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千 《中学生电脑》2004,(11):13-13
谈到病毒,自然让人想到广为流行的蠕虫病毒,其中一类蠕虫病毒比较特殊,采用脚本程序编写,比如臭名昭的“爱虫”、“欢乐时光”、“尼姆达”、“求职信”等,其危害不用多说。这类蠕虫病毒在破坏性、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上与其它病毒有所不同,它们采用VBScript脚本语言编写,因此被称为“VBS蠕虫病毒”.上网冲浪时,不经意间就有可能感染,而一旦病毒发作,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有意识地防范该类病毒。  相似文献   

2.
相比2003年,2004年木马病毒又增加了一倍之多,从今年病毒排行榜来看,“QQ消息机”、“网游盗号”木吗病毒名列第6位,木马病毒首次名列十大病毒排行之列。“木马”不仅具有极强的偷盗性,而且其变种繁多,还可长时间潜伏在计算机之中,使用户极难发现。反病毒专家认为,计算机实时在线给网络蠕虫、系统漏洞、木马等病毒提供了条件,宽带的发展为新型病毒的传播与破坏提供了绝佳机会。据调查,目前在国内,32%以上的计算机用户曾受过“木马”病毒攻击,个人计算机用户中,每三台机器中就有一台感染“木马”病毒,网络游戏玩家26%的用户被盗号都与“木马”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知识”这个小栏目里,我们已经介绍了许多网络的小知识,但是关于网络病毒,我们还没有系统地说过。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知道网络病毒是什么,将它与医学上的病毒混在一起。斑竹因为常和网络打交道,有一个老师就曾好心告诫我说:“小斑,听说每个月的 26号是网络病毒爆发日,那一天你可千万别用电脑,小心病毒传染给你,麻烦就大了 !!!”   计算机真的会生病吗 ?到底什么是病毒 ?   首先,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它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由于它与生物医学…  相似文献   

4.
法国科学家在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变形虫体内发现了两种新型病毒,其中一种体积“巨大”,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病毒。这种名为Mamavirus的病毒,比一般病毒大出很多,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网络》2006,(8):14-14
今年5月初,一种名为“高波”的老病毒变种蔓延网络,变种病毒功能上和以往高波病毒变种相同,它利用多种系统漏洞、管理员密码口令弱等缺陷进行传播,通过连接IRC服务器,接收并执行黑客命令,使被感染计算机成为“僵尸电脑”。中毒电脑多数是国内用户,区域分布范围极广。  相似文献   

6.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而病毒就更  相似文献   

7.
不知是哪个“黑客王”研制出比“熊猫烧香”强十倍的病毒——“拖拉”病毒。此病毒具有让人“磨蹭”、“分神”、“心不在焉”、“思想开小差”等“毒性”。我不幸传染了“拖拉”病毒,来瞧瞧它的毒害吧!  相似文献   

8.
春季是小儿麻疹、风疹与病毒疹的高发季节,这些都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均有发热、咳嗽、咽痛、出疹等症状。临床上,“三疹”极易混淆。因此,正确识别“三疹”对防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复制”活动,而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主动建立、重组、改造和发展。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复制式,如:计算机通过解释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来“学会”运算,并输出运算结果,这种学习是丝毫不差的复制和解释;另一种是建构式,如:人体“建立”免疫功能。人体经过感染某种病毒,并在与之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抵抗病毒,以致能够辨别病毒和产生抗体。在这期间,医学科学家并不知道防御病毒的详细过程,更不能给予直接指导,这种学习是个体自己…  相似文献   

10.
电脑医院     
小B 《中学生电脑》2006,(12):25-25
小B哥哥: 最近我的电脑出现一个怪毛病,双击盘符无反映,只能用鼠标右键“打开”,用病毒工具扫描会自动关闭,硬盘里出现名为“SXS.exe”的隐藏文件这应该是中了病毒吧,该怎么解决?  相似文献   

11.
小编自留地     
《成长》2005,(3):95-95
亲爱的臭病毒 单位的网络前段时间几乎崩溃了,只能上QQ,无法收信、回信,技术人员检查是我们的局域网中毒了,大家对病毒怨声载道,某编却大声为病毒平反,被其他小编群殴也死不悔改。一周后该编和其中意良久却一直不敢表示的“心上人”在一起了。原来由于网络中毒,该编电脑也中毒了,那中了毒的电脑自动给很多人发了封邮件,标题是“i love u”,其中就包括那个“心上人”。现在两人的恩爱劲让同事很吃醋。  相似文献   

