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片段回放:一、分组探究(环保小队共有10名同学,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学生有三种猜想:①141厘米;②高于141而低于142厘米;③低于141而高于140厘米。针对  相似文献   

2.
片段回放: 一、分组探究 (环保小队共有10名同学,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学生有三种猜想:①141厘米;②高于141而低于142厘米;③低于141而高于140厘米.针对学生的三种猜想,黄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  相似文献   

3.
片段回放: 一、分组探究 (环保小队共有10名同学,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学生有三种猜想:①141厘米;②高于141而低于142厘米;(勤低于141而高于140厘米。针对学生的三种猜想,黄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  相似文献   

4.
某次听了潘小明老师上“平均数应用题”一课,深有感悟。在这节课的练习部分潘小明老师做了一个设计:1.出示: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40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多少?2.学生尝试解答。3.选择:A.(140 142)÷2=141(厘米)B.缺少条件,不能做。C.全班学生平均身高在14  相似文献   

5.
我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曾出过这样的一道题:某班有男生22人,平均身高140厘米,女生18人,平均身高142厘米,全班学生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题目出示后,有一个学生的列式是(142+140)÷2=141厘米,这种解法显然错了。为了避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时间,而影响整个教案的实施,我说,这种解法没道理,就让其坐下。想不到下课后,这个学生问我说:“老师,我的解法为什么是错的,我不理解,我们  相似文献   

6.
【实录】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平均数”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又长高了不少。谁愿意告诉大家自己的身高?(五位学生汇报身高:149厘米、146厘米、136厘米、132厘米、142厘米)师: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计一下这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生1:我估计可能是142厘米,因为平均身高应该接近中间身高。生2:我估计可能是141厘米。因为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17厘米,所以,我想平均身高应该与最高身高相差8.5(17÷2)厘米,所以是149-8.5≈141厘米。生3:我想可能是140厘米,但我说不出理由。师:大家的猜想很丰富,也很真实。究竟这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相似文献   

7.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平均数”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又长高了不少。谁愿意告诉大家自己的身高?(五位学生汇报身高:149厘米、146厘米、136厘米、132厘米、14厘米)师: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计一下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生1:我估计可能是142厘米。因为平均身高应该接近中间身高。生2:我估计可能是141厘米。因为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17厘米,所以,我想平均身高应该与最高身高相差8郾5厘米,所以是149-8郾5≈14厘米。师:究竟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你有没有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自主验证,全班交流)生3:(149+146+136+132+142÷5=141(厘米…  相似文献   

8.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平均数"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又长高了不少.谁愿意告诉大家自己的身高? (五位学生汇报身高:149厘米、146厘米、136厘米、132厘米、142厘米.) 师: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计一下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 生1:我估计可能是142厘米.因为平均身高应该接近中间身高.  相似文献   

9.
师 :谁能告诉老师 ,我们班有男、女生多少人?生 :我们班有男生25人 ,女生20人。师 :根据这两条信息 ,你们想到什么?生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14倍。生2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45。……师 :根据以上四条信息 ,你们能不能选取其中两条 ,提出一个问题?生1 :我们班有男生25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45 ,女生有多少人?生2 :我们班有女生2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14 ,男生有多少人?生3 :我们班有女生20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45 ,男生有多少人?生4 :我们班有男生25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14 倍 ,女生有多少人?师 :…  相似文献   

10.
一些题目中,已知条件里没有数据,比较抽象,解起来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味道,这时,就可用“设值”法,即对题目中缺少的条件假设一个数值代入进去(当然,假设的数据要尽量方便计算)。有了具体数值参加计算使人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例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男生平均身高138厘米,全班平均身高13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分析与解初看似乎缺少人数这个条件,实际上答案与具体人数无关,因为男、女生人数存在倍数关系。假设女生30人,则男生20人,全班50人。列式为(132×50-138×20)÷30=128(厘米)例2正方形边长增加20%,周长增加()%,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一、比的意义1.同类量倍数关系的比较——初步认识比的意义(1)师:谁能说一说咱们班男、女生各多少人?(生:男40人,女33人)对咱们班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方法?生1: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女生比男生少几人?生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师:这些问题各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生1:我是用减法比较的。生2:我是用除法比较的。师:今天咱们继续研究用除法进行比较。(2)研究40÷33师:40÷33在本题里是谁和谁在比较?它表示什么意思?(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好,大家听清楚,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我们又可以说成是…  相似文献   

