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视媒体与新兴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密切结合,呈现出多种新的电视媒介形式。新兴的电视媒介整合了多媒体的优势,创造出更多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刚 《记者摇篮》2012,(12):61-62
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视媒体与各种新媒体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剧,媒介融合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通过数字技术,报纸和杂志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展现出来;电视视频和广播音频通过网络传输,在互联网上也可以点击观看、收听。通过"机顶盒",电视和互联网也实现了融合,利用电视也可以上网。而音频、视频、文本等都可以通过手  相似文献   

3.
陈春义 《大观周刊》2012,(45):201-201
GIS技术开始在电信业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基于GIS的可视化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本系统以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建成一个覆盖市电信各处室和各市县局的智能化可视网络资源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4.
互动电视:即将崛起的“第五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产品迅速走入人们家庭,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产品——电视机跟网络技术结合就产生了最理想的娱乐工具:互动电视。互动电视(ITV或INTERACTIVE)又称“宽带交互电视”,将广播电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5.
会议电视是一种新型通信方式。会议电视系统的基础是电视技术、图像编码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随着我国的MPEG标准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已经拥有充足的条件建设高清晰会议电视系统,本文将对高清晰电视会议系统的设计技术进行简单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葛立才 《新闻传播》2009,(10):87-87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制作技术必将插上“网络化”这一有力的翅膀.电视节目的非线性编辑网络也必将进入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并在电视制作技术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手机电视产业是广播影视业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移动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同时具备了电视的直观性、广播的便携性、报纸的滞留性和网络的互动性,其产业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由于是多种技术和多种媒介的融合物,手机电视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技术相关性强的产业特征。这些产业特征使手机电视从一出生便宿命般地产生了技术整合和产业整合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促使人们关注媒介形态的变化。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是媒介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变化前提。基于电视和网络技术,数字电视应运而生。数字电视的出现,既是电视媒介在后信息时代,主动向网络靠拢的结果;也是媒介之间的借鉴和融合。数字电视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变革,更是电视传媒业在内容生产、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刘鑫 《中国传媒科技》2014,(10):123-123
<正>现有的EPON和EOC技术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改造中的应用更是加快了我国有限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步伐。主要通过对EPON技术与EOC技术分别进行一定的分析介绍,同时对EPON技术与EOC技术的联合应用进行一定的探讨,进而总结出EPON技术和EOC技术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的联合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其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现状,包括互联网电视的多种形式,中央电视台CNTV、上海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三家的运营模式,以及技术服务提供商对互联网电视发展模式的影响,分析了互联网电视在技术推动下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深刻影响传统电视播出机构和有线网络运营商,并对互联网电视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网络技术日益成熟,促使网络直播应运而生,加大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压力,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直播虽具有独特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将电视媒体和网络直播融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网络直播和电视媒体融合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重要的探讨课题。  相似文献   

12.
区县有线网络现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有线网络从原来的有线数据广播、有线视频点播到交互电视、网络电视等业务的产生,对用户的收视习惯从看电视走向用电视、网络的传输模式从模拟到数字,网络的功能从单一走向数字化、多功能、多业务融合。新技术最主要是光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整个有线电视的业务、运营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由此对网络的传输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有线网络双向建设与改造,推动有线网络向双向、交互、多功能方向发展,是有线网络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电视与网络互动融合的条件已经具备。从"硬件"上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与网络互动融合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而从"软件"上看,目前在国内,通过与网络媒体的共同发展,助推电视发展的思路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传媒人的思想意识"到位",无疑给电视和网络的互动融合提供了强劲的执行力。不过,即便是各种条件都已具备,互动融合的实现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摸索和尝试中稳步推进的过程。那么,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过程究竟是怎样的?视网互动对电视形成了怎样的补偿,带来了何种效果?上述问题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非线性编辑已经取代传统的线性编辑方式成为电视后期制作的主要方式.本文结合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的升级实施过程,介绍了NAS与SAN存储技术在电视制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伴随着电视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媒体的市场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市场给各电视企业的竞争压力很大。与此同时,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和手机侵占了电视的观众资源,电视媒体频道数量也激化了电视企业的内部竞争。基于此,如何提高电视形象包装和更好的体现电视包装特征等问题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工作者研究讨论的重点问题,本文对电视形象包装的特征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邱正康 《东南传播》2012,(7):170-171
电视的内容通过网络传播,增大了受众范围和社会影响,而网络增加了电视内容,也显得更有可观性和吸引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在电视节目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使得当今的受众拥有了信息接收者和信息生产者的双重身份,传统媒介的界限也渐渐模糊了。本文从技术媒体、社交媒体和盈利模式等角度,描述电视媒体与互联网正在进行的融合态势,并揭示移动视屏正在冲击电视节目在家庭观摩的传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看想看的一切,说想说的一切,将是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最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冉昱 《传媒》2004,(7):38-39
作为目前最为强势的媒体,电视这个以电子为载体的媒体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突飞猛进的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比翼齐飞.网络的核心技术表现就是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及传递.网络的出现对电视媒体而言,代表着传播技术上的一次革命,与信息革命对社会造成的深刻影响一样,网络技术的运用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许多变化,并呈现出明晰的互动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广电总局全台网络化建设白皮书的发布,在电视制作播出领域,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技术、非编技术引入到传统的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中,一方面带来了制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技术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界人士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摄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视节目画面质量更高、更加有质感和层次感。这就要求电视媒体摄像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优化电视摄像技术,为受众带来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数字电视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壮大以及新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近来在电视媒体中出现了—些全新的与观众互动的方式,也给电视传播产生了—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