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既牵涉到两岸关系发展,也牵涉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所以这一地区的领导人更替所带来的政治影响远远超越了地区的范畴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立法委员"选举开始,以国民党马英九、民进党蔡英文、亲民党宋楚瑜为代表的三组候选人将为获得未来四年的台湾地区领导权,争  相似文献   

2.
3月18日,台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微弱多数胜出,他将成为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百年老店国民党在选举中惨败。台海两岸关系下一步将如何发展,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5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捧着母亲秦厚修的骨灰,绕行台北兴隆路旧宅。骨灰盒上"厚德修身,一生忠党爱国;慈母良师,永世难报亲恩"的挽联,映入了人们的视野。"厚德修身",正是秦厚修名字的渊源所在,凸显出这位出身湖南宁乡,因内战而流离到香港,在生下马英九之后又一路追随国民党来到台湾的大家闺秀在传统中华文化熏陶下出生、成长的背景。1952年,马鹤凌一家从香港迁居台北。  相似文献   

4.
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及其竞选团队针对瞬息万变的竞选态势,灵活地采用各种传播策略,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舆论环境和竞选氛围,最终赢得大选。虽说"大选"归根结底是党派之间的政治力量的比拼,但隐藏在背后的政治传播策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方面来考察马英九在这次选举中采取的政治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亢霖 《中国新闻周刊》2007,(28):36-36,38
陈水扁的"入联公投"大动作,目的并非要为台湾"拓展国际空间",而是要创造一个岛内的政治议题,为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造势  相似文献   

6.
作者曾在现场见证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三次选举,这次的选举,在他看来,尤为冷静台湾3·22选举,终于产生了多数人事先预期的结果。但马英九的得票率之高,仍让很多观察家感到意外。200多万票的大比数优势,奠定了国民党的胜利,对于这个曾经沧桑、在野八年的百年老店,这次胜利将会是一个战略性拐点。海外舆论对于2008年5月20日之后的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多半给了积极乐观的期许。  相似文献   

7.
胡萧在博鳌握手的时刻,刚好处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尘埃落定之后、下届领导人就职之前;而胡萧会短短20分钟所谈的内容——《纽约时报》评述说.这是两岸关系的重要分水岭  相似文献   

8.
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方的民进党,“谢苏配”还是“谢叶配”已有最后的版本。8月13日,谢长廷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宣布,在美国的前“行政院长”苏贞昌几经思考,终于答应谢长廷的邀请,出任其副手,参与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从两岸双向"三通"变成现实,到"胡六点"的出炉,看似只有区区16天的时间,但中央的谋篇布局,早在这一年的春天即可看出端倪18年来,作为两岸唯一没有落下每次"海协""海基"协商的采访者,台湾《中国时报》主任记者王铭义却在2008年连"栽"了两个跟头。第一次发生在这一年的春天,报道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王铭义判定胡锦涛不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报道的框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论文聚焦新华社对1996、2000、2004和2008前后四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报道.以每次选举结果公布为基准点,选举前后10天以后的新华社报道为分析样本,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华社报道的基本框架、叙述方式,认为四次选举报道从框架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政府"和平统一"的对台政策、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立场以及海内外华人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是我国对台政策"文攻武卫"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     
《档案与史学》2011,(7):3-3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慷慨就义。  相似文献   

12.
透视唐飞和台湾当局的“新内阁”5月20日,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就职。“新内阁”也完成交接,正式“出炉”亮相,开始运作。担任这个“内阁”龙头的,是新任“行政院院长”唐飞。唐飞生于1932年,江苏太仓人。国民党“空军官校”32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当局“空军飞行官”、“中队长”、“大队长”、国民党当局驻南非“大使馆”武官,“空军  相似文献   

13.
继提出“两国论”的李登辉之后,台湾地区选举胜出的领导人陈水扁的竞选“搭档”,即将就任台湾“副总统”的吕秀莲成了全世界主张统一的中国人又一口诛笔伐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1930年4月,国民党当局在南京晓庄师范查获中共中央秘密出版物《布尔塞维克》杂志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画像等,表明晓庄师范已然成为中共南京地下组织活动的重要据点。国民党当局改变了此前“勾结反动军阀”冯玉祥的事件定性,转而指向事件背后的中共地下组织,造成中共晓庄支部和南京市委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7月4号是美国国庆日,加上今年又是辛亥革命满百年,美国在台协会特别选在这一天举办孙中山与美国特展,首度对外展出孙中山在美国推动革命的相关文件史料。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致词时藉机表达希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已经定下“马萧配”对阵”谢苏配”的格局。两种搭配各有各自的优势和软肋.这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方志敏是我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历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红十一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胡逸民是国民党元老,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事法官、江西高等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杨虎诚驻京代表、国民党中央监狱长等职.这两个政治主张和立场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1935年相识于南昌北营坊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并在此演绎了一段特殊的"囚友"之谊.  相似文献   

18.
台湾“三合一”选举犹如选民对民进党“政府”的不信任投票。“蓝军”则以马英九“第一战”做诉求,大举反击民进党,使此次大选成为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  相似文献   

19.
"信誉是需要长期培养的。所以,不应该单一地责备中国的文学界。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无法做干净的事情。唯一能做的,是大家都努力来打扫。"2012年,不会是世界末日,但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俄罗斯和美国的大选,朝鲜面临关键的一年,叙利亚局势的动荡,伊朗和西方的冲突……经济上,欧元区债务危机还将持续,中国有可能出现地方债务违约……  相似文献   

20.
1926年11月,由中共广东区委派回的滇籍党员李鑫成立了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揭开了党在云南有组织、有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序幕。1929年至1930年,云南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党组织的一批创始人和领导人,如省委书记王德三、宣传部长张经辰、省委委员吴澄、李国柱和李鑫先后牺牲。1935年后云南地下党恢复重建,遵照中央指示,在工人、学生、农民等各个领域发展革命力量,并严格遵循党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斗争方针。在养精蓄锐的蛰伏期,谨慎、稳妥地打入国民党及地方实力派党、政、军、宪、警、特等各部门,发展组织、搜集情报、培养基础、蓄备力量,极大了削弱了国民党对云南的政治统治,为后来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本期摘录云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1946年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向中共西南局作的党组织报告,供党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