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月芬 《时代教育》2012,(22):155+154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惟有通过观察与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与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用应用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教师要做好观察记录,必须做到:认真确立观察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选择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注重对幼儿行为过程的观察记录;提高对观察结果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刘鲁伟  马祥萍 《教师》2024,(4):102-104
文章以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学习行为的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了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和指导幼儿学习行为的意义,然后探索出了观察前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观察内容和方式、邀请幼儿承担观察任务、及时记录观察结果、深入分析观察数据的观察策略和利用游戏道具实现隐性指导、利用游戏评价实现显性指导、选择合适的指导时机、采取启发式指导方式、多表扬奖励学生的指导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观察是幼儿科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从调动兴趣,选择材料,运用合适的方法,做好观察记录,组织研讨等方面指导幼儿观察科学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观察记录是研究、评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过去幼儿观察记录方法存在的指向模糊化、结构不完整、形式单一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观察记录设想。该设想包含五个基本要素,即明确的目标、合适的方法、环境的描述、合理的解释、时间和人物,本文进而将其整合为幼儿观察记录框架。  相似文献   

5.
吕萍  顾裔红 《福建教育》2023,(12):37-40
观察与记录幼儿学习行为是理解幼儿和优化教育行为的支点。在幼儿学习行为观察与记录方面,主要存在观察目的不强、观察重点不明确、对观察方法和工具不熟悉等问题。典型行为描述是对幼儿进行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常见方法之一,能够提供丰富且复杂的行为观察记录材料,便于教师查阅和形成对幼儿行为的理解。幼儿典型行为描述的观察要点包括观察重点、观察环境、观察记录、观察结果与结论、评价与建议。本文结合实例介绍和分析典型行为描述法,为教师观察幼儿行为观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是幼教工作者必备的专业能力,是全面了解和评价幼儿,指导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路径。幼儿园常用连续记录法和轶事记录法等文字式记录法。围绕二者探讨如何进行详实、具体的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以及如何客观而全面地分析、解读幼儿行为,有助于幼儿教师提升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质量,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与保障。  相似文献   

7.
红鸣  罗玉蓉 《学前教育研究》2023,(10):F0003-F0003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是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分析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也是教师了解幼儿学习状态、开展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如果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对幼儿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指导,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就能得到更好的满足。由王晓芬主编的《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一书,对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强调,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必须重视对幼儿发展现状与需求的调研与分析,要始终坚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为本;要充分掌握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原则、方法、技巧和策略;要以理论知识为支撑,不断丰富观察与分析经验,不断提升观察与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和确定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幼儿自发自愿、完全自主的游戏。自主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的“真游戏”,幼儿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幼儿园中的自主游戏观察墙,是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期间,以直接观察的形式,及时捕捉、记录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的重要行为与表现,并把自己的观察发现用文字、表格、图示等形式记录在便签上,这些观察便签聚集在墙上便形成了自主游戏观察墙。  相似文献   

9.
小班幼儿的情绪问题如果不及时得以排解,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而通过教师积极情绪的渲染、对幼儿平时情绪问题的观察分析、及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绘本和他们展开情境阅读,让幼儿从绘本中得到启发并学着用绘本中的方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可有效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奚蓓 《早期教育》2011,(7):37-38
科学记录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要使科学记录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在活动实施之前就要对科学记录表进行有效设计。针对幼儿的水平,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紧扣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记录类型,解决科学记录表到底记什么、怎么记、由谁来记这三个问题。做好精心的策划,才能保证实施过程中有效性的发挥,使科学活动的记录真正有意义、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课堂观察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途径,结合中班螃蟹艺术活动,通过量表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记录、分析,进一步观察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并分析幼儿行为表现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康莉 《生活教育》2013,(4):95-97
在自然角观察记录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指导方式有四种:直接帮做、示范操作、讲解指点、启发引导,在指导方式的选择上,教师的倾向性指导方式和践行性指导方式存在一定的脱节。同时不同的指导方式对幼儿科学学习习惯的影响不同。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记录中,应树立观念,科学观察;理性看待,灵活指导;表格设计,契合年龄,以促进幼儿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变化非常感兴趣,喜欢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我们选择“有趣的溶解”为科学教育内容,重点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活动过程中,我们营造宽松的探究氛围,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以图示支持幼儿记录和梳理。让幼儿在游戏与动手操作活动中观察物质的变化,从而发展细致观察比较、运用简单符号记录以及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实验过程与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活动一马路小记者目标:1.观察马路上的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2.通过记录了解人们特别是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准备:师幼讨论外出观察的内容与要求,准备纸、笔、相机等物品。过程:一、分组观察幼儿以4~5人为一小组进行观察,重点观察:①马路上有哪些交通设施。②行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③有没有人违反交通规则,他做了什么。④交警的工作内容。在合适的时候现场采访交警并简要记录。二、展示交流教师将自己拍摄的马路上的交通设施、交通标志、行人过马路的照片,以及幼儿的记录展示在活动室,供幼儿观看、交流。活动二我知道的交通规则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观要求我们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了解孩子是怎样学习的,而要真正了解孩子,就要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下一步工作的依据,教师可以从中检查自己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是否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观察记录可以作为对幼儿形成性评价的依据,便于教师认识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学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观察记录还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  相似文献   

16.
王烨芳 《学前教育》2009,(10):41-42
仅仅学会选择目标幼儿、撰写目的和目标,并不能完成对单个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客观事实、总结行为表现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中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以学习故事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教师作为游戏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支持者,与幼儿一起推动游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育的效果受幼儿游戏活动组织开展的影响较大,合适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吸引幼儿兴趣、改善幼儿体验,还能助力幼儿自主成长与全面发展。基于此,分析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所起到的让教育契合幼儿天性、促进幼儿自主成长、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等作用,并通过案例对创设合适游戏环境、精心准备与投放材料、合理观察与指导、实施差异化指导等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区域游戏中的观察是为了真实准确地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分析幼儿游戏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为后续采取应对性的教育策略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幼儿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适宜的观察策略来支持和优化区域游戏,主要包括:明确观察目的,跟踪观察;选择适宜方法,进行观察记录;整理观察资料,进行反思等。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应“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计划”,要“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了落实《规程》这一要求,切实履行教师的职责,本学期我对班上部分幼儿做了追踪观察和个案记录。通过对幼儿的追踪观察和教育实践,我认识到对幼儿的追踪观察较好地体现了注重个体差异的原则。我的体会是: 1.对幼儿的追踪观察和分析记录,加强了教育的目标性,使教师能切实地把教育落实在具体孩子身上,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对幼儿的追踪观察有利于教师真实地了解掌握幼儿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使教师随时调整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