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武精神及其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启超于20世纪初撰写的<中国之武士道>,倡导尚武精神,提出恢复中国的武士道.分析认为,尚武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刚健有为的精神.古代的"侠"正是缺少这种精神而为梁启超所不齿.中国古代"重文绌武"影响了国防建设和人的身体锻炼,但武术却得到了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日本武士道的历史特征和独特价值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武士道对日本体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运动项目规则的价值引领,体育价值观的渗透与提升,儿童身体教育的品质锻炼,体育动漫的精神辐射和军国民体育的偏离异化等方面。建议:辩证看待日本武士道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武士道的现代体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武士之道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武士道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涉及到武士道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包括武士的社会地位、教育、生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诸多方面.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一种职业军人组织的武士道在其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远远超越了团体和阶级利益的狭隘性,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弥漫于整个日本封建社会并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日本民族心理的准宗教形式.武士道既有超越世俗的崇高追求,也有好战、残忍、孤傲等不可忽视的弊端.它是日本封建制度的产物,并于封建制度共存亡  相似文献   

4.
武士道在日本绵延了一千多年,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人的道德准则,对其民族性的影响甚深,促进了日本民族的崛起。中国传统武德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悠久历史,如何弘扬传统武德是武术界老生常谈、却又依然没有解决的老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优秀层面以及中国武德的研究现状,试图在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下...  相似文献   

5.
日本武道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武术历来受重视,原因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的根底就是武士道精神.日本的武术和武士道两者都是长期武家社会的产物,武术是形而下的人体的运动;武士道是形而上的思想准则,两者结合支撑了日本武士社会.并且在日本国民的心理中,“尚武“成为根深蒂固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李滨 《武当》2014,(12):42-45
(接上期)劝贤才,休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唐豪置日本语之当用汉字辞源、语源于不顾,无视日本汉学演绎轨迹,徒说武士道禅观练胆,已属左道旁门;而兜售日本武士道精神与宣传劈刺行为,则坠入匹夫胆气横逆之邪妄末流。民族虚无,崇洋媚外地趋步日本军国主义文化抹杀侵略意识的体育史伪考,截流为源,传为流言的种子,是对中华武术园地的糟蹋,危害深重,必须揭破。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对伪满体育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论证了伪满体育的核心思想是“灭私奉公”。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严控学校体育,灌输忠君奉国”、“倡导体位向上,养成全民皆兵”和“推崇竞技活动,培养武士精神”。而形成伪满体育“灭私奉公”核心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三个,即“日本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和“日本武士道精神”。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之『尚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法等,对梁启超尚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以及梁启超对中国尚武精神流失原因的分析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甲午惨败成了士人开始新觉醒的一个转机,整军经武、尚武爱国成为时代强音;2.梁氏所言之"尚武",其要旨是在文化精神层面;3."国势之一统"、"儒教之流失"、"霸者之摧荡"、"习俗之濡染"是梁氏对中国尚武精神流失的四大总结.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的体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梁启超的体育思想,他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和"尚武"强国的军国民思想,并从"新民"视角阐释了体育的作用。梁启超的体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体育教育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循真 《收藏界》2013,(10):92-95
1923年9月17日,中华民国的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陨落了,他就是至今人们依然怀念和扼腕叹息的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先生。是年10月17日,梁启超在致悼词中称:"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  相似文献   

11.
《校园足球》2011,(11):52-54
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如是说。"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这是中国传媒大学自强社的口号与宗旨,社团致力于为大学生实现成才之梦提供关爱之翅,为接力传递社会关爱提供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12.
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如是说。"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这是中国传媒大学自强社的口号与宗旨,社团致力于为大学生实现成才之梦提供关爱之翅,为接力传递社会关爱提供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13.
徐春平 《收藏》2010,(3):81-82
2008年5月12日的《藏书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我的文章《刊载梁启超清华演说辞的〈清华周刊〉疑为梁任公文献之孤本》,并加编者按:“梁启超先生是学贯中西的演说家,他的演讲辞代表了一代文人为追求民族自觉、自省、自强而发表的让人振聋发聩的真诚感言。梁任公演说辞在各种版本的书籍中收录得都比较全面,但是徐春平先生发现的这篇清华演说辞《君子》,却未见收录。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提出德育、智育、体育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他站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立场,提倡尚武精神,宣传卫生保健教育,以改善民族的体质和精神面貌。梁启超的体育观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今我 《收藏界》2014,(7):108-109
这次潘皓老师推荐我画梁启超,内心诚惶诚恐。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如何用肖像画的形式表现成了我最大的难题。网上关于梁启超先生的图像资料甚少,而且图片很模糊。大家可能最常见的梁先生的肖像就是高中历史课本里的那张,那时正是戊戌变法时期,梁先生26岁。我和多数人对梁先生的认知差不多就停留在这个时期。又搜寻了大量关于梁先生的视频资料,看看戊戌变法后到他去世期间他的境况。  相似文献   

16.
佛教与武术联姻,在中国、印度以至整个亚洲早已普遍存在、司空见惯。如果讨论日本武道,而对“掸”闭而不谈,那就更难窥见其底蕴了。禅是梵文Dhyana音译词“禅那”之略,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所谓心注一境、正审思虑,是高级的宗教精神的体验。“静坐默念”就是坐禅。禅宗认为真理超越了言语和文字所能表达的范围,可以靠坐禅、修道来进行直接的自我体会把握真理。日本禅宗是由12至13世纪从中国归国的日本僧侣荣西(114—1215)和道远(1200~1253)引进的。荣西引进的是禅宗中的临济宗。在中国信奉临济宗的主…  相似文献   

17.
公元1940年 10月8日,古都北 平爆响了一条倾城 震惊的特大新闻:大成拳创立人、实作技击大师王芗斋先生,在《实报》公开发表答中外记者问,并声明:研究拳学不分国际界限,然而“东洋之柔道,西欧之拳击,虽有独到之处,但均非整体上,鄙人愿与外藉拳家实作以验真伪”。 王先生的声明,惹恼了武士道名拳师泽井健一。泽并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东南亚各国素享拳道和剑道盛名,且精通柔道。在他心目中,中国拳术似乎只是供人欣赏的“花拳锈腿”,绝无实作价值可言。于是,便到王先生家登门“拜  相似文献   

18.
王雄伟 《收藏界》2014,(7):91-93
去年过年前的某一天,我接到大理州美术馆筹建人高为华的电话。说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有个公益项目,准备邀请一批美术家画文化名人。其中梁启超和宋美龄肖像画让我两个选一个。思考了两天我答应画梁启超。  相似文献   

19.
郝自巍 《收藏》2023,(11):115-117
<正>一、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在1922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发表了一部备受瞩目的专著,题为《中国历史研究法》(图1)。这本书对中国古代历史学的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涵盖了从史学的起源一直到清代的“二千年来史学经过之大凡”。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名为《过去之中国史学界》,成为近代最早系统阐述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的专题文献之一。梁启超通过这本书,为中国史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引用《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来表达他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企盼:"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而"少年强"的途径,习总书记强调,要"从小做起",要"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也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再一次被摆在了重要位置,这既是对梁启超先生观点的精彩阐述,也是对毛泽东主席"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定位的精准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