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DTA作为抗凝剂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较小,但有时EDTA会引起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此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降低(EDTA 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EDTA-PTCP较为罕见,现发现1例,报道如下。1资料38岁男,体健,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全身未见明显瘀点、瘀斑,口腔黏膜无出血,牙龈少许渗血。白细胞9.8×109/L,血小板24×109/L,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象,有输血史。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一周后复查:白细胞14.21×109/L,血小板7×109/L,予丙种球蛋白25 g冲击治疗5 d,血小板无波动。糖皮质激素治疗3周血小板提升也不明显,考虑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逐渐将激素减量。一月后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连用2 d后复查血小板升高仍不明显,但外周血涂片示血小板散在、易见,遂考虑假性血小板减少,将抗凝剂改为肝素重新检测,复检4次血小板均正常。2讨论EDTA-PTCP曾有报道[1-2],其特点是无临床出血症状,多次血小板检测结果均较低,血涂片镜检易见血小板聚集现象,甚至成片分布。资料显示[3]EDTA依赖性假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理.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在末梢血仪器检测法、LT计数法、静脉血液EDTA-K2以及枸橼酸钠抗凝的前提下,进行血细胞PLT法等计数,同时严密观察涂片.结果:78例患者中,EDTA-K2抗凝血涂片聚集有大量PLT的有40例,其PLT在末梢血涂片与枸橼酸钠抗凝中分布比较均匀,没有任何聚集的现象,经研究判定为依赖性假性PLT减少症.其大血小板引起的有20例,小红细胞与细胞碎片引起的有9例,采血不顺有3例,其他因素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PLT)有6例,对初次检验与重新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小板计数减低的不明因素,检验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其他的检测方法进行复查,从而有效的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防止误诊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对慢性再障(CAA)31例、重型再障(SAA)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TGF-β1及RT-PCR检测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EL1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的量.结果表明:SAA、CAA组比正常组、SAA组比CAA组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P<0.01).可见再障患者的TGF-β1水平高于正常组,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处理.方法 对7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GT)61例(82.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引起5例(6.8%),重度妊高征引起8例(10.8%).对血小板<50×109 /L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大部分GT患者在产后1周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应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对花生四烯酸,氯化钙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的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潘生丁对胶原诱导的兔洗涤血小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潘生丁与牛磺酸合用时对胶原诱导的兔洗涤血小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兔血小板的IC_(50)比潘生丁单独使用时小,两者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巨核细胞、血小板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显微镜检测巨核细胞,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4项血小板参数,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贫血组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增加,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是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重要特征,且与功能相关,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对慢性再障(CAA)31例、重型再障(SAA)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TGF-β1及RT-PCR检测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EL1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的量.结果表明:SAA、CAA组比正常组、SAA组比CAA组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P〈0.01).可见再障患者的TGF-β1水平高于正常组,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CD62p及hs-CRP水平,探讨这些指标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测定100名糖尿病患者CD62p,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SysmexXE2100测定血小板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2DM组MPV、PDW明显增大,PLT计数降低,CD62p表达明显增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P<0.05).PDR组MPV、PDW、CD62p、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NPDR(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高糖作用下血管内皮的损伤而引起血小板过度活化加速血管病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Heinz小体又称变性珠蛋白小体,笔者遇到两例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患者,为其做血小板计数时,发现Heinz小体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 ,血液分析仪在我国普及使用 ,相对于传统的显微镜计数具有检测方便、快捷、客观和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其使用的影响因素较多 ,特别是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对该计数方法的影响因素有系统认识 ,我们参照了近年来有关研究和同仁们共同探讨。1 仪器工作原理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是利用光电二极管控制液量将血细胞悬液吸进微孔管 ,当每个血细胞通过微孔时 ,均取代等体积的电解质溶液使电阻增大 ,产生相应脉冲 ,脉冲幅度大小与微粒大小成正比[1] 。血小板随红细胞一起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 ,根据不同的域值分别计算出血小板和红细胞数…  相似文献   

