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从西藏较早传入四川甘孜藏区,有两个史证;甘孜藏区藏传佛教的传入,各教派时间不一;甘孜藏区各教派寺院的分布在地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格鲁派和宁玛派寺院几乎遍及全州,萨迦派和噶举派寺庙系小集中状态。在甘孜藏区,格鲁派寺庙大多分布于农区,宁玛派寺庙分布于牧区,萨迦派、噶举派以西部的德格县和东部的康定县为集中;甘孜藏区藏传佛教对社会稳定具有正面效性和负面效应;新时期要挖掘藏传佛教的积极因素,发挥正面效应,引导藏传佛教与甘孜藏区跨越式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高中中国古代史在讲述清朝与西藏地区的关系时有这样的话 :“清入关后 ,五世达赖来京朝贺 ,顺治帝隆重接待 ,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这里为什么要加上“正式”二字呢?原来 ,达赖只是西藏地区黄教这一教派的宗教领袖 ,而不是西藏地方政府的领导人。一世、二世达赖并不称“达赖喇嘛” ,三世达赖索南措嘉到现在的内蒙地区传教 ,蒙古人民信仰他 ,崇拜他 ,尊之为“达赖喇嘛” ,意为“智慧的大海”。1643年 ,五世达赖得到青海蒙古部落酋长固治汗的帮助 ,取得了政权 ,从那时起 ,达赖喇嘛才成为西藏宗教和政治的领袖。1652年 ,…  相似文献   

3.
清代喇嘛教     
喇嘛教是在西藏地区形成的一个佛教支派。7世纪左右,佛教传人西藏,经过与当地原始宗教——苯教两个世纪左右的相互斗争、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并在世俗统治阶级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3世纪时,元朝在西藏推行政教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封喇嘛教萨迦派首领人物八思巴为“帝师”,统辖西藏地方政务,喇嘛教正式控制了西藏地方政务。由于萨迦派首领人物热衷追逐世俗利禄,“竞事争权”,“僧众骄佚”,激起了其他教派和世俗各阶层的强烈不满。随着元朝的灭亡,其势力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明代金川寺演化禅师册封与朝贡历史进行梳理,讨论其地望与西迁历史。由分析金川寺演化禅师与中央王朝之间的互动,指出元代以来土司制度逐渐在嘉绒地区推行。及至明代,面对西北蒙古势力的威胁,明王朝与嘉绒地区政教精英阶层更是形成了互惠共存的协作关系。明王朝建立的藏区政教领袖册封制度与定期朝贡制度,进一步稳固与加深了嘉绒地方势力与中央王朝之间的隶属关系。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与藏族地缘的接近,民族的同源,双方的互往使彼此间的文化不断交融。尤其是明清以来,在宗教认同、宗教冲突、族群冲突背景下,木氏土司与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共同利益诉求使得彼此间互往频繁,并带动云南丽江地区藏传佛教大发展,出现信徒众、寺院多、佛经精的特征。然而,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土司制度以及不同于藏区的民风、民俗,藏传佛教传至丽江后在生活习俗、服饰、饮食起居、礼仪典章制度、建筑佛画、造型艺术、寺院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于藏区藏传佛教的特殊性,且具有明显的宗教去政治化倾向,属于明显的"政教分离"。  相似文献   

6.
许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111-113,134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批判了当时英国国内出现的政教不分以及教派之间互相迫害的状况,主张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从政教分离与信仰自由两个方面对《论宗教宽容》进行解读,从而剖析作者的宗教宽容思想.  相似文献   

7.
康区被称为“四川之门户”、“西藏之后援”,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重要桥梁.为加强中央政府对藏区的管理,清初,乾隆皇帝对康区的瞻对、金川、三岩地区几次用兵.通过用兵康区,有效震慑了当地不法土司与“夹坝”(强盗),维护了川藏大道的畅通及其周边地区的稳定,使得内地与藏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有效地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后弘期之初,在古格王室的大力扶持下,佛教从上部阿里地区开始弘传,阿里地区一度居于全藏宗教文化的领先地位。同时,后弘期前期也是西藏佛教发展史上一个极具活力的时代,宗派竞起,精彩纷呈。在这一过程中,卫藏地区后来居上,各教派在卫藏地区相继创立,并传入上部阿里地区。其中,止贡噶举派成就特别突出,得到西藏西部的古格、普兰、拉达克等地方政权的支持,成为阿里地区主导教派。15世纪初,格鲁派在卫藏地区兴起并迅速传入阿里,得到古格政权的大力扶持,成为古格境内的主导教派;另一方面,拉达克政权则开始转而成为主巴噶举派的信徒,双方在宗教派别的信奉上渐生分歧,格鲁派与主巴噶举派的矛盾日益增加,以致双方冲突不断,直至古格政权崩溃。  相似文献   

9.
佛教戒律的实施情况实际上是判别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态在社会中强弱兴衰的重要依据。云南地区的佛教兴起于唐朝时期的南诏,那时除了有被称之为阿吒力教的云南地方密教教派外,已经有汉传佛教的存在。遵从“斋戎”是云南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遵戒守律的强调和汉传佛教在云南的发展成正比关系;云南汉传佛教的发展又和朝廷在该地区政治控制力和中土文化影响的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形成、其经济和政治结构的特点、西藏与印度宗教社会的比较,试图说明宗教社会行政权力的软弱性和必然走向政教分离的普遍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