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吴文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他从1984年开始参加计算机普及活动,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作为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和领队,吴文虎教授连续15届带领中国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堪称国内信息学奥赛的领军人物。在带队过程中,吴文虎教授发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十几岁  相似文献   

2.
吴文虎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对计算机教育有较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永铭 《大学生》2012,(20):34-35
2012年7月25日,我乘坐K3次国际列车从北京出发,历时6天5夜,7月31日抵达莫斯科;8月5日午夜时分踏上由莫斯科开往海参崴,覆盖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程的240次列车,历时7天7夜,8月12日午夜时分抵达海参崴;8月14日从黑龙江黑河入境回国。21天的旅程,仅仅在莫斯科的那一个晚上是在床上度过的,其余的20个晚上全部睡在火车上;21天的旅程,走过的铁路距离长达18000公里,涉及中、蒙、俄三国,纵贯了蒙古国南北,横跨了欧亚大陆东西,体验了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运行里程最长和停站最多的客运列车。  相似文献   

4.
1954年夏天,应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的邀请,中国少先队派出了由15名队员和3名辅导员组成的代表队,赴保加利亚的黑海之滨参加国际少年夏令营。在那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队员们同来自六个国家的小伙伴们共同度过了快乐且充满意义的假期。时光如梭,半个世纪后的2004年5月12日,部分当年到保加利亚参加夏令营的辅导员和队员  相似文献   

5.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罗马尼亚的教授罗曼发起的。第一届竞赛是1959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当时参加的有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苏联和罗马尼亚六个国家。1963年南斯拉夫参加了,1664年蒙古也参加了。  相似文献   

6.
罗婞 《大学生》2015,(5):76-77
大概由于内心藏匿着对火车旅行意义的光复,"一生一定要有一次搭乘全程国际列车"的想法就此萌生。2014年5月,我在俄罗斯完成了一个教育相关的志愿者项目,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用一周去跨越的想法,成为了必须。项目开始时间早,学期结束得晚,去程需要努力压缩到最短,于是,搭乘火车从莫斯科回北京就这么定下了。姑娘你啊,甭急!我查询了相关车次的信息。比较奇怪的是,莫斯科到北京的车次与北京到莫斯科的车次不同,并不是由中国国旅代为销售的,在网上查不到相关信息——多数人的方向都是由北京至莫斯科。这让我忧虑  相似文献   

7.
吴文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总教练。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应用汉语的非特定人语音识别及理解系统的数学建模与系统实现,信息技术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影响等。他指导并带领中国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14年,累计获金牌29枚、银牌16枚、铜牌12枚,每一届成绩都名列前茅。摄影:李秋弟记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利用…  相似文献   

8.
贝加尔湖     
蒋志刚 《科技文萃》2005,(11):51-56
我早已向往贝加尔湖了.我因为到俄罗斯达乌尔斯克国际自然保护区考察蒙古瞪羚,在从莫斯科到赤塔途中,乘飞机到伊尔库茨克,花3天时间考察了贝加尔湖,感到那里实在太美太蓝,太大太深了.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著名华裔学者、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田长霖应我国国家教委之邀,到北京参加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结束后,李鹏总理在中南海单独接见了他。4月7日晚上,在田长霖教授上午参加西安交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七年八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这届年会由苏联组委会主持。参加大会的国外学者约一千二百人,来自五十多个国家,苏联学者有六百人参加。以龚育之、舒炜光教授为正、付团长的我国学者二十六人出席了大  相似文献   

11.
施剑松  罗德宏 《成才之路》2009,(24):I0013-I0013
香港大学在京招生面试,约700名高分考生参加面试,预计最后招生30人左右。录取率不到5%。提前一天”单独面试。的北京文科头名刘庭梅给港大教授留下深刻印象,但尚未确定录取结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学系周德远教授收到“齿抡转动国际会议”的邀请信,该会议于1995年9月在保加利亚的索非亚举行。——国际学术会议信息@承峰~~  相似文献   