11.
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古代罗马人创造的.十三世纪以前,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罗马数字来计数。罗马数字只有七个:I(1),V(5),X(10),L(50),C(100),D(500),M(1000)。这七个数字在计数时,不论排列在什么位置上,它本身所表示的数值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12.
不同强度的规则运动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首次研究了同等条件下不同强度的规则运动对血小板内源性NOS的影响.实验将35个健康青年男子分为四组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结果如下:(1)中强度规则运动明显降低舒张压,增大脉压,小强度规则运动在增大肺活量上最为突出,而大强度规则运动在以上方面作用不明显;(2)中小强度规则运动后,血小板内NOS活性和血浆NO含量均明显升高,而大强度规则运动后NOS活性和NO含量没有明显升高.结果表明:中小强度规则运动在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血栓形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于发病12 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43例,于直接PCI术前后多个时间点检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并分别分析与心肌酶峰值及校正TIMI帧数(CTFC)的关系.结果 中性粒细胞计数丁卣接PCI术后24 h达到最高值(8.22±3.00)×109/L,术后7 d降至最低值(4.30±1.44)×109/L;血小板计数丁术后72 h降到最低值(195.3±61.0)×109/L,术后7 d恢复至基线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基线值与CK峰值(r=0.406,P=0.008)和CK-MB峰值(r=0.388,P=0.011)正相关,术后24 h最高值与CK峰值(r=0.623,P<0.001)及CK-MB峰值(r=0.528,P<0.001)的相关性更为密切.血小板计数的基线值(r=0.347,P=0.024)和最低值(r=0.355,P=0.027)分别与CTFC旱负相关.在调整了相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后,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计数对CK及CK-MB峰值的独立预测价值更高(B=0.678,P<0.001;β=0.441,P=0.004),PCI术后72 h血小板计数(B=-0.330,P=0.032)对CTFC有独市预测价值.结论 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急件期尤其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与较大的心肌梗死范围相关;而血小板计数的最低值越低,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程度越差.  相似文献   

14.
以FeSO4为原料,在添加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存在下,氧气氧化Fe(OH)2可直接生成纯相非晶δ-FeOOH.研究了EDTA浓度、初始pH对δ-FeOOH形成的影响.使用TEM、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在EDTA作用下的氧气氧化Fe2 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柳氮磺胺吡啶在临床广泛用于溃疡性结炎及克隆氏病的治疗,其不良反应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历较少见.就将目前观察到的1例血小板减少病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与血小板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于发病急性期和稳定期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血中NO含量;用光电比浊法和免疫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同时检测正常对照15例[结果]血清中NO含量在发病急性期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1).同时,PAgT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ADP<0.05,PADR<0.01);而血小板GMP-140在急性期和稳定期较正常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塞发病急性期随着血中NO含量的增高,导致PAgT受抑,血小板GMP-140水平减低.  相似文献   

17.
海蛾提取物抗血小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海蛾提取物PL-1,PL-Ⅳ和PL-Ⅺ对血小板释放反应和聚集性的影响,实验发现,PL—Ⅳ明显抑制兔血小板5—HT释放,延长大鼠肝素凝血酶凝固时间(HTCT).PL—Ⅰ和PL—Ⅳ和PL—Ⅺ对花生四烯酸、胶原、CaCl_2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均具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台湾捐血中心、捐血站或捐血车上所使用之血小板震荡器,绝大部份属于进口医疗器材,保养维修所费不赀.因此,本研究特协助台湾加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W-ESPRTechnologyCo.)利用田口质量工程的方法执行该器材摇荡机构之研发.首先,邀请研发与制造部门的研究员与工程师针对国外进口各型别之血小板震荡器进行分析,找出能维持血小板震荡器摇荡频率在每分钟70次之4项关键因子与水平;其次,以L9(3^4)直交表依4项关键因子与水平,由台湾加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制作9部血小板震荡器原型机执行部分要因实验;第三,找出最佳因子水平组合,针对该项组合先执行每分钟摇荡次数的预测,再进行实际之检视,经由验证结果,皆能达到预期规范之需求.本研究协助台湾加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所研发之血小板震荡器,比捐血中心自国外进口之血小板震荡器稳定度更佳,且价格只有进口器材之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一种重要螯合剂,可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配位形成1∶1的具有超强稳定结构的金属螯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医药、食品、纺织印染等行业.大量EDTA的应用导致其在环境中的逐渐积累,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自1998年EDTA被首次报道可生物降解以来,国内外已针对EDTA的生物处理开展了广泛研究.本文总结归纳了目前已报道的EDTA降解菌株及其降解性能,指出EDTA的降解效果与微生物类型、EDTA金属螯合物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概述了涉及EDTA降解的微生物菌群、降解基因与降解途径;针对EDTA高度稳定、可生化性差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关于EDTA降解优化调控的方法策略,主要包括外源物质添加、生物强化、工艺调控等;未来可从EDTA降解菌株的筛选分离、EDTA降解菌群的快速增殖以及EDTA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国内机采血小板临床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 ,机采血小板具有均一的免疫学特性 ,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小 ,临床疗效显著。机采血小板献血员除应具备全血献血员的基本要求外 ,还必须做血小板计数 ,机采前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应≥ 15 0× 10 9/L。机采血小板质量的优劣 ,关键指标之一是血小板数量 ,因此 ,机采前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是机采献血员筛选的一项重要指标。本中心机采血小板工作开展近两年 ,随着临床的需要 ,机采血小板量有所提高 ,机采献血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为了探讨机采血小板计数、筛选情况、采集血小板的循环血量与血小板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