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陈加彬 《教育》2009,(5):33-34
家住江苏省淮安市荷花池小区的圆圆,别看只有5岁,在上个暑假上的兴趣班可小少:圆圆奶奶拿出一个课程表,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打乒乓球,每周、三、五上午学两小时的美术,每剧二、四上午学拼音。小小的年纪,几乎每天都要学本领。提起小小年纪学这么多,圆圆的奶奶很无奈,她说:“没办泫啊,如果不上兴趣班,她整天就是在家看动画片。电视看多了,对孩子不好。  相似文献   

2.
女儿写日记     
丁丁 《家庭教育》2007,(6S):1-21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下半年时,就开始写日记了。开始时。女儿兴致很高,觉得写日记挺有趣,每天都会把写好的一段话拿给我和她妈妈看。时间长了,她就有点厌倦。竟至于撂笔不写了。那时,我对女儿很严厉。每当女儿不写时,我就严加训斥。女儿9岁半生日时。她班上的几个小朋友来了,我和她妈妈像模像样地炒了几个菜,点上了生日蜡烛,又放了音乐。那日。女儿十分快乐。可是到了夜里,当我们静下来准备休息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女儿是个小书迷。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看报纸。每个周末,她可以不挪窝地读书4小时。她的零花钱,大部分用来买书、租书。甚至有一次,她偷了我的钱,买了一套70元的儿童畅销书,让我大动肝火。喜欢看书,作文就应该写好吧。4年级时,她给报社投稿,写5篇发4篇,成绩斐然。但这一年多,她明显退步了。每次考试,作文从没得过满分,日记也写得应付差事。我生气地训斥她:“你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作文越写越差!从明天起,每天给我写一篇日记,半个月投一次稿。”她点头答应了,却没落实到行动中。只要我不亲自监督,她绝不主动去写。即使勉强写了,也根本不…  相似文献   

4.
一位学生家长给我看她孩子的作业本,一边让我看一边说:我以前没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做错了,分数得‘优’;这是我认真辅导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到十点多,作业都做对了,却很意外分数只得‘良’。给老师反映,老师说‘字迹不清楚、让孩子写  相似文献   

5.
给女儿减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做父母的心愿。我也如此,我也希望女儿成为出类拔萃的才女,为此,在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她认字、背唐诗。女儿学得很快,几个月下来就认识了1000多个字,背会了30多首唐诗。女儿五岁的时候我又教她写毛笔字,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她的毛笔字已写得像模像样了。为了让她多学些本事,等她上学后我又把她送到文化宫学画画。这样一来,除了上学,回到家又要写作业,又要练字画画,忙得她连看动画片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我也知道女儿学习很辛苦,压力很大,每天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上床睡觉,十多个小时都在学学学,写写写,画画画…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朋友抱怨说,自己快被上一年级的孩子折磨疯了.她说:"我的儿子每天放学后总是先看电视或者出去玩,等我回家后,才开始写作业,每天写完作业都要九点多.我要是上夜班不回家,他的作业就没法完成.  相似文献   

7.
在校园里我遇见了一个十一年级叫Tamika的女孩,她背着重重的书包,穿一件厚厚的棉上衣,满脸的忧郁,和我同一个方向走出校园。她告诉我她今年16岁了,下课后,立刻就去打工。她每天工作3小时,每小时挣7美元。我看她很愿意和我聊,就告诉她,我是中国记者,正在写一本有关美国中学生生活的书,她是否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她很欣快地答应了,但我没敢把她带到咖啡厅,因为美国有法律条文规定,不成年的孩子,被带到别处会受到家长的起诉,尤其给他们吃东西,会有说不清的麻烦。我俩就坐在路边的草坪上,我问她答。记者:你每天放学后需要几个小时完成作业?:通常…  相似文献   

8.
莫莫  吕艳 《家庭教育》2005,(10B):28-29
希希今年3岁多了,最近特别爱逛超市,每天缠看妈妈问:“妈妈,今天去不去买东西?”一到超市,她就兴奋得不得了,一个劲儿把她看到的东西往购物车里放,妈妈不得不一次次令她把东西放回去,看着希希无辜而委屈的表情,妈妈心里很纳闷:“难道家里有个小购物狂?”  相似文献   

9.
昨天下午,一个老师到教研室交材料,应酬几句话之后就问人家:“最近写了点啥?”人家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没写什么,这个学期就在《中国教育》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听说有东西发表,心里一陈高兴。之后又建议人家有空要多进入“教育在线”看看,平时要多写点随笔。见人就劝写点东西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毛病。  相似文献   

10.
六、正视现实生活有同学问:“写观察日记,能写生活中的一些落后消极的东西吗?”我们说,社会生活中有大量先进积极的东西,也有一些落后消极的东西,当然,我们的注意力首先应是放在观察和发现那些先进和积极的东西上面。不过,碰到了落后消极的东西,我们也不能闭上眼睛不看,捂住耳朵不听。问题的关键是在观察发现了之后,我们如何去认识它。事实上,这个问题已有不少同学较好地解决了。请看下面几篇观察日记:  相似文献   

11.
古先生是个发明家,卜先生是个童话家。他们是邻居。古先生每天都要捣鼓机器,卜先生每天都要写东西。古先生家传来的声音实在太吵了,而卜先生写东西的时候是需要绝对安静的,他受不了了。搁下笔,卜先生敲开了古先生的家门,"哎,我说邻居,你就不能安静点儿吗?影响到我工作啦。"卜先生的口气很不友善,古先生也不高兴了,他说:"你要工作,我也得工作  相似文献   

