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企业管理教学中,采取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案例,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结合体验式教学,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企业管理的热情,有助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基于能力培养的双向互动企业管理教学优化模式经验探讨有其必要性。一、双向互动企业管理教学优化模式双向互动企业管理教学优化模式,是指在一个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实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而高质量的学生来自于学校高质量的教育与管理。因此 ,改革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实现学生管理创新是极为重要的。一是树立新的育人观念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前提 ;二是建立起多种激励机制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三是构建多维互动的管理体系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着力点 ;四是建立多元评价模式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引言 高等教育管理的内涵之深和外延之广难以一一历数,它包括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有宏观管理层面,有高校内部微观管理;有体制构建和定位分类发展,有学生和教师个体管理,等等。宏观上的高等教育管理包括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的投资模式、高等教育的宏观规划、高等教育的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高校管理提出的常规模式、补偿模式和发展模式三种管理模式。常规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化管理和注重对被管理者内在情感的关心;补偿模式则关注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诉求机构;帮助学生潜能挖掘、素质培养建立多元平台,则是发展模式的主要亮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形式主义教育试点”的实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不断强化管理服务意识,以专业管理和课程管理,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为重点,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逐步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在构建新教学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实现从单一的班级管理向体现学生个体化自主学习的个别化管理的转变;从传统的约束型管理向指导服务型转变;从单一信息渠道管理向多渠道信息管理转变;从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6.
张彩虹  覃波 《考试周刊》2011,(18):210-211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学生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违纪学生的后续教育管理,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专科起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为研究主体,对违纪学生进行后续教育管理方法进行探究,以提出针对性的见解,最终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管理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文章从强化学生管理理念,转变学生管理思路,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以及开辟学生管理的网络化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如何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述了学生工作治理的理论溯源,接着论述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模式转变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传统学生工作模式与学生工作治理模式的区别,最后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转变策略,具体包括完善学生工作治理体系;健全相关治理制度;利用大数据,搭建网络治理平台;推进管理自治,加强自治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历史演变中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有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影响因素 ,学生工作管理因而呈现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体制特征。纵观新中国 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笔者认为以全国高校普遍设立学生工作处这一专门机构为标志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先后表现为两种典型模式 :一是分散模式 ,二是专兼模式。1 .分散模式所谓“分散模式”,是指在校内未设学生工作专门的管理机构 ,学生工作管理的权限分散在学校许多部门 ,学生工作管理的职能由这些部门分别实施。如学生的教学和学籍管理由教务处负责 ;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定合理的班级管理目标,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确立学生在班委会中的主体地位。这三点是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主体作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治理理论的善治目标取向为视角,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发展的现实意义,从善治理念引入高校社团管理的可行性,寻找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和发展与善治特征的契合点,思考善治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规则之治是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管理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理念和管理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从管理理念的转变,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提升,学生救济制度和管理程序的规范,以及赋予高校辅导员最基层性的学生管理规范的制定权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shared gover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a civic rol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a democracy. Statutory provisions for the governance of Irish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reviewed by reference to models of shared governance.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actual levels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within higher institu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patterns in Europe. The rationale for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governance is critically examine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lient/customer paradigm. The case is made that participation in shared governance is a 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realisation of the democratic id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democracy and political democracy is explored, highlighting the key role which academics have to play in creating the conditions for the nurturing of democratic values.  相似文献   

14.
Leadership,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are frequently conceptualized as conflictory institutional logics. The recent shift to a ‘new managerialism’ in universities, for example, clearly favors business-like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tyles over collegial governance practic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micro foundation of leadership,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underlying communication of strategic issues among governing bodies. Reporting on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a comprehensive reorganization of a German university, it illustrates how institutional logics translate into micro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eadership,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are not necessarily conflictory but reflect in four complementary micro patterns. Rather than ‘managerialism’ replacing ‘collegialism,’ organizational change unfolds in oscillating sequences of these four micro patterns. The findings furthermore indicate that the strategic issues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s core remain largely autonomous, despite their increasing managerial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15.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来华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内涵式发展是促进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这对新时代“趋同化”治理模式下积极应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要求。“趋同化”管理要求以“同中有异”的原则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既要趋同管理,也要尊重差异。目前发展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存在整体生源质量有待提升、导师招收意愿不强、专业实践成效不明显及多部门联动机制尚未成熟等挑战,亟需从构建国际化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来华留学教育模式、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几方面完善管理与部署,以期为实施“双一流”建设及“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创新动力、智力支撑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梳理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发展及嬗变,发现学生自治与大学一样古老,19世纪美国大学生自治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战后世界各国大学生自治进行了重新建构.大学要树立服务学生的观念,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课外其它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重视和尊重.  相似文献   

17.
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因国情不同,在管理体制、工作内容、管理区域定位和学生管理队伍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同特征。中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专兼职结合,美国高校的专业化特点突显。为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管理质量和效率,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应减少管理层次,相对集中管理职权;重视建立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重视学生宿舍管理;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增强学生工作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规与依法治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校规在依法治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相当多的校规内容的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问题,导致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冲突频频发生,大学校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改革完善大学校规,努力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组织一向少有被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要素予以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组织更是如此。高职院校因其教学目标和办学模式的不同,学生组织更应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筹划和管理,以补充理论课程的不足,实现最终教学目标。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组织管理的角度,理性地阐述了大学学生组织的基本功能,对现行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弊端进行反思,提出了创新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旰飞 《学科教育》2013,(6):52-57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它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使学生成长为治理型的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