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适用:小学高年级活动目的:本堂课以秋为话题,通过秋诗、秋画、秋曲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秋天大自然的风姿神韵。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活动准备1.老师收集秋景图制成三大类课件:秋叶图、丰收图、秋菊图。2.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诗、词、儿歌等。3.准备好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彩笔、落叶、种子、果壳、彩纸等。活动过程1.多媒体配乐播放一组秋景图并用精练的语言对图片进行解说(古筝演奏曲《高山流水》),让这悠扬动听的乐曲、美丽多姿的秋景图唤醒学生对秋天的记忆,同时,引出课题——《秋韵》2.板书课题提…  相似文献   

2.
一、简介诗人,引入课题 1.介绍诗人,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欣赏诗歌,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配乐朗读诗文) 1.学生边听配乐朗读的古诗,边看全诗的诗句,初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美。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 3.指名几个学生朗读,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相似文献   

5.
《秋天》是何其芳的一首诗,它给我们展示了三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创设了一种清净、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6.
[问题呈现] 某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 其中一课是这样上的:第一步,读一读诗歌《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第三步,选择学习:(1)凭想像表演各种赠别的情景;(2)喜欢音乐的小朋友操作电脑,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合唱一曲  相似文献   

7.
课堂观摩:1.T:Boys and girls,I’m hungry now.Let’s go to a snack bar.(师边说边做动作)S:OK.Let’s go.2.采用图片的方式复习本单元所学的食物类单词pie,cake,hamburger,hot dog。3.师指着黑板上所写的小诗领读。4.采用音标教学的方式教学其中的生词snack bar,cheese。5.师讲解这首小诗的意思。6.师逐句领读该小诗。7.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小诗,如:生齐读小诗、男女生分别朗读小诗或请单个学生朗读小诗。8.在学生熟读小诗的基础上,加上动作,边读小诗边做动作。  相似文献   

8.
一、在生活中感受美《秋天》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由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对应,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学习此文时,正值仲秋时节,我先设计了“找秋天”的活动,让学生到野外去找秋天,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回到教室后,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样子,然后让他们用手中的笔,把秋天的美丽景色呈现在白纸上,或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看着、读着自己的作品,自然有说不出的喜悦。二、在诵读中体验美《秋天》一文,语言优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句都能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学生通过感情朗读、配乐读,抒…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对秋天的向往 师:"自占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在他的眼里秋日比阳光明媚、万物更新的春天更美好.他对秋天真是情有独钟啊!现在正是秋季,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秋景图.(出示秋景图片1:秋天的树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语文教学应该与生活息息相关,合理利用生活资源。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进入一些误区。一、存在的误区(一)无视生活空白,学习超越基础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第5册)的片段。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去北大荒看看那里美丽的秋景——(生齐读课题,兴致较浓)师: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能描述一下吗?(生沉默)生:老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北大荒。生:老师,北大荒是什么,能向我们介绍介绍吗?  相似文献   

11.
红叶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活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选自《南国小夜曲》)【赏析】这是一首隽永的小诗。咏秋本是老题材,可在诗人的笔下却别开生面,颇有新意,读后让人回味无穷。小诗开篇着一“风”字,一“掷”字,就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扶疏之状,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秋色秋景图,用词极为简练。接着诗人轻轻地吟出一个“噢”字,意在告诉别人,同时也告知自己,这便是秋天了。这是诗人对秋的一种感悟。但紧接着的“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一句,才道出了诗人对秋的最新的感受,也给读者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也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同题课例展示】一、欣赏歌曲《再别康桥》,引出课题1.要求学生随着歌曲一起吟唱。2.了解作者(由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介绍作者,教师展示徐志摩的相关图片及文字)。二、朗读、赏析、改写课文1.听朗诵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并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一节)。2.教师讲述诗歌欣赏的方法。课件展示:情感情乃诗之胚景物景乃诗之媒板书:景物+情感=意象3.组织学生讨论,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教师及时评价(特别是对诗中“招摇”、“金柳”、“新娘”、“悄悄”等关键词进行探讨)。4.改写课文,学生交流。(1)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改成情境性描…  相似文献   

13.
这节课教学何其芳的《秋天》,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首诗.课堂上我充满激情地朗读诗歌,让学生闭上眼睛尽情地想象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我读书的声音刚停,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了。我还没来得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他们已经叽叽喳喳地说开了。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冰心有小诗《成功的花》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小诗告诉我们,成功是需要要付出努力的!今天我们就带着对这首诗的理性解读,来品赏林清玄笔下的一朵开在人们心田上的百合花,看看它开花的背后有着怎样令人心动的故事。二.读课文1、听配乐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这是一株成功的花吗?2、找一找:你从哪里能看出这株百合花成功了?  相似文献   

15.
师:很高兴能在这个秋日的早上与同学们共度45分钟的语文时光.秋天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怀想过往的季节.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远古时代某个秋日的故事. (配乐播放幻灯片.师讲发生在一万年前的猛犸身上的悲惨故事.) 师:请看,这就是神奇的猛犸化石,它为我们解开生命的密码提供了最为科学的依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化石的世界,去感受它神奇的魅力.(屏显课题.)现在请同学们先朗读一遍课文,初步感知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天昊 《新作文》2008,(5):26-27
今天是放寒假的第一天,我开始写《寒假作业》。写着写着,我碰到了一道"动手动脑"的题,要求先欣(xīn)赏(shǎn))一首《冰窗花》的小诗,再自己动手剪(jiǎn)一幅窗花。我朗读起这首诗歌来,读到最后,我发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昌伟"。王昌伟?爸爸的名字不就叫王昌伟吗,  相似文献   

17.
“九义”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作文要求是: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要突出秋天的景色特点,把人们的活动也写进去。可以看出,这次作文的内容是写景,要求是突出特点。不仅要突出这一处景物的特点,更要突出这一处景物在秋天的特点。人们的活动,是作为秋景的一  相似文献   

18.
朱丽华 《学子》2014,(3):37-37
正语文是一个诗意的世界,一个丰富的生命世界,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获得生命的体验和表达,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基于此,我拿到《望月》这篇课文时,清晰的三大板块使我立刻有了配乐朗读江中月、小组学习诗中月、想象写作心中月的设想。一、朗读,让情感绽放第一块"江中月",我精心设计了配乐朗读,学生先品析"晶莹闪烁"、"镀"等字词,根据学生对句子不同的理解,把自己感悟到的读出来,感受江中月的朦胧美和动态美,为整篇文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中国传统教学法,朗读能展示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具有鲜明的生态面貌。朗读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有:串联朗读、起兴朗读、示范朗读、自由朗读、反复朗读、角色朗读、配乐朗读、齐声朗读、激情朗读等。  相似文献   

20.
一、导入 (屏显刘禹锡介绍,配乐《高山流水》.) 师: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师:关于诗人的情感. 生: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师:关于背景.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二、板块一:以读悟诗 (屏显.)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 ——苏轼 师:这里的“并”是合起来的意思.苏轼这句话道出了读对学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以读悟诗. (师板书“以读悟诗”.) (一)字正腔圆地读 师:朗读古诗,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圆,即要读准字音.我们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