12.
管洪芬 《家长》2010,(2):41-41
看着客厅的时钟已指向晚上九点,忍耐了许久,我终于还是向女儿发了火。女儿的作业内容我是知道的,无非是把几个拼音字母写几遍。就这点作业量,如果认真做的话,半个小时业已足够,可是女儿居然在书房里“忙乎”了近两个小时也没有完成。不认真做作业也就罢了,偏偏还喜欢瞎折腾,不是一会叫着要喝水,就是一会儿说橡皮找不到了,这会儿甚至写着写着居然跑到客厅来说想看看我们在看什么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3.
逢超 《家长》2004,(10)
彼得·潘综合征,一个陌生的名称,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呀?怎么又是家长的责任呢?先请看一个实例:某女士拥有三个硕士头衔却不愿找工作而成天闲居在家,结了婚后,不会煮饭、烧菜甚至烧开水,不会洗衣服、打扫卫生,就更不用说整理房间、收拾屋子了。每天早上梳洗打扮要一个多小时,肚子饿了自己也不知道买东西吃……丈夫要请保姆,她不肯,说结了婚就应该丈夫服侍她。丈夫认为她心理上有毛病,要她去看心理医生,她也不肯,说自己很健康。实在无可奈何,丈夫像带小孩一样带着她,上班带着她,吃饭带着她……忙里忙外,丈夫一个人忙得精疲力竭、焦头烂额,以致…  相似文献   

14.
小沫冲浪     
考试之后,放了两个月冗长而又乏味的暑假。一天,小沫她在网上“泡”了两个小时之后,就喜欢上了网络这个东西。于是,每天屁颠颠地跟在妈妈后面要求上网冲浪,妈妈经不住的她的软磨硬泡,花了7000多元买了一台不错的电脑。 她自己装了OICQ,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nickname——小沫。本来她就是很普通的女孩,像泡沫一样,不引人注目,却可以飘啊飘啊,活得自由自在。 刚刚上网,聊天是小沫最大的喜好。网络的神秘就在可以朋友般地和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倾诉。嘻嘻,小沫刚刚打开窗口,就有“陌生人”笃笃敲她的“桌面”,习惯性地看…  相似文献   

15.
开心竞技场     
<正>别笑,我不是笑话香蕉我小姨在一家医院当护士的时候,她的工作之一就是询问病人是否对什么东西过敏,如果有,她就把它写在一张标签上并把它绕到病人的手腕上。有一次,当小姨问一位老奶奶是否对什么东西过敏时,她说她不能吃香蕉。几个小时之后,一个怒气冲冲的男人走进护士办公室,吼道:"是谁给我妈妈贴上‘香蕉'标签的!"  相似文献   

16.
<正>F老师是一位初中英语教师,教两个班英语,带一个班班主任。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她都会在6点50之前就到达自己的班级。做了10多年班主任,这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今天也不例外。进班之后,她看到一个孩子正埋头写着什么,就习惯性地走上前看个究竟。谁知这孩子一抬眼看见她,就慌忙往桌肚里塞起了什么。F老师微微一笑,瞟了一眼他桌上的本子,对他说:"小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间下乡搞调研,走了几个县,看了一些乡 镇中小学,也去了几所村小和几个教学点,发现有的 地方、有的现象应引起重视或已到了该采取点措施解 决问题的时候了。 一是一些(为数还不少)十岁左右的小学生因学 校离家较远(大约走一个多小时)而不能回家吃中午 饭,只能在教室里空着肚子直到下午放学才能回家吃 饭,偶尔用零花钱中午在小摊上买一个粑粑充饥,但 不能做到每天都有钱买。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很 酸。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小孩,从早上六点多钟离家到 校上课,一直到晚上六点左右才回到家,整整十二个 小时粒米不沾牙(偶尔一两天吃点东…  相似文献   

18.
自从儿子升入高中,睡个好觉就成了一种奢望。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六点半到校,儿子每天早上必须五点四十起床,洗漱,上厕所,吃早饭,骑车上学,感觉时间都很紧张。晚上晚自习到十点,回到家,洗洗涮涮再吃点夜餐也到了近十一点,有时候还要写会儿作业,每天到十一点半才能睡觉。即使保证午饭后午睡半个小时或者四十分钟,但怎么算都不够8个小时。  相似文献   

19.
让你受教的老师或许不在学校,这是较早前我读过的一个故事里的一句话。故事说,住在乡下的奶奶写了张购物单让我到小杂货店买东西。我将购物单交给老板娘看,她却说:小孩,我不是你的佣人,你得自己去找要买的东西。在一堆乱七八糟的货物间找了将近一个小时,我还没找到想要买的东西,于是,我再次询问老板娘。可她连头都不抬:小孩,你没仔细听  相似文献   

20.
咪咪来找汪汪,想和她一起去看生病的牛牛。汪汪不在家,咪咪给她写了张留言条。留言条汪汪:我今天上萌萌家和她一起写作业。写完之后,我们一起做游戏。大家玩得可有趣了。玩完后到你家来,你不在家。我想明天放学后和你一起去看牛牛,牛牛有病了。咪咪汪汪回家后看到咪咪的留言条,对留言条上的内容不太明白,又说不出来,于是汪汪来找咪咪想问个明白。咪咪也说不清楚自己写的留言条别人为什么看不明白。她俩就一块去请教杨老师。杨老师看完了咪咪写给汪汪的留言条后,耐心地给她们讲了起来。杨老师说:“我们先按照写留言条的格式要求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