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夏天来到了     
这首歌曲以“雷公公把鼓敲”“小知了树上叫”“小青蛙唱起歌”三个特征告诉孩子夏天已经到来。教歌前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看看雷雨天气,听听知了和青蛙的叫声。教歌时让孩子先静听歌曲的三拍子旋律,再用对唱形式学歌,即老师唱前半句(如“雷公公”),孩子唱后半句(如“把鼓敲”),依次学唱下去。学会歌曲以后可让孩子根据音乐形象和这些声音的特点.为“雷声”、“叫声”配上音响。如雷声用大鼓的声音配,知了叫声让孩子模仿着叫,青蛙叫声可用圆舞板  相似文献   

2.
我家两只鸡     
[提示教学建议] 这首歌欢快、活泼。教歌前可先出示图画:公鸡啼鸣,母鸡孵蛋,太阳初升。以引起孩子兴趣。学唱歌曲时,衬词“呀”,要唱得轻柔些,在“公鸡叫我早早起”后面可加上模仿公鸡的叫声“喔喔喔”,在“母鸡生蛋孵小鸡”后面加上母鸡叫声“咯咯嗒”,并配上相应的模仿动作,使歌曲更为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3.
儿歌九首     
小鸭子,真滑稽,走路扭屁股,嘴巴爱唱戏,“呷呷呷!呷呷呷!”越唱越得意!  相似文献   

4.
音乐游戏     
××在哪里 游戏目的 1.培养改编歌词的能力,并能唱准sol mi la三个音高。 2.学习问答唱。 游戏准备 玩具动物、动物头饰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小鸭玩具藏起来,并唱: 5 5 5|3 3 3|6 6|5-| 小鸭子 在 哪 里?在 哪 里? 请一幼儿上来找,找到了和教师一起唱: 5 5 5|3 3 3|6 5 3 2|1-|×-| 小鸭子 在这里 在 这 里 呷 2、教师引导幼儿大胆上来找动物玩具,找到一个编唱一个,如:  相似文献   

5.
幼儿音乐教材的选择一定要从教育的需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落实在促进幼儿“发展”两字上。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着重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材的趣味性幼儿年龄小,思维具体形象,他们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同时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又十分密切,故教材必须十分有趣,才能吸引幼儿。音乐教材的趣味性明显地表现在歌词之中,如:尾巴短短的大熊猫,眼睛像煤球;尾巴短短的小白兔,眼睛像红豆;脖子长长的大白鹅,它在水中游;脖子长长的长颈鹿,它在林中走。这首歌曲的歌词,就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动物的主要特征,比喻贴切,生动有趣,孩子易懂、易记、易学。对年龄小些的孩子,可以选些带有象声词的歌曲,如:小飞机,隆隆隆隆响;大火车,咔嚓咔嚓跑;小闹钟,滴答滴答走;小鸭子,呷呷呷呷叫  相似文献   

6.
小鸭子死了     
小鸭子死了!真的,活蹦乱跳又会游泳又会唱歌的小鸭子,转眼就死了……小鸭子是娟娟用个小盒装着,从家里带来的。我把它放在阳台上,给它喂切碎的菜叶、稀饭,它喜欢游泳,我还给它准备了一脸盆清水。吃饱喝足的小鸭子,在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水里,一边游泳,一边用它那扁扁红红的小嘴巴,梳理那一身淡黄色毛茸茸的羽毛,时而还“喂喂喂”地唱着快乐的歌儿。“咦!小鸭子怎么不会呷呷呷唱歌呀?它是只小鸭子吗?”牛牛好奇地问道。“不是小鸭子怎么会游泳?小鸭子的爸爸妈妈才呷呷呷地唱歌呢。”娟娟噘着小嘴说。“还有呢,”浩浩眨着眼睛发话了,“大鸭子全…  相似文献   

