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古典短剧是我国古典戏曲中别具一格的样式。它有其自身的兴衰过程和复杂原因,也产生过许多很好的作品。在我国戏曲史上,应该有它的一席地位。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古典短剧既不同于杂剧和传奇,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脚色、演唱方式、声律体制上,对杂剧有所突破,对传奇又有所仿效。篇幅有的比杂剧短,只有一、二折,有的比传奇短,只有  相似文献   

2.
南戏与杂剧,这两种南北异地成长的戏曲,自宋元始,已相互渗透、相互吸收。正是在宋元南北戏曲文化的土壤里孕育成长了明清杂剧,因此除了承袭宋元杂剧的规范,明清杂剧在曲体结构、曲牌运用、表演程式、剧本结构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南戏传奇的传统。本文从音乐方面粗浅地分析了南戏传奇对明清杂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乾隆末年开始特别是道成年间以降,在花部戏曲兴起并逐渐取代昆曲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戏剧史背景下,传奇杂剧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由于不同戏曲剧种之间的必然相互借鉴与影响,一方面由于传统戏曲谋求生存之路的需要,传奇杂剧进入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由局部到整体的创新变革时期.这种创变的结果是复杂且值得深思的:既促进了传奇杂剧的着力创新与大胆变革,使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迎来了传奇杂剧的最后一次繁荣;又从戏曲观念和文体形态等方面改变了传奇杂剧的内部构成,在创变的同时消解了其自身的特性,也就促进了它的消亡.花部戏曲的兴起和传奇杂剧的创变这一互动的戏剧史历程,留下了值得深长思之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代报刊与近代戏剧关系密切。近代传奇杂剧作品绝大多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推动了传奇杂剧作家创作心态、作品题材、体制乃至接受方式的近代转型。近代报刊与作为大众艺术的戏剧尤其是舞台演出的关系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近代报刊促成戏剧观念的变革,并成为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的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左鹏军先生先后著有<近代传奇杂剧史论>、<晚清民国传奇杂剧考索>、<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等著作,显示了他朴实、翔实、充实的研究个性,以比较显著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长期以来相当薄弱的近代传奇杂剧的发展,为近代传奇杂剧作为一个学科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并根据作者新的资料,对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的数量作了重新估计,第一次对近代传奇杂剧的创作情况进行了细致说明;今存近代传奇杂剧剧本在420种以上。近代传奇杂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近代前期,1840-1901年;近代中期,1902-1919年;近代后期,1920-1049年。这三个阶段的传奇杂既表现出发展过程中一定的连续性,也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戏剧史特质。近代是传奇杂剧最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四册古典戏曲单元,涉及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戏曲文化。了解并熟悉相关的戏曲文化名词,对鉴赏古典戏曲十分重要。本文在单元知识短文基础上,对相关戏曲名词作些必要说明。由于戏曲是一种舞台综合艺术,本文的说明偏重于“案头文学”的赏析这一范畴,且尽量在教材范围内举例。戏曲表演(如“唱念做打”等)知识一般不予涉及。  相似文献   

8.
《清代戏曲发展史》第三章《晚清异军突起》从观点到结构、从语言到材料,与《近代传奇杂剧史论》太多相似,本文据实直陈,并对这种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提出批评。  相似文献   

