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依据包容性创新的作用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的契合性,找到了收入分配结构、内需和产业结构3条路径,利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包容性创新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3条路径的有效性,并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包容性创新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 包容性创新能够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分区域来看,包容性创新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助推力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逐渐递增的态势.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通过包容性创新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鉴日韩新发展经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娟 《未来与发展》2012,35(6):39-43,38
我国2010年人均GDP达到了4 393美元,按世界银行2008年收入分组标准已正式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成员。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存在"中等收入陷阱",而日、韩、新3国是国际公认的成功跨越国。本文以统计数据勾勒日、韩、新3国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用翔实资料总结其经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提出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启示,以期为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彩娟 《未来与发展》2012,35(10):45-48
我国2010年人均GDP达到了4 393美元,按世界银行2008年收入分组标准已正式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成员。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存在"中等收入陷阱",而阿根廷、智利、巴西三国被国际公认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本文以统计数据阐明阿根廷、智利、巴西三国在上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特征,用翔实资料分析其失败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提出了我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启示,以期为我国成功跨越这一陷阱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经济面对增速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寻找和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指出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这抓住了化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转型升级的要害。那么,怎样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从根本上看,要靠全面深化改革。一、只有创新驱动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5.
古耀杰 《未来与发展》2012,35(6):44-47,83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处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羁绊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妥善解决,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出现经济增长趋缓局面。"中等收入陷阱"方面的研究目前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在梳理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宏图 《科技风》2012,(21):250
当前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需要从多方面改革完善发展,从而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能否避免重蹈其他新兴经济体"中等收入陷阱",世行给中国开了个"药方"。这剂"药方"是良药还是毒药?其中引起争议最为激烈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建议符合国情吗?应该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对待,不可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传统福文化在经济视角的再解读,从"经济红利"、"改革红利"及"人口红利"3个方面,获得了新的观点与方法,为解决当前经济问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寇宏伟  陈璋 《科学学研究》2020,38(9):1579-1586
不发达国家独特的技术进步过程是分析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起点。本文对此过程进行阶段划分,按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转移性技术进步阶段、替代性技术进步阶段、创新性技术进步阶段。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方式及需求规模的变化是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最终本国需求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本国需求规模越大,跨越难度越低。同时,本文采用2011年-2017年我国28个行业年度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检验,结果符合本文假说:需求规模越大,自主研发成果越多。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管理》2017,(2):6-12
农业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农业企业的发展。从企业创新主体建设意义及国际比较上引申开,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业企业创新主体建设的状况,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企业创新主体建设状况,是我国当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创新驱动的需要,而具体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则离不开农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本刊记考在深圳专程采访了致力"成为推动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主要办量'的翱科公司与其创始人--副主席兼策略总裁高秉强及技术副总裁、翱科半导体公司总经理陈凯博士.  相似文献   

12.
科学界有一句格言,“创造的秘诀在于求异”。异,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树一帜。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特异”一类的人。他们勇于发表异言,乐于坚持异见,善于运用异思。总之,他们的特征是标新立异。“异”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有人曾把“异想天开”贬斥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呢?异想,使我们摆脱了控制性观念的束缚,使我们超越了常规式思考的限制。有人也将“见异思迁”一词用来讽刺某些在事业上不安分守已的人,这也是不恰当的。须知,这个“异”正是创造本能的体现。山…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从其产生以来,自然界是否存在客观辩证法问题一直是争议的核心。辩证法概念发展的一般哲学史含义同德国古典哲学的特殊转义是造成自然辩证法概念理解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哲学史背景下对辩证法概念进行文本学考察,是判别自然辩证法概念真实含义及其合理性的最可靠依据,是深入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前提,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完整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芬 《科教文汇》2011,(8):163-164
喜欢活动、需要快乐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中间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在活动化教学活动中,他们要摸、要闻、要尝、要听、要唱、要跳、要画、要写:在和伙伴们一起活动时,要说话、要进行思想交流、要模仿别人,要探索、要创造、要驰骋于想象的天地。他们积极参与其问,兴趣盎然,领悟了学习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从而充分发挥了个性.提高了他们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5.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6.
蔡鸽 《科教文汇》2013,(2):131-132
0—6岁的儿童年龄较小,生长发育较快,孩子的营养、吃饭问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一个比较关注的话题。而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挑食、厌食导致体重超标、营养不良,本文在基于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生理和家长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晓军  王昕 《情报科学》2000,18(2):180-181,184
"参考文献"、"引文"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常用的两个学术用语,针对目前某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本文从信息的角度论述了这两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与"世界第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经济为全球所瞩目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效益也较过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外资企业蜂拥挤般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并迎来了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文献角度与医学原理,分析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一句中的"痒"字,对历代医家的理解作疏解,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展开了探讨。同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吴志春 《科教文汇》2014,(36):223-224
“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根”与“跟”的神话哲理进行阐述,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探讨文化寻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