7.
卖鸭     
慢吞吞先生有一群黄黄的小鸭,足有10Q多只,刚孵出来一个多星期,他就要赶着小鸭子到城里去卖了。“这么小,准会买去吃?”邻居好奇地问。“会有人买的。”慢吞吞先生说完,赶着鸭子出发了。“呷呷呷,呷呷呷。”小鸭子们前呼后拥出了村。进城有大路,有小路,慢吞吞先生不走大路,专拣小路走。碰到山坡,慢吞吞先生就让小鸭子上坡去捉虫、吃草,遇到池塘、沟渠,他就让小鸭子下去捉虫、逮泥鳅。  相似文献   

8.
小房子     
玩法: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作为“小房子”,选5个幼儿分别扮演鸭子、青蛙、公鸡、兔子、狗熊。唱第一段时,“鸭子”站在圈外。音乐起,①~⑥全体幼儿边唱歌,边拍手,原地踏踮步。⑦~(13)“鸭子”在圈外跑,其余幼儿边唱边学鸭子摇摇摆摆走路,唱到“呷呷”叫时站住。(唱第二、三、四段时,“鸭子”改为“青蛙”、“公鸡”、“小兔”,根据这些动物特点,分别设计不同动作,如青蛙跳跃,公鸡头一伸一伸……)(14)~(19)“鸭  相似文献   

9.
聋幼儿由于听觉障碍和缺乏语言,具体形象思维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动作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康复教育中,我们应根据聋幼儿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在各项活动中结合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既能提高聋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又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听力语言训练音乐课上,我们让孩子戴上助听器侧耳倾听琴声和听辨音乐,学唱音阶。还让幼儿听录音机中的乐曲,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如:小鸭走、小熊跳、小鸟飞等。除了让幼儿欣赏音乐做律动外,我们还让幼儿学唱歌曲、做音乐游戏和进行打击乐练习。在教唱歌曲…  相似文献   

10.
詹红亚 《教育导刊》2006,(10):47-48
关于幼儿歌唱发声方法的训练,很多人认为歌唱发声对幼儿来说太深奥了,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还不适宜教,因而在幼儿园的唱歌教学中,除了音准、节奏和感情方面的问题外,在发声方法上老师很少作较高的要求。于是,孩子们要么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唱,要么干脆自己随便唱。也有一些老师不了解幼儿的嗓音特点和正确的歌唱方法,盲目让孩子追求较大的音量和明亮的音色效果。结果造成幼儿“喊歌”、“叫歌”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不少孩子养成了错误的发声习惯,少数孩子“莫名其妙”地经常哑嗓子或者患上了咽喉疾病,给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很多不利的影…  相似文献   

11.
三只小鸭     
2一4C 一一(54非45业{旦必塑业{二二!。。5 4 32二,纽{二二7厄10) 6怕下划 7一泊下钊1·1怕下划 ?.?-6么么旦卫{1叫呷呷,叫呷呷,叫呷刀甲, ﹄,,,呷 田.田且 ”F nU.鸭鸭鸭‘川1刁.月只只只一两三,一八j 一,下怕虾4︼.f2一甲叩叩{丝二54”一酬啊啊6 .676田.田‘田」田.田.m丫田.用丫m丫下怕虾敢害鱼不不捉一要相追想互你(原载《多来咪》总147期) 【提示与教学建议】 这首歌曲的旋律简洁、明朗,首尾四小节旋律相同,歌词生动有趣,适合孩子演唱。歌词通过三只小鸭子“呷呷呷”地叫着要下河时的不同表现,教育孩子要大胆勇敢。 教歌时可先把歌词…  相似文献   

