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往常“六一”庆祝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基本都是由幼儿园确定的,忙了园长和老师,而孩子并不个个都高兴。如上台表演的幼儿和家长兴高彩烈,没有上台机会的幼儿和家长闷闷不乐,有的责怪孩子没出息,有的埋怨老师太偏心,有的为了孩子心理平衡,不得不给孩子买点东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近年来,“六一”前夕,我们就及时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和教师一起讨论“六一”庆祝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家认为“六一”是孩子们  相似文献   

2.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因此,“六一”庆祝活动是幼儿园的一件大事。如何组织好“六一”庆祝活动,既满足孩子过好节日的心理需求,又让他们受到必要的节日教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六一”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在今年的“六一”节里,孩子们将会得到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南京市的四所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是个文体活动搞得非常活跃的单位,常有外宾去参观。他们从五十年代初期起,每逢“六一”节就举办运动会(十年动乱期间被停止),已成了“六一”的传统活动了。每次运动会的内容翻新,参加对象也由幼儿发展到老师、家长,甚至外宾。我们  相似文献   

4.
1、师生共同装扮幼儿园 (1)“六一”节前一天,我们组织幼儿谈一谈怎样使幼儿园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启发幼儿说出:①我让幼儿园变得更干净。②我让幼儿园变得更漂亮。③我把幼儿园装扮得喜气洋洋。 (2)我们与幼儿一起打扫园舍,整理桌椅、教玩具,清理种植角的杂草,让幼儿用自己勤劳的小手,创造出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天地,迎接自己的节日。  相似文献   

5.
每年,组织好“六一”庆祝活动是我们广大幼儿园教师的共同心愿。但如何使活动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又能令家长满意?根据以往的经验,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树立“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孩子们自己的节日,他们理所当然应处于“主人”的地位。教师应积极引导和组织幼儿参与庆祝活动的各项事宜,包括美化环境,布置活动室,选择和排演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我国在开展家长工作中,做到了如下几个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家长工作与重大节日结合 节日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最佳时机。元旦、“三八”.“六一”、国庆节都是我国的固定“结合日”。有时是各班组织家园共享活动,有时是全园搞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如“三八”节,可以班级为主,举办“妈妈制作展”“妈妈联谊会”等活动;培养幼儿爱亲人的情感。为庆祝香港回归,我国组织了丰富的家园开放活动,如香港建设图片展览、绘画展、歌咏比赛。在活动中,家长和幼儿的同台演唱、夫妻二人二重唱.奶奶队的舞蹈,把庆祝活动推…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遵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过好自己的节日。通过师生共同打扫环境,布置园舍,准备演出服饰等,活跃节日气氛,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本设计由迎“六一”、找“六一”、庆“六一”、忆“六一”等一系列活动组成,把幼儿带向社会,通过参观访问,请成人讲话等形式,让幼儿从小感受到社会各方面对自己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并通过新、旧社会儿童不同生活的对照,使幼儿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8.
过“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地游戏、表演,充分体验节日的快乐,我园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其中包括不容忽视的家长工作。一、进入5月份之后,我们便向家长做问卷调查。目的之一是了解家长的需要,即家长希望在“六一”活动中看到些什么,如孩子的表演、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目的之二是广泛征求家长对幼儿园组织“六一”活动的建议,如组织形式、顺序安排等。问卷的内容有:1.您希望幼儿园组织什么样的“六一”活动;2.您对“六一”活动的形式、内容有哪些设想和建议;3.…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本设计意在让幼儿走出幼儿园,与父母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欢度“六一”佳节,使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目的:1.体验欢快的情绪,增进亲子间的感情。2.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并能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各项活动。准备:1.事先约请每个幼儿的家长务必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六一”;准备好活动当天的午餐,并为孩子准备一只背包。  相似文献   

10.
活动一:体检 首先向幼儿介绍“六一”这个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然后请妇幼保健所的医生来给幼儿体检,让幼儿体会到大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检完毕,由幼儿代表向医生赠送自制的小礼品。 活动二:小小班会 围绕迎“六一”主题,开个小小班会,让小朋友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  相似文献   

11.
比赛能够增强教师竞争意识,检验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比赛的成绩还可以作为评比先进的依据,因而幼儿园在各学期、各阶段都安排了各种比赛,如故事比赛、体操比赛、“六一”节目评比、教具评比等等。  相似文献   

