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知识窗》2012,(9)
小曹是河海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在填写绿城集团网络职位申请表时,惊讶地发现,居然有“星座”一栏,而且是必填项目。“难道是我out了,现在找工作还要看星座?”天津的一名男青年和小曹有着相同的困惑。这名男青年发现一家婚礼顾问公司在招聘启事上.除了要求应聘者“反应敏捷,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希腊的一个城邦飞来一只狮身人面兽。这只怪兽成天蹲坐在城门口,有人路过,就出谜语给他猜:“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凡猜不出的,一律吃掉。后来这个谜被人猜着了,谜底是“人”。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时代》2009,(6):6-6
同学从绵阳来北京出差,我开车带着他在路上用了1个小时奋力前进了10千米之后,他由衷地哀叹说:“你们北京人真是太可怜了,回家竟然要走这么远的路。”当我告诉他还要再走一条以巨大的收费站和拥堵的车流而闻名的高速公路才能到家时,他的哀叹已经变成了哀嚎。  相似文献   

4.
好问 《今日科苑》2004,(9):59-59
最近老赵老两口常吵架,儿女问原因,老伴说是老赵到了更年期,好发火,常无端找碴儿。以后凡吵架,老伴就说:“看,这又是犯更年期综合症了。”老赵为此找了不少资料来读。有了理论依据,他的回答便振振有词,说:“荒诞不经,男人哪有什么更年期!”  相似文献   

5.
听说耳朵会发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特异功能。假如这种“特异功能”自己无法控制,而且让发音者连觉都不能睡,有谁还能说这是“特异功能”呢?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耳科首席专家龚树生主任医师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病,叫做血管性他觉性搏动性耳鸣。  相似文献   

6.
听说耳朵会发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特异功能。假如这种“特异功能”自己无法控制,而且让发音者连觉都不能睡,有谁还能说这是“特异功能”呢?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耳科首席专家龚树生主任医师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病,叫做血管性他觉性搏动性耳鸣。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曾有一位名叫伊索的聪明男子。一天,伊索正在乡村散步,一位旅行者拦住他问:“先生,请问还要多久才能到达城镇?”  相似文献   

8.
科学史上的“马太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马太效应”,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在科学界也有类似的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这种现象,就是科学上的“马太效应”。在有些情况下,一个权威的一句错话,往往就可能酿成一个重大的失误。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许多不出名的年轻人、“小人物”的科学创见和研究成果得不到发表的机会,即使发表也往往得不到科学界的重视,从而出现科学发展史上的憾事。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2009,(4)
比尔.盖茨:“爱情.比软件还要难开发。”哥伦布:“在爱情这个领域,我又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诺贝尔:“我对爱情不是很在行,所以诺贝尔奖中没有设爱情奖这一项,还请各位情场高手见谅。”  相似文献   

10.
林清玄出生于台湾高雄旗山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都是乡下平凡的农夫,他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从小就有很多美好的梦想。有一天,林清玄在地里干活时,对正在劳作的父亲说:“我长大了,要到台北去,还要坐飞机。”父亲一巴掌打在他的身上:“孩子,别幻想了,我保证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办到。”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银行的计算机突然确认一个叫布朗的人死了,而在现实生活中,布朗却还活着,于是,发生了一连串事件。开始,他的支票上盖着“死亡停用”的章并被退了回来。接着,社会保险部门拒绝发给他退休金,因为他已经“死了”。最后,医疗保险部门也拒绝偿付他“死后”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化学教授诺伽拉(Daniel Nocera)对着礼堂的科学家和美国政府能源官员说:“我要给各位看的东西,没给任何人看过。”他请大礼堂管理员把灯光转暗,然后开始播放影片。“看得到吗?”他指着浸在水里的一片材料冒出的气泡,兴奋地问。“氧气从这块电极涌出,”然后神秘地补充,“这就是未来,我们已经找到那片叶子。”  相似文献   

13.
马浩 《知识窗》2011,(6):25-25
话,似乎人人都会说。张嘴就来.还要什么技术含量?谬矣.东汉时,李膺任洛阳司隶校尉,很有名望.家中常有官宦名流雅集。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洛阳。一日,孔融去李膺家,对门卫说:“我是你家李大人的亲戚。”通报之后,他便成了座上客。李膺问他:“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段奇清 《知识窗》2013,(2):29-29
有这样一段文字:此人一开始有气无力.歪着身子.眼神不与检察官对视、检察官说了三十多分钟.他只“嗯”了一声.说明他在使用消极姿态进行对抗.当听到“李化”这个名字时.他的身体姿态出现轻微调整.眼睛看向检察官.前后不到一秒又恢复原样.身体这种瞬间的变化说明他与“李化”有关联。审讯过程中提到储蓄卡时.他出现语滞、视觉逃离等现象.并且在做相关说明时已经不能保持逻辑自治的基本水准.这说明“储蓄卡”是他的软肋……  相似文献   

15.
百鹤 《科学与管理》2003,23(5):13-13
<正> “腐败”在社会上特指官场风气的腐烂与败坏,近几年又侵入学术界,使得学术界这一方净土,也开始盛行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浮躁浮夸之风,比如权学交易、钱学交易,抄袭剽窃、他人代笔、买卖书号、徇私关照、项目垄断、虚假鉴定、内定奖项、博导“不”导,近亲繁殖等等,凡些种种人们称其为学术腐败。 学术界崇尚科学、民主,求真务实,是探索真理和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传道”,“为人师表”。自古以来就有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宋  相似文献   

16.
侯智勇 《知识窗》2013,(1):27-27
他已经是个当红主持人,但出于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在栏目里出任串场主持人,而且留给他的位置非常尴尬:由于节目结构的限制.主持人可以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其实极其有限.不客气地说.他的作用约等于一个报幕员。或者.戏言一句,这纯属“打酱油”的差事。  相似文献   

17.
一个外地患者和他的母亲到天津医院采看门诊。妈妈眼泪汪汪的把一张X光片递过去,问:“孩子的胳膊还能保留吗?”这是一张肱骨下端包括肘关节的X光片。从X光片上可看到肱骨髁骨质密度不均匀,周围有类似胡须状的骨膜反应。这种活跃的骨膜反应通常是骨恶性肿瘤的标志。母子二人不远千里而来心情焦虑可想而知。病人是个13岁的男孩,张铁良医师问他:“受过伤吗?”“摔伤过,摔后肘关节就肿了,但当时肿的不厉害。”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12,(5)
他抬起酒杯,望着我说:“妈妈,这3年,你辛苦了。”他的父亲补充了一句:“你妈一直都辛苦。”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0,(1):F0002-F0002
NO.1推介理由: 刘合群,本是一位天文学者,当他步入医学的领域,却在人体科学的研究上有了心得与感悟,这正是学科交叉的结果。这与钱学森所提出的“前科学”理念及“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不谋而合,也符合钱老“人机体系”的思想。即当“机”(即仪器等)的还不足以成就医学的时候,甚至到当“机”已经足够成就医学的时候,“人”一定是“人机系统”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一场战役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被他的私人医生告之:“阁下,您必须珍重自己的身体,因为您抽的烟已经太多了。”克里蒙梭听从了医生的劝告,从此开始戒烟。但他的桌子上依然放着雪茄盒,而且盖子总是打开的。一次,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了,便挖苦他说:“听说阁下已经戒烟了,看来,老毛病又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