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觉行动,而这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作保障。政府层面的循环经济制度包括环境信息公报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经济激励政策、绿色科技研发扶持政策、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等;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制度包括延伸产品生产者责任制度、企业环境信息公报制度、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制度;公众层面的循环经济制度包括消费者责任制度、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社团、中介组织与社区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2.
循环型绿色化集成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志  白屯  赵丽坤 《软科学》2003,17(6):56-59
文章基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绿色化管理的概念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绿色化管理的集成特性和管理体系结构,提出了企业绿色化发展模式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范式,指出在当前形式下企业实现绿色化管理转型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转变企业经营理念、推行绿色制造技术、革新环境管理体系和实施清洁生产等。  相似文献   

3.
对江苏省132家中小工业企业进行调研,并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将清洁生产划分为绿色产品设计和清洁生产过程管理,将企业绩效分为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进而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产品设计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清洁生产过程管理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对企业的环境绩效没有影响。并就中小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方案的制定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油气田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我国政府主管环境监管的部门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监管,以及油气田企业自身不断追求降低环保成本、树立绿色品牌。油气田企业不断建设完善自身的环保管理体系,需要通过实施内化管理来提高环保绩效。主要对油气田企业的环境管理问题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述评,为寻求环境绩优深化油气田企业环境内化管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多家棉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同时参阅国内外节能资料,系统性的总结了浙江省棉印染企业实施得常见清洁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市场诱致作用的绿色技术扩散层面与动力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昆  彭纪生 《软科学》2010,24(1):1-7
指出了产品供应链的系统传导作用为绿色技术在企业群落中的扩散提供了自然和充分的系统动力,绿色技术在物质流和信息流两个层面上的扩散是这种动力作用的具体反映。继而,运用演化博弈数学模型对绿色技术扩散的动力渠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市场诱致作用下的"交易传染型"和"成功主体模仿型"是绿色技术在企业群落内得以高效扩散的两类最重要的动力渠道,反应了企业个体实施绿色技术变革的内在动机。在两类动力渠道的作用下,企业的清洁生产意愿得以强化,绿色技术转换环境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7.
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文献侧重研究环境规制对总体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将其细分为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治污技术创新,构建数理模型,探求环境规制对异质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总体绿色技术创新、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即二者与环境规制均呈“U”型曲线。(2)环境规制水平对治污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作用。(3)就控制变量而言,企业规模促进总体绿色技术创新;所有制结构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而不利于治污技术创新;贸易开放度对治污技术创新影响有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对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措施、企业规模和贸易开放度等方面提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绿色工厂各项管理体系相互分割、独立运行的问题,促进提高绿色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集成化思维为基础分析绿色工厂对管理体系的需求,从管理对象、范围、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等角度出发探索各管理体系间的关联度及集成化空间,将绿色工厂的4项基础管理体系分为两类,其中质量管理体系为一类,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为一类,进而将提高产品绿色属性的管理融入质量管理体系,将提高生产活动过程绿色属性的管理融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类管理体系,并从顶层设计、高层推动和基层落实三方面形成绿色工厂管理体系集成化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9.
ISO 14001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并使这些要素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为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更好的环境绩效标准。探讨了勘察设计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践。  相似文献   

10.
荣裕 《华夏星火》2004,(7):94-95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具有清洁生产理念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企业通过体系运行,从根本上实现污染预防和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大大推动企业开发清洁产品,采用清洁工艺,采用高效设备,综合利用废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IS0 14001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并使这些要素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为组织自身和相关方面带来更好的环境绩效标准.探讨了勘察设计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践.  相似文献   

12.
绿色生产力是以"绿色"为核心价值的生产力,具有绿色性、可持续性、协调性、人本性特征。我国目前一些企业的绿色意识淡薄,缺少发展绿色生产力的积极性,绿色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同时政府对发展绿色生产力的政策法律支持力度不足,监控管理体系不完善。发展绿色生产力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实现。要加强全社会绿色意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开发新能源;政府还要加大发展绿色生产力的政策扶植力度,完善环境政策法律体系,强化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是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必然道路。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绿色矿山,还必须要不断深化和发展,通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理念,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在政府有效的绿色控制能力的指导下,着力加强制度、法规和环境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同时,建立绿色矿山质量认证标准,形成绿色矿山标准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软科学》2019,(11)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时间惯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在控制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后,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不仅对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相邻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对相邻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软科学》2019,(7):86-93
采用SBM-DDF-SML与空间计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2016年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在2005~2016年成上升趋势,且各省市在增长率方面均呈现出显著差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普遍高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呈现出波浪式"W"型变化规律。计量结果表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溢出性,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能源效率提高、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有制结构、能源结构和环境政策呈现抑制作用。研究认为,国家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环境污染治理联动机制,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正的空间外溢性;加大研发投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改变现阶段不灵活、一刀切的环境规制方式,因地制宜地构建绿色、多样的环境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清洁生产工作引起了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更是将清洁生产工作提到了法制的高度。输油站是输油企业中清洁生产的关键实施者,其清洁生产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输油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本文在简述我国清洁生产发展史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库鄯输油管道库尔勒输油首站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步骤和措施,以及该站在清洁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造船行业是一种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由末端控制转向全过程控制的必由之路。在造船企业中实施清洁生产可以从源头上采取相关措施实现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工业污染,提高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文章通过对浙江省扬帆集团推行清洁生产的案例进行分析评述,初步探讨和研究了清洁生产在造船企业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8.
借助自行构建的基于环境管理过程特征的企业绿色响应具体实践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企业绿色响应实践划分为不履行、被动履行、主动履行、环境优秀以及领导优势等5种类型,反映了企业从消极回避到积极应对的环境管理程度及实践现状;进一步多元回归与分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环境组织可见度与环境问题可见度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环境响应,验证了环境可见度是预测企业绿色响应战略的重要要素,且在高环境敏感度与低环境敏感度行业中对绿色响应的驱动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企业要求建立绿色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有益于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绿色质量管理。运用过程方法,策划绿色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式,并对绿色质量管理体系异于传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赵雅飞 《今日科苑》2007,(18):70-70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绿色运动的蓬勃兴起,绿色将成为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色调。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施以生产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建立绿色销售渠道、采取绿色促销策略、推行绿色管理、提供绿色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营销组合策略,对于企业扩大市场分额、获取高额利润、参与国际竞争,树立企业形象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