12.
网上冲浪     
说时迟,那时快,WPS刚拨通“120”,身穿白大褂的“瑞星”医生就从天而降。他迅速对Word进行了全面检查,着急地说:“糟糕,他染上了最新发现的爱虫病毒,如不及时救治,会瘫痪的!”“那就赶快呀!”艾丽着急地嚷道。“没法子,这种病毒的特效药才刚刚研制出来,必须去总部网站升级,下载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才能救他呢!”大家猛然想起,最近忙着接待逗逗,竟忘了按时升级瑞星软件,这个教训太大了。“刻不容缓,立即上网!”逗逗拉着努比撒腿就跑。“我也去!”艾丽见状,拖着长长的尾巴追了上去。点击拨号网络,“嘀嘀哒哒”的…  相似文献   

13.
第56套方案     
“嘀———嘀———”一辆无人驾驶的豪华型小轿车划破黎明的宁静,驶进一座私人实验室,在庭院中停下。车上走下了一位仪表堂堂、年轻有为的科学家,这就是我。进入实验室,我的机器人助手福特立刻迎了上来,道了声:“早上好,教授!”接着福特向我汇报实验进展,他的情绪很低落:“方案失败,病毒仍在蔓延。”“什么?这已经是第55套方案了。”几天前,S城因受生化武器的袭击,发现一种罕见的病毒,这种病毒很快就蔓延到整个城区。为了拯救这个城市的人们,我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一个个拯救方案都失败了,这对我的打击不小。福特又一次…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4,(11):47-47
专业自述 一说起我的名字——信息安全,大家很自然地想到计算机,网络等。不错,我就是和这些打交道的,但当一问到我具体干什么,恐怕你未必就十分清楚。“可能就是个管理网络的吧”,“要不就是搞软件开发”,这些你只说对了一二。这样说,常常听说一些计算机被某某病毒给“黑”了,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查出病毒的来源。你听说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及内容 1.多媒体播放病毒和细菌的各种图片 让学生先了解自然界存在病毒和细菌,并且形态各异。针对学生存在“既然自然界存在多种病毒和细菌,为什么我们从未见过?”的疑问,老师介绍:病毒、细菌、真菌属于微生物,个体非常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以前流行过“冲击波”和“震荡波”病毒,大家还有印象吧。现在又出现了一种叫“魔波”和“魔波变种B”的病毒,看来病毒制造者对“波”还情有独钟呢!这两个病毒利用微软系统漏洞进行传播,电脑用户在遭受攻击后即可导致系统崩溃或者网络连接中断。作为IRCBot系列病毒的新变种,该病毒主要利用MS06-O40漏洞进行主动传播,攻击互联网,可造成系统崩溃、网络瘫痪,并通过IRC聊天频道接受黑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不知不觉地受到了“病毒”的侵袭,于是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病态”,包括“越俎代庖”式教学、“目中无人”式教学、“以点代面”式教学和“本末倒置”式教学。这些“疾病”如不及时“诊治”.必将对数学教学实践产生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科研工作者7月14日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毒扩散的基因,认为这一发现将为艾滋病的防治带来突破性的进展。这种名叫“CEM15”的基因,在人类免疫性病毒的发展中可以起到类似于“闸门”的作用,但是,这种基因的有效作用在一种被称为传染性病毒  相似文献   

19.
楚楚 《湖南教育》2004,(10):44-44
随着生活条件的大大改善,人们在消费现代都市的富裕和文明时,很可能一不留神就感染上了“都市病症”的“病毒”。要杀灭“病毒”,首先要了解“病毒”。“都市病症”的“病毒”可分为两方面,一是身体“病毒”,二是精神“病毒”。一、身体症状“电视病”。茶余饭后和节假日,坐在电视前按动摇控板,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已成了百姓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迷恋电视引发的疾病也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从各医院门诊的信息表明,现在来眼科诊治各类眼病的患者增多,其中不少是因紧盯电视荧光屏闪烁的画面太久而引发的疾病。据医学专家介绍,…  相似文献   

20.
洪蓉 《高教论坛》2002,(6):76-77,107
当代大学生在“赛伯空间”中不仅要接受高科技本身的挑战,而且还要不可避免地接受以高科技为载体的“思想病毒”的挑战。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赛伯空间”,接受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