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般来说,有机化学反应要求在干燥无水的条件下进行。而实际上,水在许多有机反应中扮演多种角色:对有的反应起抑制作用,对有的反应起催化促进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决定反应方向。  相似文献   

2.
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是两类非常重要的反应,他们相伴发生相互竞争,究竟以谁为主,既与作用物结构有关,也与反应条件有关,本文浅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3.
1.解答第32题的思维方法:紧扣概念,以旧联新,注意暗示,类比迁移.解析:首先要紧扣课本上的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然后联系课本上明确指出苯与浓硝酸生成和H2O的反应是取代反应,可很容易判断反应A明显属于取代反应,因为反应A与苯的硝化反应都是一NO。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此时应注意该题的“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的范畴很广”的暗示,暗示该题的取代反应绝不会只有A,属子取代反应的可能较多.其余的反应中B显然是消去反应,D显然是加成反应,都应排除…  相似文献   

4.
张永久 《教学月刊》2005,(4):28-29,43
电极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让学生从更基本的层面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把原电池或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加以综合,便是实际发生的总反应。由于既涉及具体反应,又研究具体的能量变化,此知识点在2000~2004年理综考试中多次出现。  相似文献   

5.
酯化反应是中学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也是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重要一环.由于酯化反应的反应物的类型不同,其反应产物也各不相同,因此酯化反应比较复杂,反应的类型也较多,学生较难掌握.现将酯化反应的基本类型作一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用量之比有关,此类反应是常见的考点之一。在这类反应中,关于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由于涉及的离子间的反应比较复杂,反应规律也不是那么明晰,因而成为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例如,Ca(HCO3)2与NaOH溶液能否按照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可按什么比例反应?对应生成什么产物?同学们对此问题的分析常常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复分解反应:这是初中化学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在学生学习无机反应时引出的,本文剐着重介绍有机化学中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多年以来,有机合成中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已赦广泛认可为最重要的催化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8.
析置换反应中的常见错误张仙巧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的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单地表示为:A+BC=B+AC。初三学生写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往往只注意表面形式,忽视反应的实质,常常出现错误。要...  相似文献   

9.
乙烯式卤代烃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反应历程研究受到限制,在双键碳中引入超离基,反应顺利进行,且立体构型发生反转,证明该反应为SN2历程。  相似文献   

10.
醚与氢碘酸反应因烃基结构不同,有的烃基发生SN2反应,有的烃基发生SN1反应,有的烃基发生E1反应。  相似文献   

11.
在正己烷中应用蚕丝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油酸和正十二醇的酯合成反应,考察了底物浓度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受动力学控制,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底物抑制现象,满足Michaelic-Menton方程,反应动力学符合Ping-Pong Bi Bi机理。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三节硫与铁的反应实验装置为开放式,为使铁完全反应,铁粉和硫粉混合比例为1:1,使未能与铁反应的硫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既污染环境,又降低课堂效率。笔经过反复实验,改进了这一装置,并实践于课堂,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一、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单表示为:AB+CD=AD+CB。根据上述定义,可得出判断复分解反应的依据:(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必须是化合物;(2)反应中要相互交换成分(交换简单离子或原子团);(3)反应物与生成物都必须是两种。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把该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如Ca(OH)2+CO2=CaCO3十H2O,反应虽符合判断依据中的(1)、(3),但不符合(2),即反应中没有相互交换成分,所以不是复分解反应。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两种化合物相…  相似文献   

14.
若一个化学反应的△rG^θm>0,从热力学角度可以确定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改变反应条件,该反应可以转向自发也可能仍不能自发进行,在不改变其它反应条件下,利用一个能释放大量自由能的反应与之耦合,便可达到转化的目的,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耦合现象。耦合现象与反应的能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碱金属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们能够和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已经论及不同的碱金属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不同的氧化物。但是,我们知道,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78%的都是氮气,而氧气只占21%。那么,碱金属能否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呢?或者说,碱金属能否和氮气反应呢?如果能反应,反应的情况如何?如果不能反应,那又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李辉 《广东教育》2006,(3):37-39
化学反应的本质只不过是原子间的化舍与分解,即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反应中发生的电荷改变情况研究可见,既然反应前后物质均呈中性,所以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呈中性,非氧化还原反应中阴、阳离子电荷总数应相等,而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总数应相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动势测量法研究甲酸溴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得到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及反应表观活化能等参数,可和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有机燃烧反应中的几个问题石玉平化学教材中,有机部分涉及到的燃烧反应,一般不外乎是烃类和醇类中的一些物质。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燃烧反应:下面就这类反应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谈一点看法。一、有机特的燃烧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上几个反应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9.
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数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离子。囚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问的互换反应。如果参加反应的电解质易挥发,难溶于水,难于向溶液中提供足够数量的离子,致使复分解反应有的不能发生。如果参加反应的电解质难挥发,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20.
磷钨酸催化合成醋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醋酸正丁酯,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按醇酸摩尔比3:1,催化剂用量3g,反应温度120~C,反应时间3h的反应条件,得到最佳反应结果,酯化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