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红的<生死场>中写出了一群人在乡村中动物式的无意识生活,他们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动物的"本我"生存,被本能的欲望和需求所驱使.无论是亲人还是夫妻之间,他们都在人的文明之外呈现非人的状态.作品中的人物生命意识很淡漠,于是作者尽力地用死去唤醒活着的人,妄图给他们还原一个"人"的称谓,但最终却将生写成了死,让生命在死亡紧紧的跟随中遗失.作为经历了太多坎坷的女性,萧红看到女人的平面存在是因为男人首先将女人当成工具当成符号来对待,于是她将男人也最终符号化,抹平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而生命也因为生的缺失和死的绝对存在变成了一种符号,最终人也变成了符号.  相似文献   

2.
萧红一生寂寞成诗,"生"与"死"是她作品常常探讨的主题。作为她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的《呼兰河传》,其独特的时间书写也寄寓了萧红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在这部作品中,时间的审美化、普泛化和风俗化构成其时间书写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男人和女人相爱四年,爱得很深,可是,女人老是怀疑男人是否真心爱她,因而迟迟不愿与男人结婚。有一天,男人实在忍不住,大胆地向女人求婚。女人说:在我答应你之前,你必须回答我几个问题,但绝对不许撒谎!男人点了点头。于是,女人就问男人:你爱不爱我?”男人说:爱。”女人问:“如果我死了,你会不会陪我一起死?”男人说:不会。”女人有点失望地问男人:“那如果我明天就死了,你会怎么办?不许说假话!”男人想了想:忘记你,继续生活。”女人很失望,感到男人爱她还不够,于是离开了男人。两年很快过去了,这期间女人也试图找一个坚实的肩膀靠一靠,却始终…  相似文献   

4.
在<苔丝>这部小说中,亚雷·德伯和安玑·克莱是同时爱着苔丝的一对情敌.二人同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典型人物,同时也都有人格不健全的一面:一个只有人类动物的本能冲动,而另一个却又受到过度的自己的理智的支配.二人也有很多相通之处,邪恶的亚雷会偶露真诚,理智的安玑也会有放浪形骸的过去,他们又同时爱着苔丝,并对苔丝的死负有责任.更为重要的是,二人在整个故事中从未谋面.显然,亚雷·德伯和安玑·克莱是隶属于同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男人的两个分裂的自我,苔丝的悲剧也正是那个时代里男人对女人的残害.  相似文献   

5.
最早的人际传播行为肯定是简单的口语、大量的身体语言以及直接的“言传身教”。正是语言这一特殊的符号促使了人类组织的形成、扩大和完善,使人类变成社会化的动物,变成由文化来支配而不是像动物一样受本能支配的生命体。当原始文明在中华大地全面开花时,我们无法想象他们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也无法想象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人种。  相似文献   

6.
《最爱》讲述两个被边缘、异化的热病患者,在生的夹缝中守候后生命空间的故事。他们在现实中遭遇常人的歧视,承受无法改变的异质身份,也正是这种身份促成他们把有限的余生从向死而生转为向生而死。在"向生"的努力中,两人用先欲后爱的爱情及扮演"想象的他者"获得的亲情,砸烂伦理和宿命,弥补"生"的遗憾,从而更加顺利、合法地走向终极慰藉——"而死",最终得到一张婚书,以守护后生命空间中合法的身份诉求——埋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上帝创造人类,首先创造了男人。因为怕男人孤单,于是从男人的肋骨上取了一根骨头,又创造出了女人。可见女人从创世纪开始,就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然而即使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属品,依然不能否定她作为人的主体性存在。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描写的两个现代女性即萨宾那和特丽莎,她们各自都在灵与肉--人类的两重性方面挣扎着。这种个体的挣扎,是建立在个人伦理述求的基础上的。而这两个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的女人因为托马斯这个男人而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带给人们的主要想象无疑是两者之间的无形较量。 刘小…  相似文献   

8.
再读《生死场》,还是被其中永劫轮回的生生死死所动容,女作家敏感的内心、细致的笔触,呈现出东北农村麻木冷酷的生命状态。在为死而生,为了生而死的描述中,体现出乡民们挣扎着生存的强烈生命意识。萧红以启蒙的立场、人道主义的关怀,在揭示愚昧落后的同时也展现了北方人民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  相似文献   