12.
“六一”前夕,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想联系几间幼儿园去观摩,可打了几个电话,得到的答复都是:“不行啊,孩子们在排练节目,你来了也看不到什么的。”“对不起,现在不行,你过了‘六一’再来吧,那时就恢复正常了。”每到“六一”及其它重大节日、园庆,或迎接上级检查、接待同行参观的时候,就让幼儿进行文艺、英语等的汇报表演,近乎成了所有幼儿园的默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或聪明伶俐,或娇憨可人的表演,多是他们反复练习换来的。更有甚者,有的幼儿园为了提高表演水平,不惜代价请来专业人士对孩子的节目进行编排和指导。幼儿年龄…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发挥幼儿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向家长开放。一、举行家园同乐活动每逢节日,我们都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如:“三八”节组织孩子和妈妈同乐活动,“六一”儿童节组织全体家长来园和孩子同乐活动,还有“元旦”家园迎新活动和春游、秋游活动等。当然家长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表演了魔术、故事、小品等精彩的节目,把我们的同乐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活动中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幼儿,老师和幼儿…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规定,小班幼儿就应知道“六一”是自己的节日。这个节日与幼儿的关系最密切,极易激起他们愉快的感情,留给他们美好的记忆,甚至终生难忘。这对幼儿当前的发展和今后的成长,都有积极意义。因此,需要认真准备,力求搞好“六一”庆祝活动。“六一”庆祝活动,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从节前准备到节后巩固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如用生动的事例向幼儿介绍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小小展览会等形式,总结幼儿的进步,激发他们继续做“好孩子”的愿望;节日的环境布置和幼儿服装,要朴素、美观、大方,注意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引导幼儿在参加、准备过节的活动中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陶冶高尚的情操;组织幼儿热情而有礼貌地接待来宾,从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等等。幼儿表演的节目,实际上是他们平时学习成绩的总结汇报,内容要能广泛反映幼儿的学习成果;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六一”节那天,不少幼儿园都组织家长来园参加节日游艺活动。但由于参加活动的人太多,秩序难维持。通过观察,我发现秩序乱的主要原因一是家长、幼儿不熟悉游戏玩法。家长带孩子进入游戏室并不是先排队等候,而是先挤在  相似文献   

16.
张鲁萍 《山东教育》2005,(18):30-31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幼儿园的重大庆祝活动之一。我们经五路幼儿园对儿童节历来很重视,把节日活动作为献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来精心设计,同时也作为幼儿园工作水平的一次展示来认真组织安排,做到了“节日年年有,每次各不同”。2004年我们幼儿园在总结以往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孩子是儿童节的主体,让每个孩子做节日的主人”这一理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的: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2.让幼儿参与庆“六一”的各项活动,体验过节的愉快气氛,享受节日的欢乐。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3.学会一些布置环境的简单技能。活动准备:一幅“全世界儿童是一家”的图片;在园舍附近选择一块有树木花草的场地;剪  相似文献   

18.
开展"六一"活动几乎成为每个幼儿园的传统项目,其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于是"六一"前组织幼儿排练节目,到那一天请家长观看孩子们的演出,共同庆祝孩子们的节日成为了传统习惯。为了节目的精彩,为了得到专家的肯定,为了能让家长满意,我们老师、孩子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每天一遍遍枯燥乏味地排练。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以往的庆“六一”活动,常常由教师为孩子们做好准备工作,并由教师领着孩子们活动。本设计重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角。活动前,就让幼儿参与各项准备工作。整个活动过程也都是让幼儿自主进行的,使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节日的主人,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同时体验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增强独立自主的意识,发展自身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每逢“六一”,全国很多幼儿园,都要开幼儿运动会,规模有以市为单位的,也有以县、区为单位的。为了应付运动会指定的比赛项目和难度很大的大型团体操表演,幼儿园只得抽调有经验的教师和选拔幼儿代表,日夜加班突击训练。很多园主任和老师抱怨:这种劳命伤财的折腾,仅仅是为了少数大人鼓几下掌,既使那些“代表”们因超体力负担而过度疲劳,又影响、削弱甚至打乱全园大多数幼儿的正常保育、教育活动秩序。因此,现在已有好些园长不再热衷于这类大规模的所谓“幼儿小小运动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