9.
陈小翠是现代著名女画家,同时诗词曲文无一不精。然而这样一位才女却几至湮没无闻,直到近年才略有研究者论及。本文拟对陈小翠著作中研究者很少关注、甚至不为人知的杂剧、传奇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其早年创作的戏曲作品的重视。这些杂剧、传奇既在戏曲研究中不乏价值,也能让我们对陈小翠的婚恋观念、婚姻生活有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人们通常用“戏曲”一词来指称我国的传统戏剧戏曲,既包括现今依然活跃着的作为“国剧”的京剧艺术和各种地方戏曲,也包括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戏曲艺术的发展经历过很多辉煌的时期,但今天的戏曲艺术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它面临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它将如何传承?这是关系到戏曲在当前这个时代如何延续、如何再创辉煌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据王季思主编的带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我国的十大古典悲剧影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孩娥蜘;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恤宫秋沁 元代纪君样的杂剧‘赵氏孤儿》; 元代高明的南戏一《琵琶记从明代冯梦龙的南戏《精忠旗》;明代孟称舜的传制娇红记朴清代李玉的传奇《清忠谱补_清代洪具的传奇《长一生殿》;清代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从清代方培成的传奇炙雷峰塔》。我国的十大古典喜剧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卜元代白朴的杂剧心墙头马上》; -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元代康进之的杂剧(李边负荆);元代郑廷玉的杂剧《看毛毋奴》;元代施惠的南戏《幽…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与明传奇,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的两大高峰,在戏曲史和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戏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王实甫的《破窑记》杂剧和明代无名氏《彩楼记》传奇是元杂剧和明传奇兴盛时期的两部同题材戏曲作品,这两部剧作从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原因与剧作家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朴学大师,然其涉猎颇广,在戏曲领域亦有建树,创作有杂剧《老圆》及传奇《骊山传》和《梓橦传》。俞樾的传奇是晚清以“学问为戏曲”的杰出之作,同时俞樾还借传奇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符合当时社会“救亡图存”的进步思潮。俞樾不但正视戏曲的教化作用,而且对戏曲进行了诸方面研究,如考证戏曲等说唱文学本事、关注各种说唱文学的源头、关注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作家作品及伎艺并且在推进女性传奇作家作品方面作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代传奇杂剧发生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文体变革,这一方面增强了传奇杂剧的生存适应能力,促成它最后一次高速发展和高度繁荣;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它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促使它迅速走向消亡。近代传奇杂剧的文体变革在整个传奇杂剧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重要的戏剧史、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搜集近代传奇杂剧目录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研读了近代一位女作家的作品——《小蓬莱仙馆传奇》。作者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她确实多才多艺,工于诗词,兼擅书画。其创作才能,得到近代朴学大师俞樾和诗人杨古酝等人的赏识。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戏曲观念的建构和嬗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近代前期,文人的戏曲观念仍然较为传统,大多将戏曲看作是传统诗词的变体;20世纪初,戏曲改良运动极力提高戏曲的社会地位,使国人的戏曲观念实现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王国维的戏曲研究则从学理上确定了“戏曲”的内涵,奠定了现代戏曲学的基础;五四运动以后,戏曲观念的核心从启蒙转向救亡,从西化转向民族化,戏曲的政治属性被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7.
叶宪祖是晚明著名戏曲家,他一生著述宏富,所撰传奇六种,杂剧二十四种。他的戏曲著述,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其艺术成就,堪称明代剧坛上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作品。叶宪祖在明代戏曲史乃至整个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明代的短剧,是明代历史的产物,是杂剧向传奇过渡的一种比较有意义的艺术尝试,它实质上就是杂剧的短剧化。明代杂剧的衰落,主要原因是这种戏剧命脉,完全掌握在宫廷、藩邸、缙绅、富家,尤其是和他们相接近的士大夫阶层手里,戏曲完全变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加上朱有燉以藩王身份把持剧坛,所作杂剧多至三十一本,大都是一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思想内容很难说得上有什么价值。杂剧在这个狭小的范围里,既找不到和民间相适应的出路,只有脱胎换骨,转变为民间的新型剧种。同  相似文献   

19.
宋元时期,理学与杂剧同步兴起。杂剧在其发展中经过了萌芽、繁荣与衰退的历程,其原因固然众说纷纭,但本质上却与理学社会地位的升降紧密相关。本文试从理学嬗变中探究宋元杂剧兴衰的根源,旨在揭示理学对古典戏曲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朱有敦《关云长义勇辞金》杂剧和无名氏《古城记》传奇是以关羽为主要人物的戏曲作品,这两部作品是关公戏的代表。明代孤本戏曲选集中,以关羽为主解的单出戏被大量选入。关羽作为神的形象也广泛散见于其它题材的戏曲作品。这向人们充分表明代关公戏创作和演出的繁荣。本文选取明代这一时间横断面,考察并分析戏曲中关羽形象共时并存的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