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江  侯敏 《现代语文》2010,(7):13-17
进行语言文字舆情的监测和分析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工作往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本文对语言文字舆情作了简要论述,在定义语言文字舆情概念,说明语言文字舆情的构成要素,探讨语言文字舆情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文字舆情监测系统方案,并重点讨论了第一模块——语言文字舆情信息汇集子系统。语言文字舆情信息的汇集渠道宜以网络为主,在范围、内容、形式、时间和方法上应遵循相应的原则。本文还提出了一个确定语言文字舆情信息汇集范围的思路,简述了汇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语言文字舆情信息源的确定方法正确,覆盖范围较大,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语言文字舆情特点与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字舆情携带着语言之外的渚多复杂因素,隐藏着广泛而深刻的背景信息,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心理等有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今年的语言文字舆情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动向.本文从内容、范围、频率、争议问题、传播方式等方面对当前语言文字舆情的特点加以分析,阐述舆情产生与演化的背景因素,对未来的舆情走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是高校维稳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网络舆情在特定条件的催生下极易演变为危机事件。研判薄弱、反应滞后、冷处理为主、评估散碎等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着力于分解事件发生环节的纵向"阻断"机制构建和分化事件参与群体的横向"切割"机制构建,辅以校园网络管理的创新、公信力的增强、自我形象的调试修复、利益诉求渠道的健全等软环境建设,是确保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正确把握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会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加速其恶性发展,使其处理复杂化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高校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增强"疏导"的理念,把握正确的网络舆情引导;建立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公共事件中舆情互动机制的影响因素及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完善公共事件中的舆情互动机制。此机制既解决了现有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问题:缺乏预警和敏感性;缺乏积极和主动性;缺乏有效方式;缺乏必要的总结反思等,也满足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的客观需要,遵循事态发展规律,是科学的、有效的公共舆情事件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从基于网络舆情特征定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基于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资源萃取,以及针对学校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及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和辅助领导决策方案研究三个方面论述网络舆情管理决策平台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个基于指标控制和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监控平台,为高校网络舆情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为高校应对突发性事件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工具,提升各高校舆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舆情传播是网络舆情发生演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机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规律,为舆情应对和管理提供依据。对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理进行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宏观层面的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模式;对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事实信息的传播态势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了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态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透过语言舆情了解语言生活,从而进一步作出语言规划,这是语言舆情的本质。以语言舆情为研究视角,以云南德宏为例,对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舆情热点进行监测与调查,以此把握边疆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状况,窥探该地区语言舆情特点及基于舆情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特征,指出基于舆情的边疆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网络互动能力不断增强,加大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本文通过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将其分为生成、爆发、扩大和消亡四个发展阶段,并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宣泄社会压力,对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科学决策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因为对指向公权力的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关注而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如何导控网络舆情,化解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是网络时代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四川会理悬浮照事件为例分析了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存在的问题、根源,进而探讨化解舆情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身的特点与网络技术特点的契合,使得他们容易通过网络产生统一的、偏激的舆论情形,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而我国高校在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存在的不足,又为这种"网络——现实"模式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因此,要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要在网络制度、网络道德的建设,自动化网络监控系统,高校教师的网络舆情监控意识和能力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大众麦克风"时代的到来为旅游网络舆情应对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的生态格局、旅游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因子,提出避免误区、快速反应、全面沟通、妥善处理和形象修复等五个处置原则,希冀为应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一旦爆发会引发民心不安,为及时有效研判和引导网络舆情,提升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主题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知微事见”,从近两年国内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选取影响力指数最高的事件,基于SnowNLP模型对事件发生后政务媒体的相关评论信息进行情感分析,以可视化方式,将网民情感划分为形成期、爆发期和衰退期.并通过LDA主题模型,得出每个时期的主题分类,从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相关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把控和引导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高校危机管理视阈下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兴传播媒介的崛起、校园舆情急速社会化及"草根"舆论领袖的出现使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发展更快、影响更深、冲击力更强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可直接引发危机事件并影响危机处置过程,左右危机管理走向。高校应该从组织领导、队伍保障、教育引领、安全预警、干预领导、危机处理、工作反馈等方面入手,构建科学可行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5.
姜曼 《现代语文》2010,(3):23-25
"变异性"是文学语言的本质属性,而"变异"最终是为了实现"陌生化"。在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中,就有不少新奇性、生疏性且耐人寻味的"陌生化"的文学语言。本文具体分析了贾平凹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在激活旧词、自造新词、巧选词语、方言土语文明化、口头语言文字化这五个方面的体现及其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莲君 《考试周刊》2012,(93):36-37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由必修1到必修5组成;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设计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分为若干模块。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为视角,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应对的误区、网络舆情应对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如下观点:网络舆情的特征为对事件反应迅速、传播方式快捷、信息交互性强、传播主体隐蔽、传播内容复杂、影响广泛、控制难度大。目前网络舆情的应对误区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部门对民众意见置之不理或态度暧昧,二是政府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压制。网络舆情应对方式改革的思路为:认真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成熟社会心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笔者最后指出,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必须始终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I-space(信息空间)模型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和产生根源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它由舆情发布者指标、舆情要素指标、舆情受众指标、舆情传播指标以及区域和谐度指标五个指标群构成,分别展现舆情的地理分布、来源、传播渠道以及舆情内容的性质和受众的反应。同时针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及预警预报,研究了不同指标的量化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更加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舆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舆情风险评估是开展舆情引导的重要环节。在新传播环境下,开展舆情处置需要关口前移,科学把握舆论的生成和演化规律,构建更加科学的舆情风险评估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舆情事件性质和责任部门的舆情回应能力列为舆情主体一级指标,将舆情强度、舆情态度、舆情增速列为舆情本体一级指标,将舆情对社会及受众的影响列为舆情客体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了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研究发现,相关舆情信息的社交媒体扩散度、境外媒体扩散度、境外媒体态度,舆情事件的模糊性、相关性等因素,以及舆情回应机制建设等,是决定舆情风险等级高低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表达个人意愿的重要渠道.正确对待网络舆情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控制与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入手,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总结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就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进行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