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昨天似乎还是个“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今天却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实际上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 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从理论上要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一) 我国改革开放17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为从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动家的大舞台”。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更加促使我们从事经济报道的同志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报道模式”,站在时代高度,发挥各自的聪明才干,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吃透的“上头”,就是要真正学懂弄通党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是完全依赖于单纯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发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优势,计划性仍然是加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今后将会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更加配套和强化。这是因为,市场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并非万能,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所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在尊重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超前地建立起能够有效防止“市场失灵”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对市场运行实行正确的导向和监控,以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国十四年来理论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其影响意义深远,对新闻理论界、教育界亦产生了强大冲击波。如何正确对待这一历史性转折,成了人们争相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们在岁末辞旧迎新之际举行了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新闻事业”研讨会,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一、重新审视原先的新闻理论与观点博士生导师宁树藩教授在研讨会上说: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志,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7,(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的根本特性文/北京·王钟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就运行机制而言,并无姓“社”姓“资”的区别,“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失落·分化·多元阅读 9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全新的阶段。 1992年春季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了“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以及判断姓“社”、姓“资”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此为思想和理论基础,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所有制结构由国家(集体)所有制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种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认识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又一次大的思想飞跃。它既是14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决策。如何深入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门科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中,记者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参与”意识。新闻记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中施展才能,就需要确立参与意识,使自己具有经济学家的慧眼和勇气。新闻记者在学习新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同时,还应沉入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去觅宝。“沉入”不仅是“身入”,更重要的是“心入”。深入实际,解剖麻雀,是记者参与市场经济的最好形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姓“社”。在新闻改革中,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而改变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变姓“社”为姓“资”。近几年,新闻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改革,严格地说,是从流通体制改革起步的。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完成由“小商业”到“大商业”,“小流通”到“大流通”,“小市场”到“大市场”的历史性变迁。流通改革可以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可见,商业流通改革这个大课题在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马向东所著的《城市商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略称《理论与实践》一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吸纳了当代先进的经济科学思想、理论、方法与技术,在总结和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城市商业改革理论的集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多年来改革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结晶,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促进开放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只有一个中心,这就是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因此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新闻单位对这个“中心”似乎还没有完全把握。如有的在宣传经济建设时没有主旋律,而是不时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王顾左右而言它”,刊登些无油无盐、不咸不淡的稿件。还有的则以一锤定音的政治结论代替科学的经济宣传,出现了股份、租赁属“左”属右,计划、市场姓“资”姓“社”的争论。使改革者和广大群众感到无所适从。有些看准了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事情也不敢放开手去干,甚至是进一步退两步,直接影响了经济建设的顺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舆论引导沈世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形成,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一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宣传这一重大理论和...  相似文献   

13.
韩庆祥博士的新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一书,是找国第一部从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学术专著。正像王锐生教授在为本书所作的序中所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哲学、经济学和人学研究需要开垦的‘处女地’”,需要更多的人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一书,探讨的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将引起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其中最首要而明显的,就是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注重市场主体即人的建设,从而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人的基础,因为人的素质状况直接制约着市场经济建设的状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当前改革过程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一书,深化了对市场经济与人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翻开了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的一页。如何适应形势要求,深化广播电视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广播电视的改革,其首要的方面则是宣传改革。宣传改革的任务,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加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也就是必须紧密结合本省本地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是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反映,就其根本属性而言,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要受到客观经济发展需要的制约。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为交换而生产。那末,用什么样的劳动生产品去交换,采用什么方式交换,跟谁交换,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取决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竞争意识。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把反映竞争、报道竞争、推动竞争纳入经济宣传的总体构想之中。说起来“竞争”在我国合法化,那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事。1980年10月17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在此之前,竞争长期被视为是搞资本主义的歪门邪道,是弱肉强食的争夺,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交换是不相容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其实,竞争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一样,都不是姓“资”或姓”社”的分野,也并非其间某一社会形态所独有,今天我们既然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发展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十四大报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博物馆事业作为一种社会分工,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博物馆也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经济宣传报道要清除“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宣传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着力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经济宣传和政治、文化宣传一样,不仅要防右,而更要防“左”,可以说防“左”比防右更重要。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必将推动人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新闻采写的改革罗以澄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形成,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出现了一场由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转型”的深刻变革。面对这一新情况、新变...  相似文献   

19.
十多年的办报经验,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企业报应该永远姓“企”,离开了企业这块土壤,企业报就没有生命力。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企业的中心工作,就是经济建设。企业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这个中心。我们企业报历来遵循“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改革和生产经营服务,为全厂职工服务”的宗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搞好国有大中  相似文献   

20.
坚持指导性强化服务性《德阳日报》罗世钊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引导舆论的工具。地方党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其指导性。指导性是党报姓“党”的十分重要的特征,也是党报的主要使命。概括起来说,党报的指导性就是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