9.
萧红小说中描写了东北农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糊糊涂涂的“生”,浑浑噩噩的“死”,无休止地在岁月的年轮中划过一个又一个相同的圆圈,这是顺应大自然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属于圆型循环的时间观。萧红站在宏观的宇宙变化领悟到生命的真义,“生”的从无到有,“死”的从有到无,生死犹如环状相接,是自然造化的过程,萧红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受的是道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是什么"的人的本质问题,无论就认识对象还是认识价值而言都是一个合法问题,必须由也一定可以由形而上学思维来加以解决。传统阶段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死界形而上学思维,把"人是什么"回答成了"人是什么物",从而人的根本性、独特性、高级性被"遗忘"了,也造成了理论研究的逻辑错误。同样以形而上学思维为工具,从人是生界存在者、人作为"生命实体个别"具有内在性和自身生成性的逻辑出发点出发,可以得出人的存在由低到高具有个体特殊、个体一般、群体一般、人类一般、生命一般、自然一般等六个本质层次。"人是什么"的哲学问题需要由六个不同层次的语句来整体表述:人是难以确定不同环境下不同意识性的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意识个体;人是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个体;人是由众多特定独立个体人组成的特定独立的人的群体;人是人的类———人类;人是生命中的一种生命;人是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物。自然由生界与死界两界组成,根据认识对象的不同,理论思维应当以生看生、以死看死,这样的形而上学思维不但可以解决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对自然本质认识这一世界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约翰·格雷在自己的书中描述到: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现在又有了另外一种流行说法:90后来自火星。"地球""火星"的界限成为舆论划分一般人与"另类人"的标准。另类的则来自火星,而90后素有另类的特征,于是有了"90后来自火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女性问题置于女人与女人、男人与男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中进行考察,尤其是两性关系问题,考察如何合理处理好两性关系。反映在推动性别平等的男性参与中,则是男性在此问题上的如何作为。文章无意论证男性在推动性别平等上的单方面参与,而是把男女绑定在一起进行考究,要探讨的是两性关系问题,并试图借探讨两性关系如何重塑来重新商榷男女平等的提法是否合理,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涉及对两性关系问题的看法的角度,提出"适中"、"男女合为一个整体"思想,以协调两性关系,希望本文对性别问题的解决有所补裨。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采访中,袁咏仪开口骂人。——在对爱情的怀疑中失态。
  袁咏仪/如果你第一次开口向我求婚,我一定会答应。
  张智霖和袁咏仪在香港娱乐圈被公认为“天生一对”,但初期,女方的事业一直红过男方,不少人对他们的这段感情不看好。一直以来,袁咏仪从未介意过这点,“男人当然看重事业,女人在某种程度上也看重男人的事业,但聪明的男人和女人都不会在感情方面比较地位的高低,不然就会有杂质。”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存在主义的观点是人的存在就是意志的存在。关于死,萨特认为那些因为不能改变的看法和行为而烦恼不安的人就是活死人。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主人公萨拉与查尔斯生的存在表现为超越传统,绝对执行了自己的意志。他们死的存在表现为肉体存在,但形象扭曲,精神瘫痪,虽生犹死。  相似文献   

15.
在萧红的作品中,女性身体往往承载着女性命运受难图的功能,而解读其描绘的关于农村女性身体的文化论述,又必须同其存在的乡土结构紧紧挂钩。在《生死场》等小说中,萧红结合自身苦难的深重,又选取了经典化的许多农乡女性,通过生/死的符号图示,为我们描绘了在父权制文化秩序下的女性生死大场域。  相似文献   

16.
于是我的帝国里住下了掠夺者。因为没有人想到再去创造人。表情生动的面孔不再是面具,而是一个空脑壳的盖子。因为他们做的就是对生命的破坏。从今以后,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什么值得为之而死的、也为之而生的东西。因为你同意为之而死的东西,也就是你能够为之而生的东西。他们摧毁古老建筑,高兴听到神庙轰然坍塌。可是这些神庙,如果坍塌,交换不来什么的。他们摧毁自己的表现能力。他们摧毁人。  相似文献   

17.
生命是一个故事吗?还是它只是一个事故?也许从过程看,生命勉强算是一个故事;但从生命的整体和结局来看,它无疑更像是一个事故。生命本来是一次内在成长的机会,我们却把生命完全转变成一个持续的外在积累。我们把自己的生命逐渐转换成了一样一样的东西,我们把活的变成了死的,直到最后我们自己也变成死的。人是动物和神之间的一个过渡,人刚刚超越了动物并且试图达成神。动物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神也有着内在的统一和完整。甚至可以这样比喻,动物还没有离开家,神已经回到了家,只有人还在外面流浪。所以,只有人的内在是分裂和混乱的,只有人才会有一种经常的不适和紧张,一种没有家的感觉,因为我们无法在路途上建造自己的家园。一个人无论爬上多么高的山,最后还是不得不  相似文献   

18.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贵生就是把生命视为最高价值存在。庄子认为,只有贵生,才能在乱世中保有实现生命理想的载体,才能为生命理想的实现扫清心理障碍,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社会的整体幸福。庄子的贵生,并非一味追求生命的长度,更与"好死不如赖活着"存在本质差异。庄子对生命的态度可概括为:"不伤生","乐然生","不贪生","安然死"。  相似文献   

20.
生命·死亡·教育--未成年人轻生问题及其教育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人的一生也就是生命持续和步入死亡的过程.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意味着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1]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如何生和如何死的问题.面对人的生与死,教育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还要引导人对"为何而生"进行追问,而对人"为何而生"的追问离不开对死亡的观照,所以,生命、死亡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