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面试与多元测评今天,当人们谈到面试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只看面、只看相的局限了。实际上,很多面试已经引进了多元测评,也就是运用多种测试技术,以达到深入了解对象的目的例如引进笔迹分析技术。笔迹分析起源久远,近现代以来发展很快,欧美不少发达国家在人事工作中都引进了笔迹分析技术,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认为,笔迹是被试输出的信息,是可以作为分析对象的。以色列学者对萨达姆的分析就比较准确,以色列  相似文献   

2.
1947年,在以色列正式宣布成立前的几个月,斯大林下令必须保证未来的犹太国投向苏联最亲密盟友的阵营。以色列方向便成为苏联情报机关最优先的方向之一。本刊编译俄罗斯《独立报》文章,解密在以色列方向发生的秘密战争。  相似文献   

3.
近来,很多国家的公司在招聘员工和进行人事安排时都使用了笔迹分析。德国80%的大公司,以及瑞士和以色列等国半数以上的公司都把笔迹分析作为决定人选和职位安排  相似文献   

4.
叛逃女婿回国何遭枪杀?萨达姆的两个女婿卡迈勒兄弟去年8月叛逃到约旦。半年之后,这两人和他们的妻子又于今年2月20日返回了伊拉克。未过3天,卡迈勒兄弟和家族的人一起被杀害。这一事件震惊了阿拉伯世界。据报道,卡迈勒兄弟经萨达姆允许返回巴格达后,2月22日...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5日上午10时,伊拉克高等法庭在首都巴格达戒备森严的绿区再次开庭,对涉及"杜贾尔村案"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他7名被告作出判决。法官以犯有反人类罪和故意杀人罪,判处萨达姆和他的同母异父兄弟、当时任情报总局局长的巴尔赞·提克里提以及当时任革命法庭首席法官的阿瓦德·班达尔3人绞刑。同时,法官还判处前副总统亚  相似文献   

6.
美国攻伊“倒萨”的风声越来越紧,国际上有关萨达姆前途命运的言论也越来越多。卡塔尔主张萨达姆带上年方27岁的第四任妻子伊曼去摩洛哥流亡,沙特等阿拉伯国家都支持这一“合理化建议”。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萨达姆能离开伊拉克远走高飞,那么,中东就可能避免又一场大规模战争,饱受苦难的伊拉克人民就可能躲过一劫。但是,美国会不会放萨达姆一马,让他流亡了呢?有此可能。9月18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接受采访,当记者问及怎样才能使美国放弃攻打巴格达时,他说:“假如萨达姆及其家人现在断定他们已玩完了,该收场了,于是就像一…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有一项专业技术叫"笔迹鉴定"。每个人的笔迹都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笔迹大体解读一个人的心情和性格倾向。近些年来,随着手机和电脑的普及,我们自己用笔写字和看见别人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实际上,手写的文字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情和性格。从手写的文章中,可以读取各种各样的"情报"。法国人让·米雄提出一种通过笔迹判断人性格的  相似文献   

8.
我家是个小小的世界。我,庞大而无战斗力的阿拉伯世界;弟弟,国小而军事强大的以色列;妈妈则是偏向以色列的西方列强。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我不得不对以色列处处让步,但以色列真是得寸进尺,不是抢我“戈兰高地”便是占我“约旦河西岸”,所以我家总是“战火纷飞”。可不,第一万零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了。  相似文献   

9.
在海湾战争中,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以“沙漠风暴”为代号,成百上千架飞机出现在伊拉克首都及其他一些地区的上空,成批的集束炸弹投向地面。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用从苏联购进的地对地导弹“飞毛腿”回击,目标是多国部队的基地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的某处。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事结束以来,已整整一年了。但是,此时人们并没有用鲜花纪念这一“胜利”,而面对的是恐怖爆炸声不绝于耳。虽然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但是伊拉克并没有出现美国所允诺的和平与繁荣,反而呈现一番乱象,美国在泥潭中越陷越深。随着萨达姆政权被推翻,标志着伊拉克长达20多年的“萨达姆时代”的彻底终结。伊拉克战争无疑是伊拉克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后,美国即依照西方模式着手重建“一个民主、世俗的全新伊拉克”。2003年7月,组建了由伊拉克各主要派别参加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临管会)。今年3月,临…  相似文献   

11.
感知幸福     
2004年3月17日,美国情报部门截获两份电子邮件,邮件的主人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女儿拉娜和她的密友阿伊莎。前不久,英国《太阳报》刊登了这两封信。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人们对由谁来审判萨达姆做出了各种猜测,很多人猜的是海牙国际法院。然而,根据国际法院的有关规约,它并没有权力来审判萨达姆。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国际法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关。国际法院是联合国惟一的司法机构,于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一些西方国家和台湾间谍情报机关进攻的重点目标便是我国的高等院校,而在读大学生则是策反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不但掌握了制空权,而且在陆地作战中,也以劣胜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电波编织了一个阿拉伯联军难破的迷魂阵。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搜集情报可谓挖空心思,机关算尽。早在战争前的两年内,他们就全力以赴搜集阿联军的各种情报,包括军官情况、通信频率、电台呼频、军事密码和指挥关系等等。这些情报稍加整理,在战时就成了制敌的筹码,为在战场上布设迷魂阵提供了重要资料。以色列人凭着手里掌握的“法宝”,冒充敌军指挥敌军,致使阿拉伯军队战场混乱,无所适从,有时自投罗网,有时自己打自己。1967年6月5日夜晚,一支…  相似文献   

15.
在海湾战争期间的外刊报导中,出现了一个新短语。它一时显得格外活跃,几乎逢篇必有。这就是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战争狂人制定并被西方记者称之为“C cubed sys-  相似文献   

16.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六-五战争”爆发。为了制裁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使用“石油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禁运是阿拉伯产油国实施的一项专门对美国施加压力的政策。阿拉伯人输掉了战争,蕴藏丰富石油的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石油禁运失败。究其原因在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自身局限性,美国努力确保西方石油供给安全以及客观上国际石油市场的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笔迹心理学的研究起源于现代,其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笔迹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三条发展路径:第一条路径是笔迹学,第二条路径是笔迹心理学,第三条路径是笔迹分析;二是汉字笔迹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式研究两大序列;三是笔迹分析的结论表述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相应的概念体系。针对关于笔迹学、笔迹分析、笔迹心理学的不同提法问题,关于笔迹心理学的科学性问题,关于笔迹分析的偏离轨道倾向问题提出了述评观点。  相似文献   

18.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六·五战争"爆发.为了制裁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使用"石油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禁运是阿拉伯产油国实施的一项专门对美国施加压力的政策.阿拉伯人输掉了战争,蕴藏丰富石油的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石油禁运失败.究其原因在于阿拉伯石油生产国自身局限性,美国努力确保西方石油供给安全以及客观上国际石油市场的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19.
海湾危局的渊源12年前的1990年8月1日深夜,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北部边界,并迅速占领了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市的大部分地区,并宣布,伊拉克已与科威科“合并”!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罕见的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武力吞并。中东地区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供应地,  相似文献   

20.
27年前,以色列空军千里奔袭巴格达、一击摧毁伊拉克核弹之梦。在这次斩首行动中真正起关键性作用的却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IRI- AF)。在20世纪80年代,伊朗一边高喊着一定要毁灭犹太复国主义,一边却不动声色地联手以色列干掉了萨达姆的核反应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