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亲子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运用<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和自编<亲子关系状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周口地区8所农村中小学279名留守儿童和18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对自己未来主观幸福感的预期要好于当前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对过去主观幸福感的估计最低.(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差异,都处于中等偏上程度;不同年龄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3)父母与子女的联系及关系状况、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认知和感受对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均有重要作用;同与抚养人的关系质量相比,与外出父母的关系质量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以593名农村儿童(其中留守儿童36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和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并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测评工具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着重对影响我国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家庭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我国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内在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和干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消极情感)与公正世界信念的 关系,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5-8年级565 名留守儿童和640名非留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各成分得分显 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主观幸福感各成分上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  相似文献   

5.
黄康  徐学华 《文教资料》2010,(10):149-150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78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总体幸福感得分逐渐升高(F=4.10,P〈0.05),但性别差异不显著:在“精力”和“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两个因子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4.19,P〈0.05;t=6.47,P〈0.05),年级在主观幸福感6个因子上的作用均不显著。因此需要继续探讨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主观幸福感、手机依赖、时间管理倾向、社会支持等方面。在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上,提出预防和干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倦怠的策略:优化个性;提升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能力;减少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安徽省1287名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幸福感总体状况及特点。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回家频次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四所中学271名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和300名无留守经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维度,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心理弹性后下降.结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使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福建省农村322名留守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并研究其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果: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中学生,留守女生的学业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留守男生,独生子女的家庭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喜欢上学的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不喜欢上学的留守中学生。相关分析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可以显著的负向预测学习倦怠。结论:提升留守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其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936名农村初中生(其中留守初中生565名)为被试对象,调查了农村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对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应对方式也以积极应对为主,但心理健康问题突出;(2)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3)留守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主观幸福感与消极应对方式能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且主观幸福感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及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38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量,并与250名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对照。结果:(1)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等维度差异不显著;在性格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差异显著,外向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内向学生,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3)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略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但差异不显著;(4)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预测力更强。结论: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不影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幸福感,性格、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演进与热点领域,采用知识图谱分析中国知网(CNKI)上的541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凸显关键词为"心理"始于2008年,并已持续两年;(2)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变量研究"、"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及相关变量研究"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研究"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3.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 287名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幸福感与心理资本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二者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心理资本状况发展良好.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回家频次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幸福感与心理资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邓玉生  王苓 《文教资料》2012,(10):157-158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其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结合关于影响留守儿童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着重从环境因素、人格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增强留守儿童幸福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状况已成为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出现不少适应问题.但是,留守儿童并非一定是“问题儿童”.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342名农村儿童,比较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状况,探讨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保护性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应对方式、主观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能显著预测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积极应对和主观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保护性因素,主观社会支持在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应对和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何云贵 《重庆师专学报》2014,(4):110-112,152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探究“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一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维度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客观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前测。第一组参加“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第二组不参加。12个月后,对参加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非留守儿童施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组留守儿童的客观支持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而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参加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没有显著不同。“留守儿童之家”提升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快速提升,这一趋势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幸福感长期处于较低状态度,为寻找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幸福感的方法,文章从实际出发,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幸福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通过师生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等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融城意愿、社会排斥感知的关系,使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城市生活感知问卷,以贵州省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不高: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不愿意融入城市,三分之一的流动儿童感觉受到过城里人的歧视;对城里人排斥的感知越高、感知到的学校不公平现象越多,主观幸福感越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法,对417名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无记名测试,以412名农村非留守学生为参照对象。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低于非留守学生,其中,在生活满意度上,显著性地低于非留守学生(p〈0.05);农村留守学生的自尊、一般效能感、生活事件应激量与幸福感显著性相关,并均进入回归方程。据此,提出提高农村留守学生幸福感的建议,促使农村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我们以社会支持评定问卷和儿童孤独量表为工具,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是否是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的各个项目和孤独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农村小学儿童不存在明显的孤独感,是否是留守儿童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观支持项目上,性别差异显著,在客观支持上,年级差异显著;在留守儿童中,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留守儿童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提高留守儿童对主观支持的感知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改善其孤独感状况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