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而决不是死记硬背,要努力纠正对“智育”内涵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残缺性。尤其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的注意力一定要从死盯学生的分数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上来。另外,还要正确把握“教师为主导”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如当教师提出某一个问题时,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创造条件让其“七嘴八舌”回答。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掌握了语文这种基础工具,对于学习其他各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在正确认识复式教学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复式班语文教学,搞好复式班语文教学。复式班语文教学如何搞?我们认为要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特别要根据复式教学的特点,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关键。复式教学有哪些特点?归纳起来可以说有“三多两少”,即同一节课内兼顾的年级多,教学内容多。课内自动作业多,直接教学时间少,同一年级的学生少。这些特点,其中不少正是复式班课堂教学的难点。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要进行听、读、说、写的训练,需要较多的直接教学时间,朗读、复述和讲故事等课内活动,其声浪又  相似文献   

3.
一、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而决不是死记硬背,要努力纠正对“智育”内涵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残缺性。尤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憎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的注意力一定要从死盯学生的分数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上来;要坚决克服“师道尊严”的观念,不能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师是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另外,还要正确把握“教师为主导”的培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如当教师提出某一个问题时,应让学生物所欲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创新”的翅膀就是想象。人类的想象过程 ,就是一个创造力发展的过程。在小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五个“点”上做文章。一、在教学观念上要注重“关键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正确的教学观念。如果一位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分数 ,满足于学生的“标准答案” ,沉溺于机械重复与死记硬背 ,照本宣科 ,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创造才能也将被扼杀。在这方面 ,一个关键是教学思想要“活”。…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摘     
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复式教学渊源于德国。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也进行复式教学。一九○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复式教学自日本引入我国,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一、复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复式教学直接教学时间少,学生独立作业时间和自学时间增多,可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局面;可以克服教师不讲学生就不学的沉默状况;可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利用直接教学,指导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花一定时间教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复式班课头多,直接教学时间少,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接教学时间,依据教材,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会“自学”。1.在内容上明确重点。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所在。复式班更需要这样做。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的生字时,教师要抓住“假”、“威”、“纳”三个比较难理解的生字重点教学。讲“纳”字时,先让学生看字典中“纳”字的三条注解,然后读书上的句子(森林里的野猪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特征。创造力突出地表现在创造思维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应把重点放在创造思维的培养上。王摒弃所谓的标准答案和标准化考试我国的学校被称为是制造“标准件”的工厂,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力,没有个性。近些年来推行的所谓“标准化考试”,更是雪上加霜。这种考试基本上全是老知识,于是题海练习、复习提纲、参考资料等等就自然应运而生,学生成天被老师逼着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陷入“题海书堆”望不能自拔,哪有时间去消化!如果是…  相似文献   

8.
要重视复式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安徽望江县麦元乡中心小学陈友根复式班教学关键是“动”、“静”搭配。根据这一特点,在“静”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动”中进行听、说、读的训练。“静”中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复式班语文教学要体现现代...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就是运用不同思维方法思考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一、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必要的认知活动,而掌握“双基”正是开发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只有在明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个高层次目标的前提下,把“双基”训练抓扎实、抓出成效,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  相似文献   

10.
复式班教学不同于普通班,复式班学生应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治能力、排干扰的能力.一、自学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复式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复式教学,因教师直接教学时间少,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多,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直接教学尽量做到形象直观,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自动作业力求形式多样,按教学要求设计.不能单纯为填补时间空白而安排大量的抄抄写写.自动作业教师在课前有目的地准备好,并让小助手布置、检查.学生在学习或某方面有进步,老师应及时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形成一种主动、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从小养成严谨的学风.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关键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要开发创造力,就应该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做起。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是创造性思维中三个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传授知识,而且要注意结合教学的实际,加强这“三性”的训练。 (一)加强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心智活动畅通少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联想到较多的概念,从而能很快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在地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体点说,就是在小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人格。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13.
复式班学生学习独立性较强,课堂上能自行支配的时间较之单式班学生要多,自学能力的作用尤为重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复式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一是要激发自学兴趣;二是要增设自学环节;三是要创设自学机会;四是要教给自学方法,培养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14.
复式班中“注提”实验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四环节山西/张继光“注提”实验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在儿童已有的口头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儿童书面表达的兴趣,提早作文,扩大作文量。通过写作实践,掌握写作的基础知识,培养作文能力。而复式教学“三多”、“两少”的...  相似文献   

15.
在复式课堂教学中,“静态”时间多,“动态”时间少。学生要在一节课的一半以上时间的自动作业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特点,放弃主导作用,仅让学生无休止地抄书、写字或做机械性练习等等,这就使教学失控,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复式教师应在“静态”教学中扎实抓好下面三个环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复式教学的特点是直接教学时间少,自动作业时间多,为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才能适应复式教学的需要。一、“动”、“静”搭配要科学动静搭配问题历来是复式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搭配恰当,教学计划就能完成,目的就能达到,教学效果就会好;搭配不当,课堂上就会出现顾此失彼,效率就差。复式教学中的动静搭配,必须遵循五条原则:1.实践性原则。要求教师设计教学时从实际出发,要考虑教材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单式教学来说,复式教学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薄弱环节。但是,只要我们抓住复式教学的固有特点,充分挖掘和发挥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优化教法,就能够提高复式课堂教学质量,完成素质教育赋予的任务。一、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复式教学直接教学时间少,这是不利因素,却又蕴含着潜在优势,即复式班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就要去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要求,克服“满堂灌”、“满堂问”的弊端,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抓住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要把着力点放在哪里?根据我的调查,要放在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上。从教的现状看(一)不注重教给方法。复式教学是农村小学的一个特点。我镇共有五十八个教学班,其中复式班便有十六个,占教学班总数的27.6%。复式教学直接教学时间少,独立作业时间较多。本来可以改变教师独占课堂、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的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9.
人的发展依赖于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实践活动是学生主体得以发展的基础 ,创新教育要求老师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促进思维的发展。复式教学是通过“动”“静”交替教学来完成同室多级多学科任务的 ,所以它具有时间少 ,任务重的特点 ,为了克服这一矛盾 ,我们精心设计“动”“静”教学 ,使“动”“静”皆为学生思维发展营造条件。现以宝剑山复式实验点为例 ,谈谈复式班学生课堂中的创新思维活动。一、“静”时自学 ,“内储”展示思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在教学中 ,要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注意掌握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蔡文伯 《教书育人》2005,(11):37-37
考试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教育创新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规范性考试方式,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学生,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智能培养;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具体说来,目前的考试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