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锐  胡炳仙 《教育探索》2003,42(4):20-22
创造性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具而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与真正的科学研究相比较而言,创造性思维在研究性学习中具而自己的特点,因而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中培养与发展创造性思维,其相应的措施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只而明晰研究性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与内涵,探索创造性思维培养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才能更好地实施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个人或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能力,而创造思维能力则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以提高创造思维能力为中心目标的创造思维训练在创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维训练更为有效呢?实践证明,在辩论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最为可行,最有实效。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满足社会及学生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是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开放性的自由和谐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磨炼学生坚韧不拔的创造毅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就知识、智能结构合理人才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力图通过自身的教学活动,阐述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5.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 ,独立地开展研究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着自己的智能结构 ,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着丰富的感受、体验。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 ,是凸显学生主动性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教学历来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 ,并以学生自能学习为目的 ,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即是重在养成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使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有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传统物理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项目化学习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力培养的一种实施路径。整合学科项目化要素和创造力培养相关理论,设计面向创造力培养的项目化学习模型,能显著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水平以及灵活性、解决社会问题等维度的水平。在项目化学习中,合理选择创造性的学习内容,构建真实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并适当融入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训练,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能。  相似文献   

8.
黄美丽 《学周刊C版》2014,(3):153-153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萌发都起着强有力的作用。针对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我结合在中学的物理教学和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实践来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培养创造力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激情,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萌发都起着强有力的作用。针对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我结合在中学的物理教学和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实践来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自觉地结合起来。学生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的有机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对研究性课题主动进行探索、分析和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以及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当前,教育部已将研究性学习列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利于中小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但在职业学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明显不足。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从整体看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等确实不如普通高中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职学生就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研究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在我校科技兴趣小组的科技发明活动中,探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从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就被称作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有很大好处的.而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里面也特别指出要运用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苏光 《当代教育论坛》2003,(12):116-116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创造思维与个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切实的培养,使学生创造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把课堂教学从现成结论性知识的传授转移到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来。不仅教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发展认知的能力,特别是敢于…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过程性特点,它将思维、实践、过程与创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新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改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利用好第一节化学课,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授课中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重视设计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的热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在课常里研究性地学习,意味着教学要围绕问题而展开.新教材采用的是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语篇阅读,开展语言能力训练和语言知识学习,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个人或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能力,而创造思维能力则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以提高创造思维能力为中心目标的创造思维训练在创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维训练更为有效呢?实践证明,在辩论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最为可行,最有实效。一、在辩论中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1.创造思维与辩论的统一性。创造思维与辩论在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