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可见,道德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但长期以来,作为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起“主渠道”作用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体实效仍不能令人满意,其中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样也不尽人意.认真考察中学德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症结之一在于功利主义德育观.实施德育观的变革,是目前中学德育实效提高的起点.以下就功利主义德育观的主要表现、弊端及如何改造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方法,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一、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学校中的地位,是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中学思想政治课,就其性质而言属于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学德育囿于应试教育的怪圈,一些学校的德育目标定位及其价值取向时常被“迫不得已”地“狭义特指”或被“扭曲异化”,其德育也因此被抹上了一层功利主义色彩。一、中学德育功利性的表现1.思想政治课功能异化。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有被演绎为“重认知习得,轻感受体验”的文化课倾向,部分教师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客观地将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异化为培养职业的“政治家”。2.德育目标降格。因精力和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校对德育实效的期望值降低到“低保”水平。少数学校采取所谓“封闭式”或“半军事化”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影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一、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教学目的上的“标杆过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从总体上看体现了政治课的德育性质,是全面的。但却存在“标杆过高”的问题,加之教师在教学中的偏差,使这种“过高”的问题在教学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内容的成人化、空洞而无力的说教式语言,脱离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薛宇仁 《农村教育》2007,(12):36-37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中学思想政治课设置的内容是以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的涉及哲学、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从素质教育着跟,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强化德育功能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就如何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谈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要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转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采用迎“热点”问题施教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德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发挥好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不断提高新时期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好方法。本文对如何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课教学改革,一般认为高三年级是个“禁区”,多不敢冒此风险。抚州一中青年教师刘文林在1988届高三年级,大胆闯入“禁区”搞教改。 刘老师为了探索高三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政治常识》(上海版)的教学方法,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大  相似文献   

11.
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目前有不少同志在深入地研究,看法不尽一致。有的认为,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使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实现“知—信—行”(或称“懂—信—用”)的转化过程;有的则认为,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智育过程和德育过程有机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授业”是手段,“传道”塑造人的灵魂才是目的。所以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实现国家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艰巨任务和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13.
吴静梅 《文教资料》2012,(31):170-171
中学思想政治课除传授知识外,还是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目前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德育教育的时效性不高,教育功能下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中学教育现行“重智轻德”的实际、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充分发挥恩想政治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单宇晓和江汉青两位同志在《讲授德育理论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刊于今年7·8合期)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通过文化知识教学来进行的德育理论课。”并由此得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讲授德育理论的结论。本人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现略谈两点个人的看法。首先,《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大纲》还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和  相似文献   

15.
中学思想政治课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知识,拥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形成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所在。因此“思想性”、“教育性”、“德育性”是思想政治学科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利用现代多媒体,优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我们政治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德育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相互关系,指出思想政治课德育建设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德育功能,是不断提高新时期公民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黄少波 《新课程研究》2009,(11):109-110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其教学的实效性和说服力依然不强。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入到这个学科之中。  相似文献   

18.
在诸多德育途径中,中学政治课教学起着主渠道作用.它具有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属性.德育是在智育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智育和德育在政治课教学中是互相交织的.正因如此,许多教师认为智育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讲授课本知识就是全部德育,从而忽视了德育内容的其它方面.使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社会发展简史》作为初二政治课,有着政治课共有的属性和作用.从教材的内容看,一方面全书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阐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这是智育内容;另一方面,在这些理论知识背后又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即在教学中适当地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政治教师的重要职责。根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发挥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而时事政治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时事政治教学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更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