12.
袁大坤 《四川教育》2006,(10):46-46
在一次数学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出了一道课堂练习题:三·一班有男生29人,女生17人,女生增加多少人才占全班人数的一半?较多学生通过列方程:2(17 X)=29 17,解得X=6。教师看着不对,于是有了下面一段热闹的“循循善诱”:师:女生是不是三·一班的人?(生:是)师:增加的女生是不是三·一班的人?(生:是)师:女生增加了,全班人数有没有改变(?生:有)师:女生增加了X人,全班总人数就增加了多少?(生:X人)师:应该怎样列方程式?在这样细致地引导下,学生列出了方程:2(17 X)=29 17 X,解得X=12。从这个看似热热闹闹的教学片断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不妥:①教师的…  相似文献   

13.
钟世文 《江西教育》2002,(18):29-29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册“分数除法应用题”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生: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师:根据这一信息,你们想到另外的什么信息?生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14。生2: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师:根据以上信息,你们能不能选取其中两条,提出一个问题?生3:我们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女生有多少人?生4:我们班有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14,男生有多少人?生5:我们班有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男生有…  相似文献   

14.
[教例] 师:你们班谁读书最好? (学生们推荐了其中的一位女生。) 师:(请该女生站起来)你是不是这个班上读书读得最好的学生? 女生:(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师:你的回答很妙!说是吧,不够谦虚;说不是吧,心里又不愿意,你很聪明。师:请班里读书有困难的同学站起来。(学生的目光集中到一位男生身上,该男生难为情地低着头慢慢站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一、唤醒——发掘潜能教例: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的一个精彩的片断。师:你们班谁读书最好?(学生们推荐了一位女生)师(请该女生站起来):你是不是这个班读书最好的?女生(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师:你的回答很妙!说是吧,不够谦虚;说不是吧,心里又不愿意。你真聪明。师:请班里读书有困难的同学站起来。(学生们的目光集中到一位男生身上,该男生难为情地低着头慢慢站起来。)师(抚摸着该男生的头,问站着的女生):他读书一定能超过你,你信不信?女生:不信!(师带着该男生一遍又一遍的读课文第一句话,读了三遍,男生读熟练了。)师(…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估计1米,提取生活经验)师:有谁愿意告诉张老师,你的身高是多少?生:我的身高是1米34厘米。生:我的身高是1米28厘米。……师:张老师穿了双高跟鞋,现在的身高是1米72厘米,是指从哪儿到哪儿?生:从脚底到头顶。师:那谁来估计一下张老师身高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来,在老师身上贴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数学第六册应用题例5:三年级第一组有6个同学,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36厘米、141厘米、139厘米、137厘米、135厘米、140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相似文献   

18.
小学五年制数学教材第四册,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安排了几倍求和、几倍求差应用题,它是这册中应用题教学的难点。下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一、基本训练(时间:5分钟左右)可从复习比多(少)求和应用题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引入新课。如:1.二年级一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全班有多少人?2.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少4人,全班有多少人?解答后,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要求全班有多少人,必须知道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数已知,男生的人数未知,所以必须先求出男生的人数。  相似文献   

19.
案例: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40 页。 师:(学生测量了部分物体的长度后)你们现在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 生:(脱口而出)老师,你能告诉我们您的腰围是多少吗? (其他学生哄笑并大声响应。) 师:(一愣,然后亲切地)当然。不过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你们猜老师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生:104 厘米。 生:40 厘米。 生:60 厘米。 师:估得准不准,还得动手量一量才知道。但今天老师这里只有直尺,没有卷尺,怎么办? (生沉思片刻, 有学生陆续地举起了手。) 生1:跑上讲台,拿着米尺,小心翼翼地围着老师的腰绕了一圈。看一看大约是62 厘米…  相似文献   

20.
[题目]三(1)班有学生6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多2人。这个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根据题意画出线段示意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