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现行的比较实用的主要有: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课题研究、理论培训、微格教学等等。但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关键的是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大量阅读。但事实上,有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阅读这个最基本的途径。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所以,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起来,要把读书看作是一种自觉的学习方式,多阅读,勤阅读,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底蕴,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多读书。”这个观点已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很多学校都安排了固定的教师读书时间,要求教师阅读相应的专业报刊与论著.教师的发展确实离不开读书,至于读什么书,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是专业书籍.作为老师.专业是我们的根。把根留住,因此,我们重视阅读教学类的报刊,教学类的理论书籍,这无可厚非。但是光有这些“此岸”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3.
如今,在教育界里“教师专业阅读”的口号喊得很响,这应该说是一件太好事。照例,口号喊过之后,就要立即投入行动。却好多学校并非如此,而是端出诸如“教师专业阅读有无必要”、“教师专业阅读读些什么”、“教师如何开展专业阅读”等一些几乎是无聊的问题.让班子成员讨论,让教师讨论。结果是不讨论也罢.一讨论就七嘴八舌、莫衰一是.以致一个学期下来,教师的专业阅读还是原地踏步。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法宝,因此,如何有效推动教师阅读也就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课题。一、提升校本教研实效,启发教师专业阅读自觉当下,教师读书少、不爱读书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校本教研活动的低效。在多数教师看来,是否读书并不影响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但实际上远非如此,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便会发现,课堂上同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要带头读书 朱永新教授有一句话经常被引用:“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阐述了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广大教师并没有对读书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从实际层面上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发展甚至整个教育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本刊约请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局长、校长和教师,他们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朱永新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1]的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读书应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需,但教师并非都能体悟读书之内蕴,我们需要追问读书的几个问题:教师在坚持读书吗?教师怎样才会坚持读书?教师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该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根本的抓手。这个“经济实惠”的教师培养的方法已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所接纳所认同。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校在教师的专业阅读上舍得花大钱,为教师采购大量的教育教学专著。每年或每学期开展赠送教师专业书刊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前各类学校都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许多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不仅让教师在所教学科上“深挖洞”,而且在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上“广积粮”,努力让教师具备“长方体”素质(“长”指所鲜明的教学特色与专业特长,“宽”指相关科学知识面宽,“高”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一些学校还特地为教师成长设计了“发动机”:读书沙龙、案例反思、随笔提升……但仔细审视这些计划时,明显有以全面量化代替传统定性考核的倾向。那么制订教师发展目标到底应该坚持和贯彻哪些原则呢?  相似文献   

9.
博客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以校园博客为载体,以教师专业自觉和教师教育研修为路径.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坚持“在教育中”、“基于教学”、“为了学校”三个基本点,借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协进”三种形式全方位、多层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科学地将搭建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技术载体运用到教师专业自觉、生命成长以及教师研修管理的研究之中,改变了教师培训的他律模式.采用博客的形式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自觉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是校本研修的崭新途径.是学习管理的崭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从国家到地方大环境下的宏观指导及培训工作,学校环境下的校本活动,教师自身的不断反思、研究等等,这一切从不同层面制约着教师专业的进步和发展。而教师自身的觉醒和成为自发的学习研究者的主观意愿,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做到勤读书、善反思、重实践、乐改变,因为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通道和自觉选择。一、勤读书,以渊博的知识教育人读书会增长见识,作为一  相似文献   

11.
真正“不爱读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导致学生阅读状况不理想。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在“阅读环境”建设方面多下工夫。首先,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图书馆在专业乃至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其次,学校应承担教育责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再次,教师应更新陈旧的知识性教学模式,构建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全面推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学校管理者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日益僵化的应试教育体系下专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表现为工作积极性下降、职业懈怠感上升、教育创造力降低。提倡中小学教师在专家引领下大量开展专业阅读,以增强教师的知识底蕴,扩大教师的视野胸怀,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中小学教师专业阅读要遵循"‘不务正业’,博览群书;不走弯路,直奔大师;‘不求甚解’,为我所用"的原则,按照"好读书,善读书和读好书"的策略开展专业阅读,力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厚德载物、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3.
学校常常邀请教育专家、教育报刊主编、特级教师、名师来校作课程改革、教师“专业阅读”、教师“专业写作”、教师专业成长等内容的报告。作为一名分管教学、教科研的业务校长,就往往坐在这些专家、学者、名师的边上主持他们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构建自主、高效、优质课堂,突出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我们应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呢?在熊晓珑老师的《让专业成长伴我们前行》(《河北教育》2011年第1期)一文中给出了答案,“新课改要求教师心中有书,读专业、读历史、读哲学,什么经典都找时间阅读,与崇高的人类精神对话”.是的,教师站在文化的讲台上,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灵动、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给学生以启迪.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因此,我认为阅读对于教师成长应该是第一的.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专业的阅读和写作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以多样的、与时俱进的栏目从多方面感召和引领中学数学教师爱上阅读和写作,使其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有“行动”、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小学语文“阅读考级活动”的实践过程及反思。阅读考级活动过程中,学校在阅读时间、阅读书源、阅读考核评价上给予保障,并形成了可操作的个体阅读考级评价体系。阅读考级活动使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刘波 《今日教育》2015,(3):40-42
让教师的阅读更有专业味,这是当下推动教师阅读所需要关注的。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的自我觉醒,也需要学校为教师的专业阅读搭建更好的平台。2015年,《现代教育报》推出了一期《当阅读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专题。在这期专题中,周国平先生谈到,"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他认为,"老师读一些教育教学类的书,厨师看炒菜的书",都是为了实现专业、职业的发展,如果只读这些专业书,不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周国平先生作为知名的学者,其阅读无论从量还是质上,都已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他的关于阅读的观点,对于阅读量较大的教  相似文献   

18.
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历史教育界的共识,并有人提出了“阅读一实践一反思”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将阅读放在首位,说明阅读对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重要。历史教师的阅读可谓包罗万象,但最主要的是专业阅读。因为,历史细节的刻画、历史动因的探析、历史想象的驰骋、历史感悟的闪现、历史意识的积淀,乃至历史教师教育风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历史教师的专业阅读。尽管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论等方面的知识对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或缺,限于篇幅和讨论范围,本文试图从历史专业的视角分四个层次阐述历史教师的阅读。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近年来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策略方面所倡导的教师“自我反思”策略,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推进中的强制性和操作中的模糊性等诸多影响和制约其有效性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和回答教师的教学反思究竞“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应从完善学校相关机制入手,进一步拓展、调整教师的教学反思视阈和反思策略,力促教师养成自觉、自主进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门外汉”的反思与自觉走上教师岗位已十年有余了,对所从事的历史教学,总觉得是个“门外汉”。这不是自谦,而是有缘由的。一是我的大学本科专业是教育学,由于从中学时代对历史很感兴趣,所以在大学期间将历史作为辅修专业进行学习,既然是辅修,也就缺乏系统性,故我的历史专业可以说是“先天缺陷”;二是我在走上中学教师岗位时,面对没有“教育学”这门课的现实,选择了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