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乃丽 《辅导员》2013,(Z2):128
2013年6月5日,由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科所、朝阳区枣营小学承办的北京市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培训交流会在枣营小学召开,本次培训会主题为"协同为教育,携手为儿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王琪老师、冷雪艳老师参加会议,赵澜波老师主讲。北  相似文献   

2.
黄乃丽 《辅导员》2013,(16):128-128
<正>2013年6月5日,由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科所、朝阳区枣营小学承办的北京市教育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培训交流会在枣营小学召开,本次培训会主题为"协同为教育,携手为儿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王琪老师、冷雪艳老师参加会议,赵澜波老师主讲。北  相似文献   

3.
以印度导演西达尔特·马拉霍特拉(Siddharth Malhotra)执导的《嗝嗝老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分析主人公"嗝嗝老师"的教学生涯,以三维叙事研究空间为基本研究路径来检视"嗝嗝老师"的个人发展历程、社会关系以及生活环境空间,发现"嗝嗝老师"坚持"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和善解人意的性格特征。通过解构以"嗝嗝老师"为基点的多向人物关系,映射出社会现实中阶级分化和教育资源分配失衡问题。影片传达了"嗝嗝老师"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导向,对我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青松 《考试周刊》2013,(16):179-180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机遇。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技术支持者"的角色,实现从"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成为新时期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彰显其价值的关键。"教学促进"是其运用教育技术的本质要求,针对从"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总会遇到学生对教师"不敬"的事件发生。或当面顶撞老师,或背后谩骂老师,或给老师起绰号,严重者甚至威胁老师或与老师动手。如果老师处理不好,这些"不敬",小而言之对其本人、家庭、班级造成不良的影响,大而言之则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应考虑周全,讲究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6.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教师教学技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老师常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  相似文献   

7.
《师道》2013,(10):43
【团队简介】教育原规则研究团队,是由人称教育研究的"鬼才、怪才、偏才"的钟发全老师、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11年度)之一的张朝全老师以及教育草根专家代安荣老师于2006年3月创立的教育研究团队,以"教育秩序"为研究的基点,以"一切为了适合教育发展的秩序"为研究的目标。成立7年以来,一群有着教育梦的教师,因理想、智慧、精神的碰撞而抱团获得了大发展。迄今,团队成员出版  相似文献   

8.
<正>4月17~20日,我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教育思想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幸福""心态""阅读""积累""习惯"等几个关键词展开。"幸福感"是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讲故事是讲座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这些故事都是李老师从教30年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融入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这是一堂教师职业思想引领和教师职业幸福的分享课,让在场的老师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像和煦的春风,无言而教化万方。"特别是近年来,教育界大力倡导"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无痕教育"。"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等观念在教育教学中成为"常识",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在我国有着古老传统的教育惩戒渐渐成了教师们再也不  相似文献   

10.
对老师的老师或者更久远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称呼?叫一声"太老师",看似有趣,实则庄重,因为其中包含了对教育优良传统乃至民族精神根脉的认同和追寻。《过去的教师》一书还原了"太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和精神思想,面对他们,我们感受到的是教育的绵延与神圣。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89):168-169
<正>"亲其师,信其道"是中国的一句古训,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是教育学生爱自己的老师,要主动和老师亲近,只有亲近、喜爱老师,才能对老师所讲的道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笃信不疑,潜心研习。从我的角度看,则是指教师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是搞好教育的出发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从热爱学生开始。正如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孩子爱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从教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14,(36)
正2014年11月14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朝阳区教委、朝阳区教科所联合主办,朝阳区安贞里学区、安慧里中心小学承办的,以"民主参与、多元互动、形成合力"为主题的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社会、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研究——家长教师协会运行机制的准实验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安慧里中心小学召开=会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冷雪玲老师,朝阳区教委德育科唐京文老师,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教  相似文献   

13.
"以完整的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思想是我们每个老师在追寻着教育中的真谛。教书先育人,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做什么,成就大小,她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了我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而且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教育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一名信息学科老师,对于这门学科,同学们是普遍爱学的,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老师和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  相似文献   

14.
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倡导的"生命化教育"提到了"生命在场"这样一个概念。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中,张文质老师又用诗意的话语,发出"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呼唤,他所倡导的"以生命成全每一个健全的生命"的教育理念令多少老师黯然,却又着实使他们感动。回顾从教多年的经历,面对"生命在场"这一使命,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应该真正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真  相似文献   

15.
教育"冷暴力"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惩罚",常见的手段包括对学生态度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受访者认为教育"冷暴力"出现的首因,在于"教育理念中缺乏对学生自尊心的重视与培养"(78.2%)。其次分别是老师只根据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对差生"贴标签"(66.0%);老师压力大,不愿多花时间对差生耐心教育(45.7%);提倡惩罚的传统教育理念作祟(39.6%);不能体罚学生,老师的"冷暴力"是无奈之举(24.5%)等。  相似文献   

16.
谢咏 《江西教育》2012,(9):32-32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教师教学技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老师常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  相似文献   

17.
自从叶圣陶先生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以后,很多学校领导就常常用它来教育那些"不争气"的老师,而那些"不争气"的老师却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8.
严阳 《生活教育》2013,(3):38-39
作为教师,恐怕很少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对于这样的观点,能够接受的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因为如此,就等于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中出现了"次品"、"废品"之类,责任全在老师的身上?这样的说法一方面太过绝对化,另一方面,也给我  相似文献   

19.
祝福恩师老师在教育技术的自留地里挥汗如雨,辛勤耕耘,如今春华秋实,让我向您道一声:"老师辛苦了!教师节快乐!"感谢您用信息时代的"开山板斧"为我们大山深处的师生们送来了传播知识和开启智慧大门的教育技术"金钥匙"。名师速写焦建利老师,拥有浑厚、质朴、爽朗的陕西人性格,兴趣爱好广泛、热衷于探讨教育技术国际前沿的动态  相似文献   

20.
于欣 《考试周刊》2013,(52):168-169
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要把"亲其师,信其道"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