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的干涉现象指的是在两列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遇的区域内,浆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总是相互间隔的现象.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关键是设法获得相干光源.实践表明,一切成功的干涉都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一个光源发出的光分离为两列光波的方法获得相干光源的.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中通过将一束单色光先经单缝再经双缝的方法巧妙的获得了相干光源,从而可以在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在大多数演示光的波动性的实验中,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通常是同时出现的.由于历史原因,人们通常将由有限个分立的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的叠加称为光的干涉,所产生的图样称为干涉图样,而将由无数多个连续分布的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的叠加称为光的衍射,所产生的图样称为衍射图样.  相似文献   

3.
彭俊昌 《新高考》2010,(1):12-14
光的干涉是指两列频率相等、相差恒定的光波在李间替加时,产生的有的地方光的振动加强,有的地方光的振动减弱的现象.产生明显干涉现象必须要有两列相干的光波叠加,如双缝干涉装置中用靠得很近的“双缝”产生两列相干的光波,那么薄膜干涉现象中的相干光波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4.
一、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动过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波的干涉中已经指出,由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保持恒定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是相干波,在两相干波相遇的区域内,有些点的振动始终加强,有些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消失,即产生干涉现象.(由于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对于光波来说,振动和传播的是电场强度E和磁感强度B,其中能引起人眼视觉或对感光设备起作用的主要足电场强度矢量E,故通常把E矢量叫做光矢量).若两束光的光矢量满足相干条件,则它们是相干光,其光源叫相干光源.  相似文献   

5.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当满足相干条件时,光波会表现出相干性,在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光强形成稳定的分布。光波的振动方向、光源的单色性都会影响相干条纹清晰程度。本文计算了高斯型频谱分布光源下双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并得出了气体激光器或单谱线蒸气灯发出的光的非单色性对杨氏双缝干涉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相干条件与相干光源高中《物理》下册第253页上写道:“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只有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波源——相干波源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应当指出:相干条件还应补充一点即“振动方向相同。”因两束光波在相遇点所产生的振动若不在同一方向,则该点的合成振动将不符合简谐振动的规律,因而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8.
周杰  徐满平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3):27-29,33
从光波的空间相干性出发,由衍射理论证明扩展光源具有“相干面积极小”的特点,指出扩展光源相干面积实际上就是“散斑”,在非激光束照明时,由于色模糊存在,这些“散斑”是无法观察。利用此结论可解释扩展光源照明情况下,等倾干涉及等厚干涉条纹的定域性。并指出如果把扩展光源换成激光束,等倾干涉及等厚干涉条纹将不再定域。  相似文献   

9.
光波干涉实验的种类是很多的,但从原理上分类,一般可分为双光束干涉和多光束干涉。因为实现这些干涉的方法是一致的,就是把一束光人为地分裂成两束或多束光波,然后再次使它们相交,在叠加区域就可以出现光波的干涉现象。各种各样的干涉实验其差别是分裂光束的方法不同和使用的光源特性不同。这样就会使实验的光路和调节方法以及干涉条纹的形状和清晰程度都不一样,再加之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不同,这就使得光波干涉实验的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激光出现后,干涉实验的内容更为充实。  相似文献   

