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界动向     
五媒合一"台湾醒报"在台北创刊当前,台湾纸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不过一份"五媒合一"的媒体"台湾醒报"选在台湾"记者节"之日,于台北创刊问世。  相似文献   

2.
陈曦 《东南传播》2014,(4):18-20
2012年黎智英有意要退出台湾传媒业,但是此事引发了"反媒体垄断运动"并遭到台湾各界的批评和街头抗议,使该计划在最后告吹,壹传媒在2013年3月表示"壹传媒将在台湾正常运营"。自2003年5月2日创刊起,黎智英的台湾《苹果日报》进驻台湾已经十余年了,这十余年台湾《苹果日报》给台湾的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台湾的报业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台湾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从而对台湾《苹果日报》这十年来给台湾报业带来的"苹果化"现象进行阐述,旨在讨论台湾报业自台湾《苹果日报》到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港澳台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统一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大陆,实行"一国两制"的制度对台湾有着"示范"作用。台湾媒体对港澳动向的关注,特别是对"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的关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台湾舆论对"一国两制"制度的认知和判断。本研究以内容分析方法探究台湾《中国时报》的港澳报道,解读台湾媒体如何看待"一国两制"政策、如何看待"一国两制"对香港和澳门原有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并讨论媒体内容所反映出的台湾公众对"一国两制"政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沈毅玲 《新闻界》2012,(7):14-19
台湾报禁解严之后,台湾新闻媒体数量激增,大大超过了市场负荷,台湾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高关注度,在制造噱头、挖掘细节上不遗余力,自觉或不自觉成了"社会乱源"。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台湾大选"前夜,台湾三个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力图呈现不同电视新闻媒体的表现,并分析其"乱"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吕传彬 《档案天地》2013,(7):29-32,39
20世纪70年代伊始,来自美洲大陆的政治"冷空气",在台湾上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寒流",台湾像是进入了"严冬"。1970年4月24日,纽约布拉萨大酒店门前台独分子的一声枪响,更使这"严冬"寒上加霜。从此,台湾退出联合国,台湾"外交部"一时被讽为"绝交部"……  相似文献   

6.
台湾媒体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月下旬,笔者随中国记协秘书长访问团赴台湾进行新闻交流访问.期间,参观、访问了台湾联合报系、"中国电视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央通讯社"等主要媒体,并数次与台湾新闻界人士座谈交流.台湾岛内"独特"的媒体生态环境,特别是媒体市场化运作手法和经验,给大家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台湾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国家档案局",仅设立了"国家档案局"筹备处,隶属于"行政院".台湾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局"必须在<台湾档案法>颁布后两年内成立.  相似文献   

8.
4月29日,于丹来到台湾,对此,各媒体纷纷用"于丹旋风登台"、"台湾将掀‘论语热"这样的标题进行报道.与此同时,感慨于近年来国学日渐式微的台湾文化界也再度发出"抢救国学"的呼声.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3,(22):45
台湾出版业界开始讨论图书统一定价据台湾媒体报道,为了避免折扣竞争削减出版社利润、威胁中小型书店的生存,台湾业界多年前便有主张"统一定价"的呼声。由台湾"文化部"委办的图书出版产业调查研讨会,7月29日针对这个议题邀集各界讨论。"统一定价"意指维持图书零售的统一定价或者是有限制的折扣。出版界大多支持,却无人有魄力执行。台湾联合发行公司总经理林建仲表示,关键在出版社,若书店进价低于出版社想要的,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7·5"事件属于重大突发性事件,虽然与台湾关联性较小,但其激烈的冲突性和敏感的政治性吸引了台湾媒体的极大关注。总体来看,台湾媒体普遍把"7·5"事件当成报道  相似文献   

11.
台湾"生番"朝觐是清廷与台湾原住民在王朝仪轨层面上互动的突出例证。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军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事,在随后的筹办善后事宜中,陕甘总督福康安上奏朝廷,提议在平定事件中出力可嘉的台湾"生番""照四川屯练土司之例",进京朝觐。于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和乾隆五十五年八月,台湾"生番"先后两次赴北京和避暑山庄朝觐,并为乾隆皇帝贺八旬万寿。这两次朝觐是清朝皇帝与台湾原住民的直面接触,是清廷理番事务的特殊体现,具有巩固海疆一统的政治涵义。现从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朱批奏折等档案中,编选有关乾隆朝台湾"生番"朝觐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去年9至12月,我应台湾云林科技大学邀请,赴台湾讲授"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应邀赴台湾"故宫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文化资产保护研究中心、台南艺术学院等单位作学术报告.这是我第三次踏上祖国宝岛,与前两次相比,虽没有方方面面宴请、迎送等"礼遇",但却更深体会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挚情.  相似文献   

13.
台湾桃园县后慈湖,曾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最神秘的所在,蒋介石当年的"战略办公室"便设在此处,这里封存有蒋介石50年前名为"国光计划"的"反攻大陆"计划手稿.据台湾媒体报道,2009年5月1日,这处见证当年动荡与硝烟的秘密基地摇身一变成为台湾桃园县用来吸引观光客的旅游景点.由于对游客身份不限,大陆游客也有机会到后慈湖一睹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4.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台湾出版业,台湾资深出版人陈颖青用一个"关"字来总结.他文中说,年关难过,是第一个景象.台湾出版业今年可谓流年不利,市场萎缩,经济大风暴,然后又面临产业媒体的"典范转移"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办好2012年11月在台湾举办的"祖国大陆图书展.新疆主题展",今年3月,在中图公司的组织下,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局长古力先.吐拉洪带领自治区发行业有关人员,赴台湾进行实地考察。在台湾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被称为"打开两岸出版交流之门台湾第一人"陈恩泉的陪同下,考察组一行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业界动向     
台湾书市掀起一股北欧热潮提到北欧,台湾最熟悉的莫过于"IKEA"、"北欧橱窗"等品牌,其实北欧设计潮流书籍也早已攻占台湾书市。据报道,台湾天下推出《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作家陈之华的《没有资优班,珍视每个孩子的芬兰教育》等书,让北欧教育成了家长追随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揭示台湾名人命运折射台湾当代文化《叩开台湾名人之门》作者:叶永烈定价:49元书号:9787313113481 2014年7月出版本书是"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曾经七次前往台湾,访遍台湾名人故居。作者历数邓丽君、三毛、阎锡山、白崇禧、张学良、何应钦、胡适、于右任、张大千、林语堂、梁实秋以及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最后日子,深层次揭示了台湾名人的命运,从而深刻折射出台湾的当代史和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新青春电影是指2000年以来,台湾本土出品,以青春、成长为主题的影片。此类影片由台湾新锐导演执掌,意在"青春"的外衣下,去探寻当下台湾青年一代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文化观念。在绚  相似文献   

19.
叶亦武 《中国广播》2016,(10):69-71
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闽南话对台湾广播如何在融合与创新之间走出一条"可听"的"味道"之路,以情感共鸣拉近台湾同胞的心理距离。本文以福建省东山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话节目《海峡七彩虹》为例,阐述情感元素在对台湾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湾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情感元素,提升对台湾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宋刚 《湖北档案》2009,(6):27-28
应台湾湖北文献社的邀请,由台湾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负责接待,湖北省档案学会参访团一行10人,于2009年4月18日乘坐飞机途经香港飞赴台湾,开展了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活动.在台期间,参访团拜会了台湾"湖北文献社"和"台北市湖北同乡会":访问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参观考察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孙中山纪念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