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大学语文教师应更新观念,注重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依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注重实践性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下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扬长避短地合理运用影视艺术于大学语文课堂,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艺术修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突破教学难点,增加课堂的容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对大学与稳定教学目的主要要求有:教师上大学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为了达到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建议教师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讲述了模块化教学设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元认知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科的术语,通过对元认知理论和学习策略进行分析,探索其在大学语文学习和思维过程的重要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和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效率,对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问题,并提出教学优化策略:从语言建构与应用着手,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与情感;从提升人文情怀入手,给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从审美鉴赏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从文化传承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蒋丽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101-103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却面临着来自学生、教师、学校及学科本身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就必须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强化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将大学语文摆在重要的地位;明确学科定位,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科学素养和审美欣赏能力。追求大学语文教学的持久效力和价值,就成为大学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正视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期待、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美、巧妙设置作业和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持久效力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常民强 《文教资料》2012,(14):65-66
大学语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而又难以提高学生兴趣的一门公共课。反思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明显存在目标定位不一、教学理念不明等诸多不科学、不和谐的问题,这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大学语文教学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上,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使其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真正变成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谐理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重视教学中的情感、美感及文化因素,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始终,立足"精神成人"教育,最终使大学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启迪大学生心灵和精神、完善自我人格并走向成熟的神圣殿堂。围绕"和谐"教育,从系统与专题、精讲与泛读、知识与精神等方面切入,大学语文教学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面对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处境,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呼吁争取大学语文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大学语文教学艺术,特别是在经典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在知识涵养、情感素养、语言修养、教学思想等方面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吸引学生回到大学语文的怀抱。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教学,以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勇气及审美能力为目标,研究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知识传授中将德育、美育和创新教育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教学,以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勇气及审美能力为目标,研究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修身与成才,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精选篇章引领,多元教法得意,综合素质养成的持续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反复、长期地熏陶,让学生培养兴趣,形成学习习惯,使大学语文由课堂教学的终点变为终身学习的起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教学应根据社会和时代要求,在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需要大力加强大学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在阐述构建基于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大学语文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以期让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5.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流行语渗入大学语文教学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流行语包含着丰富的当下文化因素,可以弥补大学语文课程语言学教学的缺位,是学生积累词汇量、提高母语语言素养的途径之一,恰当使用有利于营造课堂创意氛围。指导学生积累流行语,分析掌握流行语词的构成理据和文化信息等,有助于使用和改造流行语创新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精神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从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考试制度等五大方面探索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解决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二是革新教学方法。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三个层次,即培养语言能力、培养文化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大学语文教学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开放。  相似文献   

18.
周虹云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2):115-117,176
研究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问题,探讨通过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改进大学语文教学,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磊 《时代教育》2012,(21):147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现有的教育体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必须进一步创新教育体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立足于如下四个方面可快速促进语文教育的创新:对教材进行优化与整合,高度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不断改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切实树立创新意识;健全评价模式,推动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以培养大学生语言能力,传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培育人文精神为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高职《大学语文》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关心学生健康成长为立足点,积极探索新形势新环境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