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象派的代表德彪西的创作和实践使20世纪音乐真正有了划时代意义的开端。对德彪西的音乐风格、音乐语言、音响结构、音乐表现的美学观念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展示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真正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被人们称为站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延长线上探索20世纪音乐道路的一位先锋和勇士。文章通过对德彪西管弦乐创作上的音乐语言形式、创作题材选择及音乐表现手法的分析,具体阐述了德彪西管弦乐创作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21,(4):32-35
德彪西广泛涉猎多种艺术领域,其音乐作品属于"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本文对德彪西钢琴音乐风格产生背景进行分析,研究音乐文化对德彪西钢琴音乐所产生的影响,能够发现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脉络与风格来源,全方位了解德彪西钢琴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义,为乐曲创作与音乐艺术不断前行作出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4.
德彪西作为浪漫主义后期音乐大师,是钢琴音乐的最优秀的创造者之一,他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美妙的作品,而是对音乐本身的思索。本文就德彪西这位"音乐画家"的创作的特点为基垫,以他的创作手法为构架,分析德彪西的"音效"、"自由速度"等这些音乐创作技法,感悟德彪西这位音乐大师别样的音乐世界。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学、音乐以及绘画等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音乐方面,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独树一帜、大放光彩。本文以德彪西的音乐演奏技巧为依托,对高师钢琴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德彪西练习曲对教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德彪西是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革新家,独树一帜的音乐创作风格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注重景象的描绘,在钢琴技法上注重音响效果的表现。《欢乐岛》是德彪西早期创作的一部作品,体现出德彪西钢琴创作技法、演奏技术、音乐语言、音响效果以及音乐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欢乐岛》对研究德彪西的钢琴演奏技术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郎静 《文教资料》2008,(4):51-53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在音乐艺术发展进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的钢琴音乐开创了印象主义风格的先河,其作品以新颖独到的特色而备受赞誉.本文通过对德彪西<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进行分析,将德彪西钢琴音乐的特点、演奏技法以及他对色彩、和声、调式、节奏等音乐表现音素的独特表现方式一一作了论述,以此来提高我们对德彪西作品认识的深度,加强对其钢琴音乐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音乐思维和技能技巧,正确诠释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教材选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教材分析:《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是音乐教科书中欧洲音乐史发展七个单元中的第五块内容,即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后的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和变幻,采用变化多端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印象派音乐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在创作上都受到了来自印象派绘画和文学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许多人认为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风格相近。德彪西与拉威尔在创作风格上既有相似点又有他们独特的个性。而以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发展史上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麻色头发少女》(The Girl With the Flaxen Hair)是德彪西早期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根据一首名为《苏格兰之歌》的诗作谱写而成。德彪西在歌曲创作方面一向对印象主义诗歌偏爱有加,他创作的所有歌曲都是以这一类的诗歌谱写。德彪西没有采取传统的大旋律线条,而是运用了较为平稳、纯净的旋律来表现,旋律较为零散,由一些较小的音乐动机构成,直观上音乐的旋律性并不特别明显。德彪西在这首作品旋律写作上大量运用了五声音阶、中古调式与全音阶。不只这首作品,这种音乐写作手法在他其他的作品中也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印象主义音乐歌曲创作中的重要标志之一。德彪西自身具有的极高的钢琴水准使他每首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都堪称精致的钢琴小品,表情记号的运用极为细腻、准确、到位,可以说德彪西将自己所有的音乐要求都清晰无误地进行了标记。德彪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妙的音乐,更重要的是一种锐意创新、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1.
德彪西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印象派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惯用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技法向人们展示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从而揭开了近现代音乐运动的序幕。从德彪西第一部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牧神午后》入手,以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德彪西的音乐特点及风格,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德彪西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在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多种元素,其中以东方元素和印象主义最具代表。德彪西在创作中借鉴了文学、绘画的创作风格,将多种元素融合在自己的音乐中,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面貌。本文以东方元素在西方情境下的展现为出发点,来探寻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体现。首先对东方元素出现在德彪西的音乐情境中对缘起进行了探索,清晰的看到了东方元素的来源。然后对音乐形态和音乐内容的表现进行分析,来探寻东方元素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最后通过对东方元素和印象主义结合的品尝,来感受德彪西钢琴音乐的艺术色彩。  相似文献   

13.
欧洲音乐史上有一位风格独特的音乐家德彪西 ,他的作品不同于其他任何音乐家的 ,如贝多芬史诗般的交响音乐、肖邦抒情典雅的钢琴作品。德彪西的作品再现了大自然的雷电闪烁、阳光雨露等 ,他用音乐的声音因素把自然界或头脑里的一闪即逝的印象记录下来 ,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思。童年时期 ,德彪西十分热爱肖邦的音乐作品。肖邦的作品对他影响很大。德彪西赞赏的俄罗斯音乐尤其是莫索尔斯基的音乐 ,在创作上也给予他极大的影响。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表演的东方歌舞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种音乐的不同影响促进了德彪西风格的形…  相似文献   

14.
德彪西可以称为浪漫主义后期的集大成者,他独特的音乐创作就像一座桥梁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二十世纪音乐连接起来。《梦幻曲》作为德彪西早期创作的作品之一,至今在音乐会节目单上仍常常出现。通过对《梦幻曲》音乐特征与演奏的分析,深刻地了解德彪西早期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众多著名的印象主义风格音乐。由其创作的"三联画"《夜曲》,便是德彪西风格成熟时期的一部优秀作品。这幅管弦乐"三联画",大量的运用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带着德彪西独有的创作风格。他用自己特有的音乐创作手法,准确形象的描绘了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6.
象征主义“纯诗”的观念不仅为德彪西反叛浪漫主义音乐找到了方向,也为他确立一种新的音乐美学思想提供了深层启示。音乐形式成为德彪西革新的重心,他在旋律、和声和音色等方面都作出了独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肖端 《黑河学院学报》2023,(4):137-139+148
法国音乐家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审美内涵从调式、和声、节奏旋律、演奏技巧等方面与中国文化具有审美共通性,这种内涵、表象使中国学习者可以从深层次了解德彪西钢琴音乐,其音乐意境、音乐形象的神韵及音乐风格,均近似于中国艺术的境象与审美,造就了中西合璧的中国钢琴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 人们普遍认为印象主义音乐应该是从德彪西开始的。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家们,受“印象主义”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影响,多以绘画、自然景物、象征主义诗歌为题材,表现感觉世界的主观印象。与印象派画家对光和色的理解一样,印象派音乐家用音色、音响来表现自然界中光和色的变化,形成了印象主义独特的音乐风格。 然而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形成,严格地讲并不是从德彪西开始的,只不过德彪西的时代使其走向了繁荣。从音乐表  相似文献   

19.
德彪西,法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印象艺术主义的社会大背景中,德彪西运用不同于古典时期与浪漫时期的创作手法。创新性的脱离传统音乐特征,用新的音乐和声、语言及表现功能去建立新的音乐本质。并重新定义音乐结构之间的关系与逻辑,重新梳理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本文以的彪西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月光》为例,从分析乐曲的创作手法、和声关系、形式内容等方面,对德彪西音乐创作风格的创新突破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66-168
德彪西是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最富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德彪西所开启的印象派音乐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浪漫派音乐,在写作思路上、风格上以及技巧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创作的24首前奏曲更是其风格的典型代表。抽取其中的一首《阿那卡普里的山丘》为代表,研究它的音乐特点及演奏手法,为研究德彪西前奏曲提供一个实例,为演奏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