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尊重学生与其成"伙伴"让学生喜欢你  相似文献   

2.
杨文新 《成才之路》2013,(26):50-50
成功的体育教学,不是强制学生学习、练习。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去练习。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如何把体育课上得生动,使学生由"要我学,要我练"变为"我要学,我要练"呢?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首要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于国涛 《学子》2013,(12):35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为此,体育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相互尊重,让师生关系平等化要想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得首先让学生对你这个人感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体育教师应尊重并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知心朋友与伙伴,让学生信赖你,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告诉你,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坎里,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的本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健康的体魄并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基。基于这一认识,在研究指导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应注重引导教师将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作为己任。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出发点,积极探讨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尊重的体育教师,让每一节体育课都能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要引导学生在不同条件下、环境下,选择或创造自乐的"玩法",充分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去学习和探索。一、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每节课重复练习,学生会感到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兴趣会慢慢消失。如果把大纲规定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但是,在现实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体育学习没兴趣,对于上体育课不积极,在体育课上也表现得"不想学、不愿动",这对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要想上好初中体育课,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就要对学生没兴趣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找到对应的解决策略。本文就对此进行浅谈,以期能够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佘春庆 《考试周刊》2014,(26):118-118
<正>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是教学目的。如果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则会感觉体育活动又苦又累而产生厌倦;学生要是对体育课有着浓厚兴趣,则会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由此可见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和训练,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我们发现,体育教育面临着"三大难":一难即学生重文化课学习轻体育课锻炼;二难即学生前怕"跑"后怕"跳",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三难即学生对体育课漠不关心,压根没兴趣.而要想提高体育课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教师必须在教学上下功夫,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享受体育.本文主要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一直都是被大家所忽略的,很多人都认为小学体育就是教师带着学生简单地做几个小游戏,只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舒展筋骨、活跃身心,那这就算是达到了教育目的。其实不然,小学体育课的设立同样对学生有很重要的意义。看似"教无定法"的体育课实际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安排课堂四十五分钟里的每一个环节,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与"玩"的双重刺激。  相似文献   

11.
寓趣于教     
要想把每一堂体育课上好,让学生喜欢你上的体育课,就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活动,由不趣到感趣,由感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运动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达到教学目的具有其重要意义.古人云: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生只有在体育活动中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才能对体育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对体育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马桂娥 《考试周刊》2010,(9):140-140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课作为贯彻新课程标准的途径之一,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激发运动兴趣、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的教学和其他课程不一样,体育课的教学场所主要是在操场上。众所周知.操场上的教学环境比较嘈杂.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周密的组织皖整.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因此.如何对体育课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吕张华 《学子》2013,(3):66-67
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尽管如此,却依然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兴趣与习惯"等诸多现象。分析其中原因,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长期以来,尺度鲜明的测试与达标,让大量的学生在刻板的体育评价中对体育望而却步,甚至丧失了兴趣。通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参与"先于"运动技能"一直置于课程目标的首位,让每一个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是课程的基本目标,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16.
张清河 《考试周刊》2013,(88):125-125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中都得到体能的锻炼,在游戏中得到智慧的发掘。所以,组织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是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工作,增加了小学体育周课时,并通过各种措施强化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以此来保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能落到实处。经过实践和研究,发现趣味性田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那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兴趣入手呢?一、以营造氛围为兴趣入口创建"阳光体育"校园,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应该成为一个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要积极营造体育传统与风气,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体育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我深深地感到,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摆在首位。要让体育课成为学生的"兴趣体育""快乐体育",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在积极探讨的话题。常规的教学模式中,体育课给学生的感觉就是玩玩跳跳,活动内容单调枯燥,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让学生无法提起兴趣去学习,只是把体育课当作一段放松身心的时间。这种情况一来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下降,二来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大多千篇一律,导致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了厌烦的情绪。因此要想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乐趣与成功,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就要积极将体育游戏妙用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