13.
1991年 3月14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举行“纪念巴黎公社120周年学术座谈会”。3月25-27日,中国学者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列宁与二十世纪”国际学术圆桌讨论会。4与4-7日,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在苏州举行学术讨论会,主题是当前非洲国家政治体制典型剖析。6月21-25日,中国苏东史研究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了俄国史学术讨论会。7月5-6日,中国拉美学会在北京召开“世界新格局与拉丁美洲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开学伊始,在南京金陵中学校园里传颂着一则喜讯:被同学们誉为“金中计算机才女”的应届毕业生林希德在8月23日结束的第15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一枚银牌。载誉归来,在机场出口处,身着奥赛队服、身材修长、长发披肩、手捧鲜花的她,在国家队总教练吴文虎教授和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12日至15日,我应邀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这是我第10次到北京。这是一次关于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心理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的400多位学校领导、心理教师参加了这次盛会。会期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但会内外我收获颇丰,视野大开。  相似文献   

16.
史挥戈 《科技文萃》2000,(11):137-138
1920年10月,21岁的瞿秋白以北京<晨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去苏俄考察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11月7日,他抵达哈尔滨,参加十月革命庆祝大会,与会者"起立唱<国际歌>,声调雄壮得很."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国际歌>,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后来,他到了莫斯科, "差不多随处随时都可以听见",那时"苏维埃俄国就以这歌为国歌",瞿秋白才真正理解 <国际歌>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23日至29日,由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MAПPЯЛ)主办,莫斯科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国际中学生俄语奥林匹克竞赛在莫斯科举行。36个国家和地区的314名选手参加了本届竞赛。  相似文献   

18.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3):129
2012年3月26日,衡水学院副院长王守忠教授及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中心负责人前往北京参加了与美国芝加哥康考迪亚大学教育合作洽谈会。芝加哥康考迪亚大学副院长Alan E.Meyer、国际交流中心主任Peter Renn和海裕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刘文裕博士参加了会谈。  相似文献   

19.
2014年6月5日至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联合举办的世界语言大会在江苏苏州成功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会议期间,本刊对伊琳娜·博科娃总干事进行了专访。博科娃女士,保加利亚人,1952年7月12日生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并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1977年进入保加利亚外交部负责人权事务,曾担任保加利亚常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的政治与法律事务主管,并作为保加利亚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哥本哈根(1980年)、内罗毕(1985年)以及北京(1995年)举行的联合国妇女平等大会;作为保加利亚议员(1990-1991年和2001-2005年),她参与起草了对保加利亚加入欧洲联盟发挥重要作用的保加利亚新宪法,发起了欧洲委员会议会首届欧洲人权公约研讨会;曾任保加利亚外交部长和保加利亚与欧洲联盟关系协调员(1995-1997年),后任保加利亚驻法国和摩纳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2005-2009年)、保加利亚共和国总统在法语国家组织的个人代表。在担任保加利亚欧洲一体化国务秘书和外交部长期间,博科娃女士一直努力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作为许多国际专家网络以及公民社会的活跃分子,特别是作为欧洲政策论坛的主席和创始成员,博科娃女士致力于弥合欧洲分歧,倡导对话、多样性、人的尊严以及人权等价值观。她自2009年11月15日起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2013年再次当选总干事,是该组织当选的第一位女性总干事。作为总干事,她积极投身于促进全民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文化对话和科学合作的国际运动中,领导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倡导记者安全以及言论自由。她还是联合国秘书长发起的"教育第一全球倡议"指导委员会执行负责人、宽带委员会副主席。除了母语外,博科娃女士还讲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任职期间,她积极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并被授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2012年5月)、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5月)。在访谈中,博科娃总干事就中国在教科文组织发挥的作用、"妇女和儿童教育特使"的意义、中国青年学子未来的发展、多语种教育的推进、《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文修订版出版的作用等发表了看法。在稿件采访、整理过程中,本刊参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博科娃总干事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稿以及在世界语言大会上的致辞稿的部分内容,得到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苏州市教育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表感谢!  相似文献   

20.
学术交流     
11月16日,苏联国民教育组织者培养、进修指导委员会主席、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组织者培训系主任、莫斯科教育学会主席、教育学博士、教授培·伊·沙莫娃来北京教育行政学院进行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