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当代青年作家东西和鬼子的创作有着惊人的相似,都迷恋于讲述"苦难"和"死亡"。东西与鬼子在叙述日常苦难和生命消亡的过程中敞开自己的生命空间,承担人世间的苦乐,获得辽阔的生命空间,实现了生存与生命的意义;同时也寄寓了作家对人的生存状况和时代困境的深沉思索。两位作家的创作给我们带来了广阔的思索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作家中,余华以其极具先锋性而著称.在他的创作中,暴力、死亡、生存构成了余华先锋性倾向的关键词.通过对余华创作中的暴力叙述和死亡叙述以及对人的生存困境深层次的追索,去追寻余华创作中的先锋性,可以从中得到让我们思索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死亡叙述,是《金瓶梅》与《红楼梦》文本叙述中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两部作品在死亡场景描写、死亡意象设置,以及死亡的叙述功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金瓶梅》传达出的是“善恶有报”的道德劝戒,而《红楼梦》在体现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倾向的同时,也把我们引向了对生存的悲剧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个性而又最为悲剧性的一个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人生极为深刻的生命体验,向现代中国读者充分展示了人的生存困境和灵魂深处无法自慰的精神痛苦。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思想品质,使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看似平淡、素朴的叙述背后,隐藏着一个鲜明生动的自我,显示着作家独特的存在。他通过设置个体说话人、改变叙述人称、叙述身份等方式,将他丰富、生动的个体生命熔铸进小说的叙述过程,使作品打上了深刻的作家自我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阎连科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充满着死亡的书写。但他并不是像先锋小说作家一样,把死亡当作观赏和把玩的对象,而是在死亡中融入生存之思,通过死亡威逼之下生命的避让、妥协、抗争的无谓和救赎所付出的生之代价,再现生命的无奈和苍凉,同时也表达了作家自身对生之柔弱的悲悯。  相似文献   

7.
房媛 《华章》2012,(21)
《活着》是一首演绎生命、讴歌生命的歌.余华以一种淡漠的话语基调,用一种近乎冰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故事,在悲剧性氛围里发掘种种人性的善良和光辉,凸现人格尊严的力量,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相似文献   

8.
《贵人》的文本是关于生存的叙述,通过讲述一个叫素的女孩的生存故事,揭示了当代“都市边缘人”的生存危机。小说没有建立道德评判的篱墙,不动声色的叙写中蕴含着现实的深度,表现出作家对都市边缘知识分子生命走向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
苏童的新历史小说常常通过死亡书写关注平凡个体,呈现出碎片化和日常化的特征。苏童笔下的死亡书写主要表现为死亡符号的异质性、死亡图景的节制叙述以及文本内部的循环结构,传达了作家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与肯定,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刘志 《成才之路》2009,(30):73-73
悲剧性作品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生动深入地展示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突中有价值的生命如何被否定或毁灭的过程.深刻尖锐地揭示了社会、人生中人的生存和追求无法得到圆满解决的生存悲怆性。悲剧性作品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理性启迪。对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有重大的作用。以学生解读悲剧性文学作品时普遍的心理反应为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依据,悲剧性作品的教学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1.
国外死亡态度量表发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展开对死亡态度的研究,至今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在发展过程中,死亡态度量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初期推动了死亡态度的研究,随着死亡态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应用于死亡态度量表,促使其不断发展,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回顾死亡态度的发展其实就是回顾国外死亡态度研究的历程,希望通过回顾这一过程,对国内死亡态度研究的开展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老年人在生死观上表现为不怕死,而当真正面临死亡时,又呈现出恐惧的一面。此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原因。解决老年人生死观和生死态度之矛盾,一是要突破人们对死亡的避讳,二是避免用革命英雄主义生死观看待自然死亡,三是要对老年人进行生命教育,提升其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减死刑是汉代一种重要的刑罚.两汉时期的减死刑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与赎死属于不同性质的刑罚.宫刑及徙刑作为减死刑也需分作不同阶段进行讨论.减死刑在两汉时期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减罪序列.  相似文献   

14.
生与死是辩证统一的,但人们往往出于生的渴求而畏惧着死,或由生而畏死,或因死而贪生,生活在死亡恐惧的阴影之中。只有当人们舞场脱死亡恐惧,直面死本身,从而向死而生时,才能真正领悟生的意义和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死学”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所创立。傅教授将中国心性体认本位的“生命学”和西方对死亡现象做客观研究的“死亡学”统合为“生死学”。为了使每个活着的人、尤其是离死亡尚远者都能从对生死的研究中获得教益,提升现代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品质,还需要大力开展生死哲学的研究。本文将从生死学、生死哲学产生的学术及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生死学与生死哲学的学科特征、主要研究的议题,并阐述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传统死刑观的负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死刑观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笃信死刑的正当性;二是极力追求死刑的威慑效果;三是容忍过度发挥死刑的复仇功能。在传统死刑观的影响下,国民崇尚死刑,依赖死刑,动辄希望判处罪犯死刑,对死刑适用的正当根据和必要限度缺乏足够的认识。传统死刑观阻碍中国死刑立法的现代化和现代死刑适用标准的确立,导致法官和政治决策层对慎重适用死刑持抵触态度,并且可能使合法、正当的死刑案件裁判面临来自社会舆论非正常压力,应当扬弃。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细胞死亡研究中出现的坏死、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生理性细胞死亡、形态发生性死亡、细胞自杀等概念;着重讨论了细胞凋亡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自杀之间关系,明确细胞死亡有两种模式:细胞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鲁迅与陀氏的死亡意识,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他们对待生的态度。鲁迅和陀氏都描写死、恐惧死,但在探索生与死这个哲学命题时,却表现了明显的文化差异。然而,他们又存在本质的一致,那就是他们在试图越超死的沉思中都将个体的生命与人类生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拜伦的死亡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乐死的传统认识相悖离:一方面他将死亡看作是客观存在,是对自然的回归,悖离了基督教文化中人的生死属于上帝的传统轨迹;另一方面,他视死亡为生命的最终归宿,生命只有短暂的存在,没有永恒,对抗着基督教文化中将人的归宿指向为上帝的天堂,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的彼岸理想。这种死亡观指向性内含着积极抗死、追求生命意义的超越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彰显出强烈的死亡意识。小说刻画了主人公在面临死亡时焦虑、恐惧的心态,也叙述了主人公力图超越死亡的心路历程,这一切都体现了罗斯在哲学意义上的"先行到死"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死亡的看法是相通的。"先行到死"观源自于罗斯自身的犹太性,其最终意旨是"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