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校训的确立和实践是"明明德"的过程。校训的功能就是"明明德",是"新民"。"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大学校训的核心价值。师院校训的内涵体现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校训实践要解决理解、省思、认同和常规化、制度化的问题,要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强化通识教育课程是校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应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三风"建设、校训提炼等方面着手,系统设计,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民办高校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侯梦梦 《文教资料》2014,(18):53-54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代表了一个学校的道德追求,同时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较之西方大学,我国大学校训中蕴涵特有的大学理念与文化底蕴,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追求真理的色彩不浓。纵观西方历史文化长河,西方大学校训总是与文化思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希望对更好地了解西方高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南中街民族小学是一所多民族儿童聚集的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多民族文化的沟通、理解与宽容方面,在培养学生民族自信、自强和多民族文化视野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和优势。学校以"团结、诚信、勤思、创新"为校训,以"双优、双特、双新、一窗口"为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为师生"少缺陷、多发展"创设条件,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木斋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学校,82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诚朴勤勇"的校训精神鼓舞、教育全体师生。您认为,木斋中学的核心价值文化是什么?我认为,我们的核心价值文化就是"木斋文化",这是木斋中学在82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发展确立起来的育人思想精髓,是以木斋精神为核心,以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为载体的,不断发展、不断丰满的育人思想。□您认为"木斋文化"应包括哪些内容,"木斋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剪纸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自2003年至今,育才小学校本课程《剪纸》的实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剪纸活动中,师生的创造能力不断地被激发。基于此,学校文化建设小组经过不断总结、提炼,确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剪纸为载体,打造充满童心、童趣的校园,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为此,我们提出了办学理念"为生命喝彩,为未来剪彩",校训"童年,童心,童趣"。  相似文献   

7.
<正>校训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亮点。顾明远教授认为:"校训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校风、学风中提炼出来,反映全体师生的志向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师生的言行。"这一理解集中概括了校训的内涵、范畴及作用。简言之,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核心,以文化的形式呈现,教育性是其属性特点。以校训为核心,可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优势,塑造学校精  相似文献   

8.
沐浴着均衡教育的阳光雨露,江苏张家港市又将教育视野投向了美丽学校建设。东莱小学作为经开区(杨舍镇)的一所农村小学,正面临着学校内涵发展、品牌发展的重要抉择,建设符合东莱特色的美丽学校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趁势而上、顺势而为,将校训"抱诚守真"视作文化引领,"开启七色之旅,培育美丽学生"的脚步正悄然迈出。  相似文献   

9.
浅说校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说校训湖北松滋师范学校李泽宇颁行校训,是我国学校育人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校训言简意丰,精短好记。悬之于学校大型建筑之上或教室之内,昭彰醒目,朝濡夕染,促人奋进。初版《辞海》解释"校训"说:"学校为训育河上之便利,选若干德国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  相似文献   

10.
"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之一,几千年来始终为国人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滕州市姜屯中学充分利用地处古善国故地的优势,以"为善兴学"为办学理念,依托丰富的属地文化,以"日行一善,善形一生"为校训,有效地开展了以"培育善人,弘扬善学"为总抓手的独具魅力的善文化教育,将善文化的理念全面融入学校工作之中,构建了以"育善环境""百善行为""和善管理"等为内容的首善校园文化,在善文化教育的高度、厚度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办学水平、管理层次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稳步提高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高校的校训对培育校园文化、引领正确的价值观等有着特殊意义。对校训的来源进行阐述,结合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对校训进行新的定义,并且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实际情况,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校训对高校、社会和国家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高职院校能够重视以校训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校训构建与践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院校的校训是职业院校办学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校训,可以直接触摸到该校最核心的灵魂和特质。其构建可从职业院校校训特征着手,应避免形式化、雷同化、理想化、单一化,并提出校训践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校训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校训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出发,通过对校训的德育功能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校训的德育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办学理念、道德准则、价值追求和个性特色,是学校育人理念的凝结和升华。临沂大学的校训“明义、锐思、弘毅、致远”不仅是每一位临沂大学人应该谨记和践行的教诲,而且也是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与导航仪。是临沂大学领导作风、教风和学风的标签,也是所有临沂大学人的品牌。这个品牌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竞争力。惟此,才能真正赢得社会对临沂大学品牌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5.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学校精神的表征,是凝聚师生员工精神意志、规范师生员工行为、影响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正则、修能、追远"校训蕴含着"公正平等的民本思想、修德储能的理想追求、继往开来的高远志向"等丰富内涵,关乎为人、为道、为学,凝炼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职教特质、办学追求和理想,呈现出植根本土文化、彰显职教特质、透视终极性价值观等三个鲜明特色。学校应从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等三个方面加强校训的建设和践行。  相似文献   

16.
大学自我文化意识是大学在自我历史发展下所积淀下来的自身文化意识与精神层面的意识。认识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的最佳途径是从大学校训入手,因为它是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的理性抽象,是对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炼与浓缩,对大学文化具有“自我”划分功能。作为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缩影的校训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大学精神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校训是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的积淀,以蕴意深刻的几字词语浓缩学校特色,既是师生的精神引领和行为规范,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文章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两个方面阐释校训的德育功能,分析校训的实际育人效果受到自身、学校和师生的影响,存在宣传不到位、理解不深入、认识不全面等问题。为了传承校训精神,校训育人实践的优化应聚焦加大宣传、找准特色、丰富形式、借力技术、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校训的审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分析研究大学校训的化内涵入题,进而着重剖析了大学校训审美的四种趋势:崇高美、时代美、传统美、个性美。同时指出强化校训审美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校训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训是指在学校办学核心理念指导下,用简明扼要的词句表述的、学校师生应共同遵守的训导性的规范。能够对学校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校训具有训导性、概括性、精神性、长期性(战略性)、渗透性、相对稳定性、独特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20.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集中表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对大学校训的研究尚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并且还没有形成更广泛的研究群体和较完善的研究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国大学的校训在形成时间、来源、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了中外大学校训在句式、内容、大学的性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中国的大学校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校训确定的原则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