12.
森林里有只狗熊,常常欺侮小动物。清早,狗熊一出门,看见小鸭子在河里游泳,便躲在树背后,捡起一块石头朝河里扔。小鸭子以为狐狸来了,吓得呷呷叫,赶紧躲进芦苇丛里。狗熊得意地笑了:“哈哈,胆小鬼!”小鸭子很生气:“狗熊最坏!”狗熊遇见小剌猬,拦住他,叫他背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里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对一些音乐活动不太感兴趣,有的则完全不感兴趣。为此,老师也曾和家长们作过交流,他们发现这些幼儿的家长往往不太关心幼儿在园的音乐活动,他们没有耐心,也没有兴趣听孩子唱歌、看孩子跳舞。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连‘哆、(口来)、咪’都认不全、唱不准,还能教孩子唱歌、跳舞?”认不全“哆、(口来)、  相似文献   

14.
谁在唱     
,一c丢(些纽}5嘶夕冲唱1一亮,鲤经}。3篇酥J默护(j一里』。{~。)‘幼儿模仿该动物的叫声)鱼旦XX5t在歌5︸歌1在3一谁33唱一30唱,5 5 52它是啥模3一样?22它是1样。1234幼]七51模仿5一{鲤亘}5一{鲤,、}65唱,一5 432345 6532这10)3唱|该动物的动作!!/、、2一,一一令汽5。 了下、、25谁在唱@陈镒康 @潘振声~~  相似文献   

15.
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只有活动 ,才能使幼儿有亲身感受 ,获得直接经验 ,从而促进幼儿的真正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注重活动的过程” ,这也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以“学了多少知识 ,掌握了多少概念”来衡量幼儿发展水平而提出来的。几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 ,这种单纯追求教学效果的做法反而没有好的效果 ,因为教师重视教幼儿死记硬背 ,而轻视孩子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常听到幼儿错念、错唱儿歌和歌词 ,如歌曲《小树苗》中“别摇……”幼儿唱成“比摇……”问其何意幼儿却说不出。这明显说明了教师只重教唱 ,而轻理解的现象。怎样才会有好…  相似文献   

16.
认红旗     
[评介] 这首歌曲,通过对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等五种红旗的认识,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及热爱红旗的思想感情。老师在教唱时,可配合“五旗”挂图或实物,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唱前,老师可带领幼儿朗读歌词,采用齐读、  相似文献   

17.
教材:小鸭吃星星小鸭子很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吃东西。有天晚上,小鸭子出去散步,看见池塘里有许多星星,就说:“哟,水里有这么多星星,我要吃!”于是,小鸭“扑通”一声跳进池塘,游来游去吃星星。小鸭子吃了一会儿,水面上漾起了一圈圈波纹,星星没有了,吃光了!小鸭赶快跑回去告诉妈妈:“妈妈,我把池塘里的星星吃光了,星星不好吃,味道跟水一样。”妈妈听了,呷呷笑起来,她带着小鸭子来到池  相似文献   

18.
叔叔来家里做客,看见雷雷正坐在地上认真地摆弄积木,便随口问他“你们老师给不给你们上音乐课”,“当然啦,宋老师上周还教我们唱《小鸭子》呢!”叔叔于是请雷雷唱一首最新学的歌。  相似文献   

19.
有的老师习惯在幼儿用餐时播放故事,想以此减少幼儿用餐时的讲话现象。但是我发现,不少孩子被故事迷住忘了咀嚼食物,还有的孩子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发出怪叫声,甚至有的孩子被故事情节引得哈哈大笑而被呛着。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事与愿违,所以幼儿不宜边用餐边听故事。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衣服上有各式各样有趣、别致的图案:有小狗、小猫、大象等动物,有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还有花草树木和各种建筑物……。如果教师善于观察和思考,就可以利用本班幼儿衣服上的图案,上一堂生动有趣的语言训练课。一、利用图案,教幼儿练习运用动词。如教师问:“小白兔在干什么呀?”幼儿说:“小白兔在拔萝卜。”教师再问:“小鸭子在干什么?”幼儿说:“小鸭子在划船”又问:“小姑娘在干什么?”幼儿答:“她在浇花。”这样多次练习了运用动词,幼儿学得也颇有兴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