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程、分步、定点教育实习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传统的教育实习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点,如思想重视不够,缺乏理想的教育实习模式,实习生缺乏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时间偏少,缺乏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等,不能适应新世纪培养高质量师资的要求,在借鉴国外教育实习分为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实习时间较长等优点,设计构建了“全程,分步,定点教育实习新模式”,该模式增加了教育实习的时间,体现了实习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突出了实习生的主体性和能力培养的导向性,加之教育实习基地的协作共建和考评制度的建立,显示出巨大优势,增强了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使教育实习朝着规范化和稳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毕业设计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在实习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共性问题;强化实习管理;改革实习讲课教学;选择适宜的实习所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拓宽了知识范围;学到了更多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促进了教学相长。笔者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可用于指导其它专业的类似实习教学。  相似文献   

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分析以往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毕业实习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针对思想教育、实习时间、实习方式、实习经费的投入、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管理制度、实习总结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毕业顶岗实习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毕业实习采取自主联系、分散实习模式和集中实习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毕业顶岗实习模式,将集中实习与自主联系、分散实习结合。以期有效提高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实习教学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能力对工程专业学生来讲愈发重要。以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当前实习教学的任务和教学要求,分析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就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探索改进方法,以期增强实习教学效果,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联系实习单位困难的问题,介绍了笔者单位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的做法;认识实习以下厂实训为主,毕业实习以参加嵌入式系统专业培训为主。实践证明实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教育实习是师范毕业生成长为教师必须要经历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常规的教育实习在实习地点、实习时间、实习深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实习效果受到影响.部分师范院校开始开展实习支教形式下的"顶岗实习"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一种有效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和农村支教模式,顶岗实习正逐渐为师范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顶岗与校内实习相结合 改革传统实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工学院经10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将校外参观实习、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有机结合的实习模式,建立了一批校外参观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外教育实习经验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模式现状的对比,找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现行教育实习模式的不足.结合国外经验和专业特点,提出了具有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兴趣爱好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毕业实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等特点的全程贯穿式实习模式,为教育实习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实习经验,提出了构建"认知实习—仿真实习—生产实习"的实习体系,以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是研究实践的新的视角,同时它们也是一对矛盾,只有在它们的比较中才能揭示彼此的真实含义。创新实践不仅具有实践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包含新因素、革命性、质的飞跃性等自身特点。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普遍地存在于物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之中,并与精神生产实践有着特殊的关系,创新实践和精神生产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创新实践在当代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已经超越常规实践,成为当代人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2.
Teaching macro practice can be challenging. While students have some concepts of what macro practice entails, their knowledge may be limited and sometimes inaccurate. Moreover, students may be reluctant to engage in macro change efforts. Given the scarcity of literature regarding teaching macro practice an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it in social work, this article addresses major issues that we encountered in teaching macro practice at a large Midwestern school of social work. In our institution only 6% of students are enrolled in macro concentrations and we wish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and their interests in macro practice even if they do not wish to pursue a macro concentration. We describe a macro practice course we designed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eaching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policy practice skills to master's level and advanc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ur goal is to expand the macro practice pedagogy literature and encourage social work faculty to consider both established and innovative ways of introducing the planned change process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policy practice to their students.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学科从创建到今天经历了很多阶段,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这时需要从上位的哲学学科来重现审视和指导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以使教育技术学科能够更好地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教育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成熟理论来阐释教育技术实践,希望能对教育技术实践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一种人之为人的实践活动。教学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使命决定了它是一种智慧实践,教学本质的教育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伦理实践,教学过程的交往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情感实践。教学是教师以个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接触,只有当个体真正地进入教学,教学促进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命题—主客关系问题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与作为德国古典哲学源头的康德的实践哲学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的主客体关系及实践的目的等四个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区别,其区别之处正是马克思实践观对康德实践观的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16.
调查显示企业对我院实习生的表现比较满意,学生通过实习收获颇丰。但是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环节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新机制;将学生到企业实习划分为两个阶段;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建立一批稳固的企业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7.
论实践在虚拟性上的分化与融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是表征着人超越现实性的哲学范畴。虚拟性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具有虚拟性特征。虚拟实践是指主体使用数字化中介手段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实践。它是在虚拟性实践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实践形式,具有自由开放性、虚拟化、超越和创造性、交互性等特点。虚拟实践既是对现实实践的突破和超越,又是与现实实践相互交织和融通的。  相似文献   

18.
实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实习单位联系难、实习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各高校普遍现象。从建设实习基地、加强教师指导作用、改进实习教学安排、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多方面来改进实习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实习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实实在在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教师反思性实践的批判性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反思性实践成为许多学者认同并大加欣赏的一种实践形式。但是,反思性实践的本质是反思还是实践?反恩性实践与一般的教育实践有何区别?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时是趋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共同认识还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化的特质?本文试图从反思性实践的本质、反思性实践的知识论、反思性实践的主体观以及反思性实践的合理性等维度对反思性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以求获得关于反思性实践的合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