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性预设是制度设计的根本前提,性善与性恶两种人性预设导致了中西方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制度安排。从人性出发,德治与法治在制度设计上都存在着不足,德治与法治的价值互补使二者的结合具备了制度安排的合理性。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德治在实践层面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的制度中介。  相似文献   

2.
法治政府的形成,离不开其预设(所谓预设即指事物的产生是以预先设立的理论为胚胎而发育)的理论基石。因此我们在选择法治政府并建设法治政府的时候,有必要理清其预设的相关理论,以此作为我们的参照系。本文分析了法治政府的理论预设的三个方面,即人性假设论、人民主权论,控权论,并指出其对于当前我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人性善恶论对中西法治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文教资料》2009,(28):102-105
人性是哲学中的概念,也是法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人性论是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有什么样的法律思想。性恶论是西方法治建立、发展的必要性理论前提:传统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影响有积极因素,但更多的是消极因素,延缓了法律发展的进程。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人性善恶的预设并不绝对,我国法治建设应以“人性趋恶”为假定前提,并发扬人性善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法治建构在一定的人性基础之上,人性对法治的各个环节都有影响,应该在人的本性中寻找法的牢固支点,所谓“良法”,应是有人性基础的法,其所形成的法律秩序合乎人道,法治不仅能矫正人性,而且还能改育、张扬人性,促进人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任何制度设计,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西方社会建立在“性恶”的人性预设基础上的宪政制度有效地实现了限权与法治,但也有明显的弊端。我国过去建立在“性善”的人性预设基础上的制度安排从积极方面鼓励发扬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制度约束却过于宽松。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吸收西方宪政制度以及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有益成果,正确认识人性问题,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教育育人慧命、许人未来,与人性几乎是零距离,人性既是教育的归宿,也是教育的出发点。人性是教育之本,人性论是教育的理论基础,信奉不同的人性论决定不同的教育选择。我们坚信:人是生成的,人性是生成的,教育也是生成的。教育要关注全过程,既要在预设中灵活调节教育,也要在生成中合理规范教育,更要在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中孕育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选择德法并治的治国模式,是有其深刻基础的。本文剖析其理论基础、人性基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进而指明坚持德法井治不仅是历史的经验,也是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人性思想是伦理思想的预设理论前提,伦理思想又反过来体现、丰富着人性思想,二者共同成为伦理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本文拟通过西汉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董仲舒的人性伦理思想来深化人性与伦理的关系,以探究他特殊的人性与伦理教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人性善恶的逻辑关系取决于社会实践中的人伦关系设定。中国古代专制的形成是以性恶论与家国一体的现实为基础的,法律成为一种压抑人的自律意志的对立物;而西方由自然法推演出民主法治的关键在于承认以人的存在与需要来评价法律的合理性,法治是与人性相一致的自律性规范体现。人性与法律之逻辑关系的正确理解是推进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的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11.
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都内蕴着人性的主题,直到今天,人的本质问题仍困扰着人们的思想。关于人的本质,本文区分了中外不同哲学家关于人性的理解,并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入手,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正确性,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定对于批判"人的本质自私"的思想观点,对于提升自己的人性品格,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振地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5):51-53,50
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以对人性的理解为始基的。人性的内在张力构成了西方伦理学发展过程中道德基础之争的根本原因。以西方伦理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内在逻辑为基础,具体地分析人性的构成因素、人性构成因素各部分作为道德基础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张力关系,或将解开西方伦理学视域下道德基础之争的谜团。  相似文献   

13.
人性假设是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能与我们对教育所持的不恰当的人性假设有关。人性的实质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它本无所谓善恶。教育应在此认识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然而由于人类长期囿于形而上学的极端化的思维方式 ,从而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陷入人类中心主义、新自然中心主义 (或反人类中心主义 )以及不恰当地评价主体能动性的误区 ,进而在实践上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恶化 ,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只有借助于辩证的思维方式 ,坚持“以人类发展为主导 ,以自然协调为基础”,并合理地发挥主体能动性 ,才能真正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组建的新型大学,其管理模式正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在摸索过程中,不管选择哪一种管理模式与手段.都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即时势、人性与理论这三个科学管理的支点,才能缩短距离,开拓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它绝不只承载着人类的社会性。人类对于其生物性,也会载录下来,传于后世,而后世基于其需要也必将代代相传,形成文化的另一种。但文化决非简单地承载着人类对其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反映,它常常会是人类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8.
对"教育管理人性理论问题"的探索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从横向比较的角度,对中、西方的教育管理人性理论进行了梳理与比较,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9.
荀子人性思想既是其天人关系观在人自身的体现,又是其整个治国理论的基础。这一思想可以归结为“性恶善伪”四个字。荀子的人性论,与其说是人性恶,还不如说是人性不善。荀子的人性论必然导致对圣人或圣王政治的强调甚至崇拜,这是其人性思想的社会论意义。荀子人性思想自身矛盾的症结,则在于他对于圣人或圣王统治的强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在对人的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的本质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建立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并与自然、社会密切联系的现实整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劳动异化以及人的异化,其价值观在整体上是不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的本质的解放为过程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