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auser,Chomsky and Fitch(2002)(HCF)把语言机能分为FLB和FLN,同时又指出递归性是FLN特有的。Pinker and Jackendoff(2005)(PJ)从语言机能和与之相关的大脑组织等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PJ认为HCF的观点忽视了语言的许多方面,如:音位学、词素学、格等,同时也指出与HCF不同,语言是不完美的,是一种自然进化适应的结果。本文作者用生成语法的科学哲学指导思想对以上PJ的观点给予反驳,用生物语言学的理论来加以分析。同时指出,HCF和PJ的观点的相同点是他们都认为语言是与进化有关;不同点是HCF认为进化是一个因素,是外在原因;而PJ的观点在于对Darwin观点的理解的不同,PJ采用方法论上的二元论,对大脑和人体其他器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认为进化是决定性的因素。HCF在自然科学哲学指导思想下,认为自然选择是其中一个因素,而PJ则把自然选择作为进化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2.
佟郡 《现代企业教育》2009,(16):142-143
Hauser,Chomsky和Fitch(简称HCF)于2002年11月在《科学》第298期发表《语言机能:是什么,谁拥有,是如何进化的?》(The faculty of language:What is it,who has it,and how did it evolve?)一文,在语言学、生物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和连锁反应。Pinker和Jakendoff(简称PJ)出于对语言进化乃至语言研究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与HCF(2002)相左,多次撰文予以争辩,并相继在《认知》上发表论文《语言机能的独特之处在哪里》(The Faulty of language:what’s special about it?)和《语言机能的本质及其对语言进化的启示》(Thenatureofthelanguagefacultyanditsimpficafiomforevolutionoflanguage;简称JP(2005))。对乔姆斯基等人提出的唯递归性假设(therecursion—onlyhypothesis)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唯递归性假设”的提出和他们之间持久的争论在国际学术界搬起了轩然大波。本文将对这一引人注目的关于语言机能进化之争进行扼要对比和述评。并重点介绍一下乔姆斯基等人的语言器官理论。  相似文献   

3.
用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FLN)方法,以Ln^3 离子的半径、电负性、4f电子数及周期因子q(本自定义)为参数,对镧系氟化物LnF3和氢氧化物Ln(OH)3的溶度积进行非线性建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给出了两个系列目前尚缺的值.  相似文献   

4.
儿童早期音高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声调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婴儿的前语言阶段的音高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规律,为儿童语言习得领域中一重要研究课题,但迄今相关研究甚少。基频负载着声调的主要区别特征。实现基频的直接物质是声门。而此阶段的婴儿声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本文指出婴儿前语言阶段音高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应该采用对数 z-score(LZ)的方法,与此相应的频域定义取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对婴儿的前语言阶段(八个月到一岁三个月或更早)的音高进行归一化。并采用软件 Praat 进行语音分析。指出了婴儿前语言阶段的音高规律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体验观揭示出语言产生于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语言、文化、思维三位一体、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此基础上的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的出现为语言文化教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活力.笔者将该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文化定势转变现象为例,探究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永前是当代诗坛上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他的图腾诗为当代诗歌创作题材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他对诗歌语言的探求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本文试图对他的图腾诗集<神檀树>的语言策略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便携式计算机(包含笔记本和PDA)的快速普及,无线局域网IEEE 802.1 1成为目前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主流.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中采用DCF、PCF的接入机制,IEEE802.11e中采用EDCF、HCF的接入机制.对这四种接入机制的接入效率和服务质量 (QoS)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接入效率的方式,即碰撞导向工作模式与工作站数量导向工作模式.通过这两种方式使网络资源的分配更具有弹性,并满足具有不同优先级的工作站对效率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性别语言形式差异研究、性别语言使用风格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性别差异研究、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以及性别语言差异和性别歧视的成因研究等五个方面,对以往的性别语言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性别语言研究领域新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对该领域研究已达成的共识和亟待完善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新模式的采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会引起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文章从学生,教师对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适应和对语言活动的不同认识探讨了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指出网络教学新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应用语言学领域特别是语言学习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回顾和分析《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对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内容进行概述,同时指出研究中尚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强调在发展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课程对学习者心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促进作用。[1]1-2新的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在设计常规的以知识记忆和理解为目标的课堂活动之外,还应添加指向语言综合应用和深层次思维的课堂活动。在此背景  相似文献   

12.
双语教学模式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开展已成为主流,本文旨在指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纯母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分析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其与C语言课程结合的优势,探讨此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等问题,尝试为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鱼单)的绘画艺术追求作了探讨,指出其能自立门户,开拓新的审美领域,笔墨生动,妙在用水的特色和张挂润格,普及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的种族、民族、文化、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随着新移民的到来不断丰富.这也给公民身份和公民教育这两个概念带来了新的挑战.此研究指出民族国家(nation-states)建构既能适应新人口群体又能保证国家统一之新理念的必要性.文化多元的民族国家需要在统一性和多样性中寻找平衡点.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族、文化、语言和宗教多样性给公民身份带来的挑战,并强调应该通过改革公民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同时具有明显的文化、国家、地区和全球身份,还能获得参与到公民生活申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特点,结合计算机语言教学,为帮助学生备考和适应新的考试环境,协助教师教学,开发了此软件.本软件主要是根据全国(二级)C语言考试的要求,结合各个考点的实际情况,成功将笔试和机试整合在一个系统,实现考试的统一管理和智能化改卷,方便考生练习.本软件以VB为设计工具,并结合SQL语言.  相似文献   

16.
“慕课”(MOOC)时代的来临,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小微课”(SPOC)平台的问世,为大学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在线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大数据理念在语言教学领域里得到了认可.在这种宏大背景之下,文章聚焦大学英语,通过综述与分析的方法,讨论了智能化资源平台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问题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三语习得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母语(汉语)和第二语言(英语)的迁移对第三语言(日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以指导日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转换生成理论与汉英求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乔姆斯基(N.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Eugene A.Nida)的现代翻译理论为依据,立足于人类语言的共性,简要对比和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某些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求同翻译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一)Krashen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Krashen(1982)的"输入假设"是监察模式五种假设之核心.在此假设中,Krashen指出人们习得语言的方式只有一种--理解信息,即接受"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总目标中,促进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居于首位。《新课标》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手段。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多媒体技术应用发展最快,也最活跃术,促进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需要多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