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制: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指挥体系不健全,综合危机管理机制缺失,危机意识淡薄,对专家、公众参与防灾、治灾重视不够,应对社会危机的法律、法规建设薄弱。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制,要建立独立的综合危机管理指挥体系,完善专家咨询防灾系统,树立危机意识,培养公民自我处置灾害能力,健全应对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政府部门主导公共危机管理的同时,还要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到危机管理中,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在危机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提高公众对公共危机的知情权,应该通过多渠道加大公共危机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的自救能力。通过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建立起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公民参与危机管理,不仅表现为个体的单独行动,而且需要通过各种社会组织来发挥公民参与的集体力量。社会需要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志愿者组织成为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如何防范、应对公共危机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五一二地震留给我们诸多启示:应完善“一案三制”建设;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与抗危机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进入了公共危机的高发期,对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公共政策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集中体现,也是政府实施危机管理的重要途径.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从提高危机意识、完善体制及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加快政策法制化、优化公民参与等方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的高发时期,而政府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独立地完成对各种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非营利组织在危机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势在必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较快地发展,并在危机应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危机应对中还存在着各种困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因此建立和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改革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探索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构建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协调机制;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监管机制;提高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等,就成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危机应对能力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据此探讨公共危机前管理、危机中管理、危机后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即危机前注重危机意识和知识的普及、危机中奠定主流基调、危机后重视利用危机进行再教育,以期提高公众居安思危的意识及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危机的处理机制包括危机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恢复与评价管理等三个部分。在危机的事前管理中应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和完善危机预警机制等。在危机的事中管理中要注意把握舆论导向,建立舆情披露与引导机制,建立和完善矛盾化解机制,落实工作预案以及建立处置危机事件的责任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由于全球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特别是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凸现出众多问题,引发了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性”的研究。要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应注重公民社会的全面参与,提高社会自我救助能力,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沟通团队,加强公共危机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9.
吴春华  温志强 《红领巾》2005,(3):6-8,60
政府积极应对公共危机,提高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的能力,是政府职能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回应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我国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的应对之策有: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增强对公共危机的可预见性;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危机发生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建立处置危机的权威机构和相关体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动员全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增强社会认同;加强信息流通,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法制建设,使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善后管理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频发的公共危机要求政府建立完善有效的公共危机善后机制。通过分析当前善后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善后资金监管机制;健全公共危机保险体系;加强灾后审计工作;完善公共危机立法体系;重视灾后心理援助计划;健全公民参与体系等措施来提高政府执政能力,运用社会组织与公民力量积极预防危机、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对各国政府能力提出了考验。政府作为多元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承载了为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善治责任。我国是世界上公共危机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快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立法步伐,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加强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组建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对公众开展危机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建立政府预防机制,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危机管理中,危机善后管理与其它阶段同样重要。在政府应对危机过程中,因其过错或违法行为而造成社会或公众损失,应开展国家赔偿。这应是危机善后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此方面,目前我国危机应对中的国家赔偿制度尚待完善。从国际经验看,对危机应对中政府违法、过错导致损失进行赔偿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家赔偿责任的豁免与限制,二是国家所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三是国家赔偿责任范围的扩展及国家赔偿理论的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我国的危机应对中的国家赔偿责任应主要涵盖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违法行使或滥用行政紧急权力的赔偿责任;二是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赔偿责任;三是危机处置中的事实行为因过错而致害的国家赔偿责任;其四是公有公共设施或技术性设施导致损害而引起的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3.
传媒是政府和公众的纽带,承担着信息中介和舆论监督的双重功能。在危机爆发时,传媒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有着传递、引导、协调、稳定的正面功能;政府在危机公关中运用传媒时也要防止过于偏向政府和过于偏向舆论两种倾向。此外,政府运用传媒应讲究工作方法和原则,多和传媒沟通交流,主动为传媒提供相关信息,让传媒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报道,将事实传递给公众,引导舆论,稳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主张借鉴先进的危机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中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便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能力,节约管理成本,改善政府形象,进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如何成功应对公共危机已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新闻媒体作为沟通政府与民众的社会公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尚处起步阶段,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的介入还需在多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并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使得政府难以独自应对公共危机,因此,非政府组织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非政府组织因其政策倡导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治理功能有利于应对公共危机。但是,当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的管理还存在不足因素,受到我国现行政府制度的制约;自身发展的不足和组织性质模糊的影响,因此,应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各项举措。  相似文献   

17.
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应只专注于正面宣传,对公共危机的良好处理,同样可以提升城市形象。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以及开展品牌传播,但在品牌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由于忽视城市公共危机的防范与管理,没有建立城市公共危机的反应机制,甚至由于对危机处理不当,反而影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形象。本文将以福建省南平市构建医患公共危机管理新机制,提升城市形象为启示,通过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问题,提出城市管理者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塑造良好的现代城市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和社会稳定,给政府危机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危机管理是一项非常规化的情景性管理,极大地考验着政府的随机决策和执行能力,同时对行政伦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试从行政伦理的角度阐述政府危机管理,在略述危机管理中的行政伦理困境后,阐述了走出政府危机管理行政伦理困境的建议,有助于公共危机管理的人性化解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危机不断涌现,对一个国家和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给政府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组织学习与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有密切的关联性。针对当前中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学习困境,要加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的组织学习措施,通过增强危机学习意识,健全危机管理体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不断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危害巨大.全面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二者的关系机制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共危机管理柔性的一面,应保障其有效性并不断推陈出新.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包括整合社会力量的“合力”模式、榜样示范的“隐性”模式、利益导向的“人性化”模式、积极面向新媒体的“网络化”模式、关注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询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