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中国高层首次阐释"中国梦",而后,又循序渐进地对"中国梦"思想作出重要阐释和说明。"中国梦"一经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提出,就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迅速成为讨论的热点和报道的焦点。内宣媒体集中宣传"中国梦",形成了一定的声势,成效显著,但由于传播理念和方式上的差异,在外国媒体和舆论中不乏对"中国梦"的错误解读。本期,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全方位集中阐释了"中国梦"的涵义及其重要意义,解析了"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明确了"中国梦"思想有效对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针对如何做好"中国梦"的中国解读、对外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言论集纳     
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闭幕年的工作,并全面作;对2011年在"现突出的8个成员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公司、中国国际出要深化"中国梦"的对外宣传,增强"中国梦"在世界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切实把"中国梦"对外传播好、阐释好、解读好。要充分认识"中国梦"重要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紧紧抓住"中国梦"为外宣工作带来的重大机遇,增强做好"中国梦"对外宣传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全面领会和深刻阐释"中国梦"的价值内涵,最大程度让国际社会了解"中  相似文献   

3.
刘琛 《对外大传播》2014,(12):15-16
正"中国梦"集中表达了中国建设的愿景,体现了中国的治国思路与理念,回应了"中国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等国际关切。因此,介绍好、讲述好和解读好"中国梦"将为"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发挥重要积极作用。那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的"中国梦"对外传播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为此,本文借鉴"国家形象"概念提出者、英国政策顾问西蒙·安霍尔特(Simon Anholt)等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职业院校需要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学生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在圆学生个人成才梦、就业梦、创业梦的同时,实现中华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医患矛盾日渐突出,医疗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因而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成了当前十分紧要的研究课题。自"中国梦"提出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梦"的讨论从未停止,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予以了解读。在此背景下,对医患关系进行重新定位,进而剖析医患双方心中的"中国梦",探索其实现路径,以期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阐释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环境。而"中国梦"在周边国家的传播对营造我同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做好"中国梦"在周边国家的传播,有利于我全面介绍中国的发展思路,减少周边国家对我的不信任,消除对我发展强大的恐惧感,争取更多周边国家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认识到中国发展切实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好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和平台。互联网对外传播和报道在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并利用好这一态势,对外传播就必须与时俱进,增强"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理念,提升报道能力。一、抓住重要机遇 做好主题报道 当前中国最大的时代主题包括"中国梦"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国际上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思想理论、社会制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传播"中国梦"和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年来,"中国梦"由一个新词、一个新概念,逐渐成为凝聚中国奋进的精神力量,成为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话语体系,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反响。本文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借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民众层面探讨"中国梦"话语体系的特征,挖掘"中国梦"话语传播的  相似文献   

9.
<正>从丝绸之路开始的中阿友好交往绵延两千多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保持着这种固有的美好友谊。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等国家都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不仅对涉及的阿拉伯国家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  相似文献   

10.
霍娜 《对外大传播》2011,(12):36-37
阿拉伯地区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复杂的政治外交,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和世界媒体角力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阿拉伯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西方媒体仍然习惯于从自我的角度来解读阿拉伯世界,热衷于围绕那里的动荡局势、天灾人祸和人民的贫困生活做文章,倾向于把整个阿拉伯世界放置在恐怖主义的偏光镜下。  相似文献   

11.
李倩 《对外大传播》2015,(1):27-29,1
加强对外话语研究,对外形成中国特色核心话语的完整表达和准确阐述是当前对外说明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还不够完善,影响力与我国现有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匹配。为此,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网合力打造了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多语平台——"中国关键词",该平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建设""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等五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进行权威解读和阐释,并以中、英、法、俄、阿、西、日等七个语种全球同步发布。其以多语种、多媒体方式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核心话语,为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思路和核心理念搭建了一个窗口和平台,成为构建融通中外的政治话语体系的有益举措和创新性实践。  相似文献   

12.
汉文训读是古代东亚的一种文本注释现象,不仅流行于我国各民族文献解读中,还被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广泛认同和使用。东亚各语言的母语者以本国文字对汉文读音和语法加以注释做本土化解读,这一过程在当今"泛语言接触"的视域下可以被视作一种远距离、跨时空、文本型的语言接触现象。汉文训读在东亚语言接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一语言接触的历史实例进行分析,语言接触现象的理论内涵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13.
本期选取美国《新闻周刊》和新华社两篇关于"中国梦"的文章,通过分析它们不同的解读来看中西方媒体报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阿拉伯地区地处西亚、北非,现有国家22个,人口总数约3.8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无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阿拉伯世界都是当今世界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尤其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位于"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国出版业不断加强与阿拉伯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双方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国际性学术议题,但外国学者的关注程度相对不高,中国学者论文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中国主流新闻媒体是中外学者共同的、主要的信息来源,但二者论文的研究视角、议题偏好、理论基础、研究路数均有所不同,秉持的立场和态度也有较大差别,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同解释。中国学者的论文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渊源、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增进海外学界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了解,但仍有缺憾。为改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状况,我们应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在地实践,反驳歪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言论,还应与海外学者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习近平的外交理念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所提出的"中国梦"具有丰厚的国际意蕴,如"正确义利观"塑造着国际交往的新范式,"多彩文明观"推动人类社会共存共荣,这些都将对人类文明的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命题,是中国要向世界传导的新的价值符号,是新的国家态度与国民精神追求。如何将"中国梦"的精髓传播到每个人心中就非常重要。在这样一场盛大的传播中,网络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其中,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开展好"中国梦"的宣传,既是应尽之责,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梦的国家。反映在电影中有表现老子的"无为梦"、孔子的"大同梦",还有表现百余年来的"强国梦",这些影像显示着人们面对个人、集体、国家时寻求和谐发展的渴望与追求。但当前中国电影在表现"中国梦"中,尤其是在具体阐释"中国梦"的文化内涵方面,如在对待民族文化经典、社会现实问题和国家形象等理解与表达上,中国电影整体上有着令人期待的上升空间,与国际电影接轨尚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19.
<正>一、伊斯兰文化交流与构建中国在阿拉伯世界软实力的逻辑关系伊斯兰教对中国而言,原是一种外来宗教,唐代之后逐渐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从宋至明,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来华经商,在中国长期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并繁衍,甚至有不少人熟悉汉族文学、思想及典籍。到了明清两代,以刘智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学者自觉地尝试思考儒家哲学和伊斯兰教义的互通之处,用汉语翻译、创作了一批中国伊斯兰典籍,这些典籍至今影响着中国穆斯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这位以沉稳、持重、自信、坦诚的个性风格被西方媒体所了解的中国"新当家",在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公开讲话中,一"梦"惊人——以简简单单的三个中国汉字:"中国梦",浓缩概括了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目标。"中国人开始做梦了","中国的新老板是个有梦想的人","中国敢于梦想了!""中国的美梦抑或世界的噩梦?"从这一连串西方媒体报道的大标题中,你不难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