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是永恒的话题,有对英雄的敬重之情;有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有对领导成功人士的敬仰之情;有对爱人的关切之情;有对孩子的关爱之情。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特殊的职业把师生紧紧相连。所以,教师的爱中又多了一种用激情播撒的灵魂之爱,那便是师生之爱。  相似文献   

2.
心 理 学告 诉 我 们 :中 学 生 的 青春 期 特 征 使 他 们 对 爱 情 有 了 朦 胧的 渴 求 ,这 种情 感 的 奔 涌如 洪 水 ,疏 则 通 也,堵 则崩 也 。强 行 地 禁 止会 有 禁 不止 、有令 偏 行 ,既 然 如此 ,何 不 疏 而导 之 ?从 爱 情 谈 起,用 名人 崇 高 的 爱 情 范 例 来 激 起 他 们 对理 想 的 追 求 ,来 衬 出 他 们“ 爱 情 进行 时 ”的“小 ”来 。 我 们 也 是 过 来人,也有 着 情 窦 初开 的 时 候 。 当 年马 克思 、燕 妮 至 纯 至真 的 爱 情 ,曾使 我 们 羞 于 言 爱 ;宋 庆 龄 、孙 中 山建 立在 民 族 情 感上 的 爱…  相似文献   

3.
教育爱是教育由他律走向自律,再由自律走向自由自觉的精神质素,我们应该对教育爱有更多的关注。爱的存在包含有主体、客体、载体,爱的发生有知、情、意、行的共同参与,爱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境界。教育爱是各级教育工作者对所有受教育者的爱,教育爱的发生也必须有教育工作者知、情、意、行的共同参与,教育爱是精神境界的爱。  相似文献   

4.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是冰心为光华学校的题词。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有爱才有情,有情滋生爱!爱和情只有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它的预期效果。开展班集体建设,我认为应从"爱"开始,从"情"入手。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种温暖,足以让冰雪消融;有一种关怀,足以让大地春来;有一种感动,足以让阳光熠熠;有一种希望,足以让万物复苏。如此这般的温暖、关怀、感动、希望汇聚在一起——这就是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人师者,也不例外。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暖心,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时刻沐浴爱的阳光,从而达到春风  相似文献   

6.
梁艳 《考试周刊》2013,(23):94-95
<正>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又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提高。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一、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师生相互信任。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  相似文献   

7.
王定文 《宁夏教育》2013,(7):128-128
著名教师斯霞,将她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作为教师,自从融人了这项远远大于自己的宏伟事业,对爱的珲解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爱更是一门艺术。试想,家长为什么认为把孩子交给教师会很放心?在孩子心目中,教师的话为什么总是真理呢?那么,为人师者怎样在教育教学中把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滋润学生的心田呢?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通过本次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长辈的爱,并以多种实践的方式引领学生留意人们对爱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爱,培养孩子孝敬长辈的意识,做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家庭的好孩子。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初步感知整组文本:《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师:父母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都是人间美好的感情。这些美好的感情犹如甘泉滋润了我们的心田,如同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世上的爱有千万种,但有一种爱最无私,它不要求你的回报,只要你过得好,这种爱的就是母爱,就是…  相似文献   

9.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是冰心为光华学校的题词。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有爱才有情,有情滋生爱!爱和情只有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它的预期效果。开展班集体建设,我认为应从“爱”开始,从“情”入手。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春雨,似拂面和风;有一份情,无私而博大,绵绵不断,情意深长。这就是母爱,永远都是不求回报,无私地付出。  相似文献   

11.
“千古情人独我痴”——试论贾宝玉之情的深层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的性格基点,也是理解和把握这一形象的关键点。贾宝玉之情,本质上是对灵秀女儿的珍爱之情,对柔弱的、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儿们的呵护之情,对薄命女儿们的悲悯之情,对恋人林黛玉的深切挚爱之情,对无情之物的仁爱之情。贾宝玉不同于一般的"情痴情种",贾宝玉之情,更不同于一般的俗情。他的情,"为天地古今男女所共有之情,为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尽之情"。他"把对个别女儿的爱扩展为对所有女儿们的爱与同情","不但及于众人,而且及于众物",真正践行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胞物与"思想,是一种"广范围高境界的情",一种"最博大、最崇高的情",是天地间之大爱。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校学生对语文、数学、外语格外重视,而对政治课却缺乏热情。作为政治课教师,如何增强政治教育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内驱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一、教师以情和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情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是促使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以情和爱为基础来创设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良好氛围,会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变得富有人情味,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因为教师的微笑、点头等饱含情意和关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是调节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会使学生对教师倍感亲切。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有了这些情和爱作…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爱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母亲。有一个节日,可以让我们对母亲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母亲节。还记得吗?母亲的怀里,有你儿时的酣梦;母亲的眼中,有你年少的轻狂;母亲  相似文献   

14.
宋晓玲 《考试周刊》2011,(17):213-213
爱是一种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为人师表,对学生正面教育,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循循善诱,才能让学生在爱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用心绘真     
喜欢文学的我,对阅读有一种偏爱,它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让我从中寻找奇迹,保留着求真的梦想。每一次写作,都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叩问,让自己的真实情感从笔尖流泻出来,就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惬意。我爱写作,它使我无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育是辐射教育全域、全程的意识形态教育。我们就是要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开始,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最终达到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  一、加强师生心理沟通,以情育情  教育事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包括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爱,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对师长、对同学的爱,对集体的爱,进而扩大为对祖国的爱。这种由浅入深的情感教育,靠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比如说,教师微笑的表情、温柔的手势、亲近的动作、高雅的举止等,都可以给学生以强烈的亲切感,使学生感受到师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送 一 朵 由 26个 字 母 组 成 的爱 情 玫瑰 ,给 情 人 节 那 个 最 美 的爱 人! 把 你 要 给 他( 她 )的 话 翻成 英 文 ,加 上 爱 的 备 注 ,这 些 话语 里就 充满 爱 情的 味道 了 ! A— Accept ( 接受 ) — — 爱 他 ,就 接 受 他 的 一 切 ,甚至 他的 缺点 。 B— belief  — — ( 信任 ) 不 信 任 对 方 的 爱 情 , 只 有分 手的 下场 。 C— care (关 心) — — 关 心 的 程 度 正 好 表 现 你 对他 的重 视程 度 。 D— digest (消 化) — — 将 他( 她 )的 爱 意 消 化 吸收 ,会 发现 ,自 己更 美好 。 E— …  相似文献   

18.
王琦瑶是当代著名女性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角,小说以王琦瑶四十年的情与爱为主线。书写一个女人的史诗,更展现一段时代风貌。小说中的时代背景影响情与爱的取向,情与爱的发展折射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每当听到这首熟悉的 《沂蒙山小调》时,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身 为沂蒙山的女儿,对沂蒙,对家乡,有一种特殊的情 感,我爱沂蒙,爱她的一山一水,爱她的一草一木,爱 她富饶美丽的山水。在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上, 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回首过去,展示自 己的风采,展望未来,沂蒙前程似锦,沂蒙的大好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是一种为人生的哲学,爱构成了这种哲学最本质的特征。这种爱不但是爱人,而且也爱自然,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爱对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来讲,是一个弥漫性的范畴。西方哲学以求取真理为目标,所以爱智慧,因此可称为真理之学、智慧之学;中国哲学以建构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在内的美好社会为目标,所以它是爱世间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