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加启 《体育科技》2013,(5):16-17,21
以苏北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苏北地区五城市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旅游经历、旅游动机、体育旅游认知、体育旅游需求以及影响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等特征,对于打造苏北地区体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竞争力、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和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并能满足人们缓减压力,释放自我的需求,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苏北运河水域生态体育旅游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利的政策支持及优越的生态区位条件等发展优势,但是同样也面对项目开展的不连续性、单一性、重复性、定价不合理及省内外同类旅游的竞争等劣势和挑战。深挖文化内涵,加强项目、纪念品的开发,加大媒体宣传,依靠节事、赛事做足旅游企业促销,灵活定价机制,抓住地区发展机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建立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的长效对接机制是苏北运河水域生态体育旅游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柏建清 《体育世界》2010,(12):46-48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开展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作为锲入点,就如何加强苏北农村地区体育组织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制约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组织建设的主要因素有:经费不足、场地设施缺乏、组织管理法规缺乏制度化及长效化、管理人才和指导人才的缺乏、农民自身的特点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供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0年至今,体育旅游研究引起我国学者广泛关注已有十几年时间,但当前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仍比较模糊.界定清楚体育旅游的概念是开展体育旅游研究基本前提.通过国外体育旅游概念的追溯,对我国学者对体育旅游概念研究的分析,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对体育旅游概念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新疆多民族地区体育节事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新疆体育节庆活动数量众多,各地态度积极;大型体育赛事旅游少,本土民运会是主流;体育会展旅游已成为新疆节事旅游的一种新方向.提出开展主题体育节事活动,力求多样化、立意新颖的表现方式发展新疆体育节事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加快广东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翁家银 《体育学刊》2006,13(5):36-39
体育旅游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使消费者通过旅游的形式体会体育活动带给人们的乐趣,满足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广东省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广东省体育旅游事业应该加强宏观管理与合作、加大对体育旅游的宣传、加快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建设、大力培养广东省的体育旅游经营团队、加强各省市的合作以开辟体育旅游的大市场等。  相似文献   

7.
莆田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与调查法,分析莆田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特色.莆田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好,区位条件优越.提出综合开发体育休闲旅游资源、针对性地进行市场促销、构建体育休闲旅游发展配套体系、加速培养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黑龙江省曾经是我国冰雪体育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但近些年,黑龙江省的冰雪体育旅游受到来自全国多地的竞争和威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调查等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黑龙江省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上存在的优势和制约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客观地提出了制约黑龙江省开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对策,以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区域性特色冰雪体育旅游文化,形成冰雪文化发展与体育文化发展互补、并进.  相似文献   

9.
南通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南通体育旅游资源的种类及产品开发.南通市民参与体育旅游的调查结果表明:市民参加体育旅游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和增进交往;喜爱参加的体育旅游项目是武术、篮球、水上运动等;参加的主要形式是同朋友或家人一起结伴进行,多数市民每次体育旅游的心理消费价位在100元以下.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体育旅游等南通体育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苏北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苏北农村居民属于标准体育人口的比例非常低;绝大部分苏北农村居民利用非正规的场地设施进行体育锻炼,且体育参与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制约苏北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体育设施和锻炼场所""、不懂得锻炼的方法,不知道如何进行锻炼"、"没有兴趣"等;标准体育人口和近似体育人口无论在客观健康状况还是主观健康状况上都优于偶然体育人口和纯粹非体育人口。最后,针对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