10.
彼此独立的两光源发出的光波,在相遇处能否产生干涉现象? 对此问题,不少中学物理界同仁几乎都存在一致的看法:不能干涉!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资料查对,结果令人吃惊地发现,许多中学物理教参书,在述及这一问题时,也都作了断然否定的回答: “由实验可知,任何两个彼此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即使在空中相遇,也不会产生干涉现象……”. “由于光源发光是光源中的分子或原子状态变化的过程,…所以,来自两光源的、或来自一个光源的两部分的光相遇时,都不可能产生干涉现象.只有把一个光源同一部分发出的光,设法分成两列,再使它们相遇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两光波干涉条件和相干度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光矢量出发,推导了两光源发生干涉的条件.利用可见度和相干度的概念,讨论了干涉条件和相干度的关系,得到获得清晰干涉条纹的附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光矢量出发,推导了两光源发生干涉的条件,利用可见度和相干度的概念,讨论了干涉条件和相干度的关系,得到获得清晰干涉条纹的附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物理波动光学中最基本的实验,由对杨氏双缝实验的分析、推证所得到的两相干光波的干涉光强公式,是整个光学干涉问题的基础。不论是分波阵面法的菲湟耳双面镜干涉,劳埃镜干涉,还是分振幅法的种种薄膜干涉:坡耳实验、劈尖、牛顿环等,所依据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14.
一、两个独立光源为何不相干?薄膜干涉实验中,相干光又是如何获得的?通常的独立光源不相干的原因是:光的辐射一般是由于原子的外层电子激发后自动回到正常状态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所形成的.原子的辐射过程是杂乱无章而且常常中断,持续时间短,即使在极度稀薄气体发光情况下,单个原子辐射的持续时间也不超过10~(-8)s.当某个原子辐射中断后,它自身或者其他的原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二册“薄膜干涉”中阐述了增透膜的厚度与相消干涉之间的关系:“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在薄膜的两个面上反射的光,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互相抵消。”根据这句话,有的人简单地外推为肥皂液薄膜或空气薄膜的厚度等于光在其中波长的1/4时,同样产生相消干涉,其实不然。 分析薄膜前后两个界面反射的光产生干涉时,必须考虑到光反射前后相位是否发生突变。实验证明:当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的分界面时,反射光波会发生180的位相突变(相当于半个波长的损失),但当光从光密媒质反射向光疏媒质时,却没有这种突变,至于透射光波,则不发生位相突变。如图1所示,设黑的  相似文献   

16.
双光束双波长激光干涉(DDI)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测双波长氦氖激光器作光源,可在同一光路中通过二次测量获得薄膜样品两个波长(0.633μm,3.39μm)下的光学常数,即折射率、消光系数和厚度,文中论述了调量原理、测量装置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牛顿环的干涉实验中,产生同心环状的干涉图样的液体薄膜局域等效于液体劈尖.结合液体劈尖的等厚干涉理论与牛顿环的等厚干涉理论,通过理论推导可得到液体折射率和空气薄膜及液体薄膜产生的干涉圃环直径问的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可知,在未知光波波长λ及牛顿环平凸透镜曲率半径R的情况下,只要分别测出同一实验装置下空气膜和液体膜产生的相邻干涉圆环直径,即可方便、准确地测出液体的折射率.这种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方法不仅大大简化了实验参数,而且表明了液体劈尖的等犀干涉与牛顿环中液体薄膜的等厚干涉本质上的一致性,同时又是对等厚的薄膜干涉理论及实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光的干涉现象中,缝宽α远小于光波波长λ,每个小缝相当于1个线光源,光的干涉是有限的这几列线光源的相干叠加;而在光的衍射现象中,缝宽α与光波波长λ可相比拟,狭缝处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认为是发射球面子波的波源,光的衍射就是从同1波面上发出的这无限多个子波的相干叠加.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相干波的叠加,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9.
将样品分别放在Lloyd干涉装置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测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区别在于只需通过分析干涉条纹就能确定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这就避免了测量能量的误差,消除光源不稳定和外界对光强的影响。通过对两种不同厚度聚合物薄膜样品的测量,证实了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厚度测量误差为2%,折射率的误差为±0.002。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 对于光的干涉,有些书是先定义波的干涉,再推广到光波,有的则把干涉与相干条件揉和在一起。比较有代表性的提法是:“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波,在它们相交的区域,各点的光强度与各光波单独作用所生的光强度之和可能是极不相同的。有些地方的光强度近于零,而另一些地方的光强度则较各光波单独作用所生光强度之和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应该满足的条件叫相干条件,一般是指:1.两光波频率相同;2.在相遇处振动方向相同;3.位相差恒定。笔者认为:随着单色性好、相干性高的激光的问世,以及高灵敏度的光电接收器(响应时间为10~(-9)秒)的出现,对于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的传统提法,值得商榷。上述三个相干条件不再是绝对的,而可以适当放宽。下面将就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