较科学家对膜内、外几种离子成分进行精细测定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对载体的种类和作用,供能的方式以及水分子、葡萄糖分子、Na~+和K~+等物质的跨膜方式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对高中教学中的相关疑问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介绍了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类型,分析了静息电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离子机制,并对静息电位的形成、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的特点、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引发动作电位中的作用、复极化过程中形成超极化电位等教学难点作了较为清晰的知识疏理。  相似文献   

11.
教材中关于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内容,只简单介绍了它们的膜电位差特点,并没有讲述它们的形成原因。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差特点难以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讲述中简单介绍它们的形成原因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1 名词解释(1 )动作电位(2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3)肺泡通气量(4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2 填空题(1 )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 ,如果阈值较高 ,表明该组织的较低。(2 )在静息状态下 ,细胞膜对有较大的通透性 ,所以静息电位又称平衡电位。(3)柠檬酸钠能防止血液凝固是因为它除去了血浆中的。(4 )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是具有足够的充盈压 ,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条件是心输出量和。(5 )O2 和CO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O2 的化学结合形式是。(6 )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体温。(7)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决定于被滤过物质的…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了《中学生物学》2010年第5期的文章"Na~+通道、K~+通道、Na~+—K~+泵的区别和应用"后,受益良多。并对其中某个部分的内容及图解,存在疑议,特提出探讨。图中显示,K~+通道在静息状态和去极化期是关闭的,在再极化期才打开,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为此,查阅了陈阅增老师主编的《普通生物学》书中的有  相似文献   

14.
1.题目见全国理综卷(湖北卷)第1题。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神经肌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和对电位的记录方式,以及K+、Na+、Ca2+、Mg2+等离子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新乡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用Anderson八级采样器于新乡医学院进行了为期20 d的采样.用差值法分析了8个粒径段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用离子色谱对Cl~-、F~-、SO_4~(2-)、NO_3~-、K~+、Na~+、Ca~(2+)、Mg~(2+)、NH_4~+9种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乡市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主要在5.8~10.0μm和0.43~2.10μm处呈双峰分布,且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高于粗颗粒物;(2)颗粒物中各离子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NO_3~、SO_4~(2-)、NH_4~+、Ca~(2+)、Cl~-、K~+、F~-、Na~+、Mg~(2+);(3)PM9.0-10.0中Na~+、K~+和Mg~(2+)主要来自土壤扬尘,粗颗粒物中的Ca~(2+)和Mg~(2+)主要来自建筑尘,燃烧源是新乡市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的共同来源,NO_3~-/SO_4~(2-)指示新乡市二次生成颗粒物以汽车尾气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导体接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体接地后电位是否一定为零导体接地,就和地球视为同一导体,即导体与大地等电位。在教学中一般认为大地与无限远等电位(零电位)。因而通常规定接地导体电位为零。其实,这个结论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首先我们将无限远处的电位看作为零。  相似文献   

18.
经多次而反复地测定,在原生质中的各种无机盐离子具有一定数值的比例。以人为例,在人体的体液中,Cl~-的含量为12900;Na~+的含量为100;K~+的含量为3.68,Ca~(2+)的含量为3.10,则Mg~(2+)的含量为0.70。这种数值的比例与海水的成分相近似。因而,  相似文献   

19.
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中常涉及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该部分试题是建立在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产生电位变化的基础上的,通过电流计可以测量出电流的有无及方向。下面具体归纳如下。1关于局部电流学说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膜外带正电荷,而膜内带负电荷,使膜内外之间存在电位差,通过电流计可以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神经细胞膜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及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的方式的问题,以及题目中涉及水通道运输和有关物质透过膜的层数等问题,对此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这些问题是与不同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有密切关系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